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
2015-06-11王晓琴
王晓琴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各个学科也在努力进行相应的教学探索,以更加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步伐,作为高中教学的基础学科,生物教学也迎来新的改革契机。在此背景下,需要探究现行生物教学体制下出现的问题,并试图从多方面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生物教学;问题;对策
生物研究是对人的基本生理组成的科学研究,从生物科学研究中散射出的严谨态度、科学方法、探索精神,無不对人类所从事的种种职业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因此,生物教学是生动中见本质,“枯燥”中显真知。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背景下的生物教学显露出某些问题,需要我们细致分析,并给出解决对策。
一、生物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手段单一,方式简单
以老师自始至终为教学主体的方式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显得滞后、生涩。知识的获取,需要理性逻辑,也需要感性体验。现行的生物教学手段仍以课本灌输为主,既缺少科学实验的实践性,又减弱了师生双向交流的有效性。另外,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成为影响生物教学质量的制约因素。手段及方式的简单化,成为生物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首要问题。
2.途径有限,被动消极
教与学是教学中两个互为统一的有机整体,“教”的单一性,直接导致了“学”的被动性。激发学生探索精神,主动意识,离不开科学实验的亲身参与。现行生物教学中老师的理论教育比重过高,抑制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减弱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热情,背离了生物教学注重实验的初衷。因此,知识获取的有限性,及由此带来的学习效率低下也成为中学生物教学的常见问题。
3.重点不明,观念停滞
进入现代社会,知识爆炸,信息繁多,需要去粗取精,删繁就简,明确重点,更新观念。中学生物教学也应顺应潮流,以重点研究为主,兼容并蓄,以构成主次分明的知识网。另外,随着时代变化、观念细化,一些传统科研知识也需要因时而变,这就需要在生物教学中秉承科学发展的眼光,及时消化、吸收新知识,力争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中学生。
4.资源不均,缺少实践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也造就了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体现在生物教学中,就是试验设备供给不足,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生物教学与其他科目存在某些天然区别:注重试验,要求严谨,鼓励实践。现行生物教学流于形式,对某些可以亲自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试验,只依靠老师简单的书本传授,往往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同时,缺少实践操作,也无法让学生做到加深记忆,课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二、问题解决对策
根据以上提出的问题,总结出以下几点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1.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设备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设施(PPT,实验室),使知识传达变得多样化。对于大型试验、相关教学点可能缺乏试验器材及空间,对此,可以知识细化,对知识涉及的关键部分进行分拆代入,进行仿真试验,让学生体会相似点,激发试验热情。
2.强化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增强主观能动性
通过分组学习、知识答辩等方式,进一步明确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拓宽知识接收渠道,达到内容及时消化、知识结构及时建立的目的。
3.改变教学观念,理顺教学层次
作为教学内容的直接传播者,老师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但迫于教学压力,囫囵传授者不在少数,学生接收到的知识也变得模棱两可,不成体系。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老师应着重改变教学观念,以高效为目标,课前理清教学层次,讲难点、圈重点,最后达到事半功倍的授课效果。
4.精益求精,具备批判的眼光
世界是客观的,但人的理解方式却偏向于主观,随着知识不断深化,相关历史结论便具有某种可延展性。因此需要及时更新相关知识储备,养成以科学批判的思维想问题,处理问题。对此,学科科研机构要本着务实创新的原则,深耕教材,总结新成果,在继承前人智慧结晶的基础上,批判发展地对待学科建设。
5.增强教师综合素质,打造精细专业的学科队伍
教师作为传播主体,是教与学过程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因素。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需要学校教研组通过多种途径,发掘锻炼生物教师的授课经验,如定期举行优秀教师评比,及开展高水平教师观摩课,在比较中提炼学科技巧。
6.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时交流总结经验
鼓励对生物课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交流学习经验,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要本着举一反三的学习态度,对生活实际中的生物知识,力争做到融会贯通,达到对知识的深层吸收。
新课改的实施,既暴露出现存生物教学体制下的问题,也成为学科深化进步的契机。作为教学的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只有在互相支持,彼此改变中,才能推动生物教学更加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周新霞.新课改中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与思考[J].网络财富,2010(21):143.
[2]赵中林.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17.
[3]刘瑛.浅议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新课程:中学版,2011(4):108.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