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要走出多媒体运用的误区
2015-06-11郑长青
郑长青
与所有的新事物一样,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同样有个“相识→运用→走入误区→修正→发展”这样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探讨“走入误区”的表现及其原因,是走出误区的前提;如何进行“修正”,则是正确运用多媒体的关键。本文拟从上述两个方面来谈我对中学语文教学多媒体运用的思考。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及原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多媒体的运用,如果偏离了这个标准,就应该归入误区的行列,主要表现为:
1.滥用多媒体课件,舍本逐末搞形式主义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误区,具体表现为把所有的内容都用计算机展现出来,教师的串词口述、教学问答、环节推进、板书设计等等通过幻灯或投影仪一张接一张地搬到屏幕上去,把原来滔滔不绝的“人灌”变成了图象不断的“机灌”。
一些教师为了给学生提供感官上的刺激,有意地搜罗许多新奇有趣的画面、动画,还搭上奇特的声音和花哨的表演。其结果是,学生虽然很兴奋,但注意力放在对画面的欣赏上,没有能集中到语文学习上来。这样的课,忽略了文本,忽视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接受和培养,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语和文的交互触碰,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
2.过分依赖多媒体,偏离了语文教学轨道
滥用还表现在每一节课都用,这就是依赖了。说明文的课用了,议论文的课也用了,连需要学生进行朗读体验的抒情散文课也让多媒体一并代劳,每一天备课都必须涉及多媒体,每一个环节都依赖多媒体,最终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走上了不伦不类的语文低效路。有些教师千篇一律以音频代替教师的示范朗读,以画面美代替语言美,忽视了对语言的咀嚼、品味,破坏了作者给我们创设的美妙意境,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这就是一种无厘头式的偏离。
二、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正确运用多媒体的思考
1.充分認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局限
多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实时性、多元化等特点,使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多媒体的运用有着传统教学所无法达到的优势,但它同时也显而易见存在着局限性。只有认识到这些不利因素,语文教学才不会滥用多媒体。
(1)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多媒体课件是预设的,导致教学过程按部就班,无法通过有效的文本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当多媒体变成一种现代化手段的“填鸭式”教学时,就会折断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这思维的两翼。学生的想象空间变窄了,思维训练减少了,语感被弱化了,这显然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2)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频繁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往往会导致语文教学脱离文本。如果说密度大是多媒体的优点,那么过大的密度又会造成教师难以处理教学节奏,学生难以通过感知不断变化的内容来理解文本的局面,更不用说潜心阅读、正确解读了。
(3)不利于师生之间感情交流
当教师把重心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当学生把目光投向课件的精彩画面,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就成了一句空话。语文课堂被多媒体死死地掌控着,教师成为程序的操纵者,学生成为课件的观众,师生之间严重缺失感情交流,教与学也就失去和谐的配合,那么语文味又在何处呢?
(4)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很多东西都像双刃剑。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若使用不当,优点也有可能成为缺点。如果学生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画面和图像上,而无法专注于这些画面与图像所蕴含的教学内容,甚至忘记了学习的真正重点,从而大大削减了教学效果。
2.走出中学语文教学多媒体运用误区的对策
中学语文教学多媒体运用是根据其内容决定的,是有一定空间范围限制的。过了,则泛滥而无效;少了,则单调而无味。所以,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时要做到适时、适量、适度,同时还要做到因文制宜,具备灵活性。
(1)多媒体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要做到“三适”
适时、适量、适度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要在该用的时候用,要有一定的量的限制,还要把握恰当的分寸(度)。符合“三适”要求的多媒体运用,应该是画龙点睛式的。比如,本人在教《春》时,并没有整节课都依赖课件,只是在课前收集6幅春意盎然的图片,用Flash将它们连缀起来,以此来帮助学生感受春之“美”,体会作者描写的妙处。另外,教师在丰富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思考的时候,可适当地使用多媒体。
(2)多媒体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要有张力与弹性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一定的随机性。没有人规定,什么课文一定要用多媒体,什么课文一定不能用多媒体。但是,多媒体的运用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使之具有一定的张力与弹性。
多媒体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走出多媒体运用的误区,恰如其分地用好多媒体,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良好功能,是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李彬彬.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