APP下载

中学生应用题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2015-06-11关红军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应用题中学生家长

关红军

数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它能用数字来说明问题,它源于现实世界,存在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因此,数学最终还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数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数学应用题是它最好的体现。然而在近十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屡屡发现学生害怕做应用题,遇到应用题就发怵,读完应用题就发懵,不知从何处入手。许多教师和我深有同感,这种现象无论在课改前,还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都是随处可见的。目前的应试教育,让社会大众慢慢地习惯用成绩来判断一个孩子的好与坏,这给学生和老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学生要考出高分,老师要教出高分,否则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付出和努力就得不到相应的社会认同。而数学这一科目是中学考试三大主科的一个重头戏,数学成绩在学生整体成绩中比重很大,其中应用题是数学学科中的主要学习类型,在考试中占有很大比分,因此学生、老师都非常重视对应用题的学习,但目前却出现了越重视越难进步的尴尬局面。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停下脚步,审视一下应用题的教学环境,反思一下应用题的教学方式,找出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走出应用题的困境。

一、目前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与实际应用脱轨

当前我们整体的教育环境是学生的户外实践活动十分有限,这使得学生缺乏实际生活经验。我班上的同学大部分不知道银行的利率是多少,两米长的绳子到底是多长,也没有真正去完成过自主购物。与此同时,学生普遍阅读量小,理解能力差,这就导致学生解决应用题的第一个环节就出现了问题,即“读题”。由于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认知,仅凭自己脑海里的印象理解题意,难免会有偏差,题意理解不到位,想解决问题就更困难了。应用题的本质是将生活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而学生在最基本的理解上就出现了问题,当学生陷入对解题办法的迷茫中时,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抵触的情绪,甚至好多学生直接就放弃了解决问题。最后学生在遇到应用题时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越不会做越着急,越着急越不会做。

2.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枯燥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应用题这部分得高分,多数老师采用的是填鸭式训练,认为学生解不出习题是练习不够的原因,一味地给学生增加练习的题目,而不注重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时代在更新,信息也不断更新,如今的应用题题目都很灵活很新潮,一些年纪長的老师对信息的更新把握也不及时,在教学方式上也陈旧古板,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家长不能与学校形成良好的互动

中学生的家长大多都是上班族,忙于为生计奔波,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少,把学生交给学校老师之后认为就万事大吉,只关注学生分数,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面对学生的学习困难多数束手无策,有一些家长甚至对学生采取惩罚措施,这些都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当然也不能立马解决,要摆脱中学生应用题学习困难的困境也不能急于求成,这需要我们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共同制定解决方案,积极配合。

二、解决中学生应用题学习困难问题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虽然应用题是数学学科的内容,但由于它来源于生活,就要从理解生活开始。课下学校应该多多组织读书活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书中例题的情景真实地演绎在学生面前,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最后还要归结到生活应用中,在生活中老师和家长都要留意收集身边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有参与感,这样在做应用题的时候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会茫然不知所措。在课上,老师可以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给学生营造轻松的应用题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独立空间,组内交流更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彼此交流、倾听、解释、思考他人的观点以及进行反思,经历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明确合作的规范,不能走进重合作而轻个性、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误区。

2.为学生调整好心态,教育过程要循序渐进

目前学生已经对应用题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这部分的教学中,要先从简单的例题开始,让学生建立解决应用题的自信,激发学生的潜力。许多学生做应用题都习惯模仿,有些题目根本没弄清题意,只记得老师教的公式,生搬硬套,以至于换了一种问题,换了几个数就不知道从何下手。这就需要老师收集最经典的例题,为学生归纳总结不同类型的应用题的经典代表,讲清楚一道题远远比模糊地讲一百道题有效率。课上讲解题目之前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准备,并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在学生阅读过程中,任课教师应经常施加以下课堂行为:提问、走近、微笑、表扬、给予积极性评价,并对学生课堂上的反应,如举手次数、回答正确率进行记录。只有将培养兴趣和养成习惯相结合,才能消除学生被动听课的消极现象,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演算后,教师再重点讲解。在老师结束课上教学后,要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适量的课后作业,收到学生的反馈后要及时为学生解决困惑。

3.学校和家长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如今信息时代,完全可以利用邮箱、微信等通讯方式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可以定期给家长发送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家长知道学生在学校都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同时家长也可以把学生在家的表现反馈给老师。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统一化,有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在实际应用题教学实践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生活经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且向学生解释其中缘由,鼓励学生在做应用题时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可以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贯穿整个中学阶段,将训练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融入日常的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创新力的发展,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内驱力。本篇文章对中学生学习应用题困难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不同的教学策略对初中生解应用题影响程度,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分析,对教师的应用能力进行调查实验研究,对应用题教学应注意的教学原则进一步深化归纳,应用题教学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完成。康托尔曾说过,数学的本质是自由,我希望中学生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体会到数学的魅力,让自己更自由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参考文献:

[1]吴晓红.什么是数学教育生活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2]沈文选.关于中学数学应用研究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0(1).

[3]郑毓信.问题解决与数学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应用题中学生家长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