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农村地区“学困生”转化的几点思考

2015-06-11余起霞阮仁龙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化课学困生班主任

余起霞 阮仁龙

在目前的农村中学生中,“学困生”的比重有扩大的趋势,这给现阶段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认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将就“学困生”产生的可能原因及“学困生”转化的方法提出我们的思考。

一、“学困生”产生的可能原因

1.家庭原因

(1)父母亲忙于自己事务,对孩子关心相对较少,结果导致孩子在学校自由自在,甚至目中无人。

(2)留守儿童问题。农村地区,由于种种原因,留守的老人们很大一部分时间仍然要忙于农活及生活琐事,这样对孩子的监管就显得力不从心。又由于国情所在,想让老人家来辅导孩子学习,提高文化课成绩,又从何谈起呢!

(3)局部范围的家庭暴力。谈及此事,先举一例。4月份,我县中南部地区某校发生8位高年级女生殴打一位低年级女生的恶性事件。后来事件处理时,8位女生家长中有6位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现场殴打其孩子。6位被家长所打的孩子没有一个求饶,都选择了“不吭声”、放任!

2.学生底子薄,跟不上课上进度

3.师生沟通少,心理障碍严重,学生评价机制不合理

4.学生的社交圈以及学校的外围环境也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5.其他原因

比如:早恋问题,教师教育教学方式孩子不喜欢,甚至反感,孩子随父母频繁迁移,对新环境不适应等。

二、“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建议

1.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认识,全面合作,注重细节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又不是其家长,我又不是他的班主任,我只是一个任课教师,我只要安心教好我的课就行了,这种思想仍然较大范围存在,十分有害!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你就选择了责任与义务!

家长也需要静心下来认真地思考,不是提供吃饭、提供穿衣就是教育,这只不过是一种你应尽的义务,你还需要做得更多。

对于“学困生”的帮助,社会也有责任、有能力做得更多。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很多不良商家恨不得学校里的学生每天都去他们的营业场所,“引诱、讨好、套关系、小恩小惠”这些已成为商家们的救命稻草。这时单凭家长和学校的力量已经略显单薄,这正是政府权力机关强力介入的有利时机。

2.建立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机制

(1)若文化课成绩评比是必须的,且是唯一的,则在班级评比时应在每班总人数中除去8%~10%,然后再算人均分和“三率”,这样班主任自然会将那些低分考生的分数剔除。当然这样做,对于不同的班主任来说也相对公平,因为所谓的“学困生”虽然每班分布不均衡,但一般也不会超过5人,剔除以后,班主任间由于学生初始分班不公所产生的矛盾会有所减低,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2)文化课成绩仅是成绩评价的一个因子,学生的评价应趋于多样性。具体评价机制可以参考高中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但具体操作应当更简便,不然就流于形式了!

3.建立合理的班主任选聘制度

学校在选择班主任时要有一套合理选聘制度,不是仅看有没责任心,更要看其性格,其人格,其真实形象。

4.关心了解,动之以情,平等尊重,扬其所长

每一位教师都要做一位有心人,要主动与班级中的“学困生”进行平等交流。

5.建立相对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

学校的信息反馈机制尚待完善,特别是双向反馈更待着力解决!当然,信息反馈的方式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家长。交流也是以鼓励为主。有了交流就有了了解,就可减少隔阂。

6.关注家庭教育,关注家长心理健康

家庭要充满“爱”,那么,学校和社区是不是可以经常性地组织家长收看、收听一些以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孩子教育的资料片、故事片。这样家长才会乐于接受。

总之,“学困生”的事是你的事,是我的事,是所有有爱心人的事!

参考文献:

谢尚斌.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的几点思考[J].課程教学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文化课学困生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激励理论在中职文化课学习中的应用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文化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