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06-11苗成杰
苗成杰
摘 要:初中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初中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通过创设语文教学环境以及设计丰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以此加深初中生对语文课文的印象,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分析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对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提出几点合理性建议,以此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进程。
关键词:教学氛围;训练活动;写作训练
初中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在语文學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教育改革要求之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利用语文知识的基础性、应用性等特点,为学生营造具体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为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通过情景的创设和氛围的营造来调动初中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创设课堂导入。教师需要利用课前导入为整个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开端。灵活地运用导入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将成为激发初中生思维的动力。课堂导入阶段是一个基础阶段,教师可以利用这一阶段调动学生对整堂课的好奇心,从而活跃学生的大脑,促使学生能够在思考过程和探究过程中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激发自己探究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教师要通过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需要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心理,及时纾解因学习能力低下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学生。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战胜拖延症、依赖症等,指导初中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还需要从问题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特有的闪光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问题学生的其他优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这样会调动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热情,而这些学生往往会还给教师一个教学上的奇迹。
二、开展具体的训练活动
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开展具体的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克服从众心理,找到适合自己的思维方法。教师首先需要培养初中生思维的独特性,世界上任何一片叶子都不是相同的,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但是有些人在时代的大浪潮中会逐渐隐藏自己的特性,一味地迎合他人,最后丢失自己。因此,为了不使学生成为这种人,语文教师则需要帮助学生克服从众心理,相信能找到自己思维的闪光点。而质疑则是培养思维独特性的重要途径,只有善于发现并且敢于发现的学生才有发展的机会,才会有创新的冲动。所以,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故事跌宕起伏的文章进行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出一两点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或者存有疑虑的问题,再通过相互讨论、互相交流理解文章内容。这样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每个学生都能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阅读,最终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路,学习效果也会大大地超出预期。
同时,教师还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改变学生单一的思考模式,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考虑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学生就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高初中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提炼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在传统的学习观念中单一的思考模式。
三、强化初中生的写作训练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强化初中生写作训练来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写作能力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学生的作品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具体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写作训练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初中生的整体素养。
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描写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根据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论述,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在设计具体的写作主题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并且结合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制订具体的写作方案。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十分精彩,教师可以针对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进行改编或者创作。这样可以观察学生的整体概况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还是提高初中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需要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利用初中语文教材人文性的特点,在提高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提高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热情,帮助初中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提高初中生思维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顾美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