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尼古拉·特斯拉 爱迪生一生的死敌!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天才

2015-06-11

北广人物 2015年47期
关键词:交流电爱迪生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是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电机工程师和未来学家,生于1856年7月10日,卒于1943年1月7日。他一生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设计了现代交流电力系统,并被认为是电力商业化的重要推动者。另外,他在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的电磁场理论基础上,还有着多项革命性的发明。他的多项专利和电磁学理论研究工作是现代无线通信和无线电的基石。第一张x射线圈、人工闪电、无线通信、交流电、原子弹、氢弹、无线电、雷达、人造卫星、深海机器人以及著名的尼亚加拉水电站……都和他的名字紧密相连,而这只是他1000多项发明中的一小部分。

来自未来的先知

尼古拉·特斯拉原本是南斯拉夫人,他的父亲是一名神父,他的外公也是神父,这种家庭氛围使他从小就对未知世界有着大异于常人的兴趣。他在家中排行老四,是在捷克受的教育,1891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

之所以称他为先知,是因为他不仅准确预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时间、发生地点,也预言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并阻止了当时全球经济的主导人物——摩根登上泰坦尼克号,从而避免了一场金融浩劫。据说,特斯拉的母亲在去世前,也曾和他“打过招呼”。

特斯拉年少时,就已经通晓了包括英语、法语、德语在内的八种语言,他不仅喜欢读书、也很喜欢玩纸牌,拥有浑然天成的儒雅气质。

他曾在格拉茨理工大学与布拉格大学攻读电学、物理学等课程,时间都没有超过一年,但是学校还是悄悄地发给了他学位证书,因为他已经修完了所有的课程,并成绩优异。特斯拉可以说是实至名归的一个科学狂人,在他发明进入井喷期后,他每天只休息两个小时,因为他不愿把时间花在除了实验以外的地方。而且为了发明,他还终身未娶。

特斯拉曾说他从童年开始,就时常莫名地看到强烈的闪光,并伴着各种奇特而逼真的景象,他将其解释为大脑在高度亢奋情况下视网膜的反射作用,而我们也可以将之定义为“灵光一现”,因为这应该源于他堪比3D的想象力:他的发明从不需要图纸与模型,只需要在脑中定稿,想象出发明的尺寸与比例,就可以精准地付诸实践,比如他的涡轮发动机的发明。

光与电的传奇

除去那些振聋发聩的研究成果,光与电贯穿了特斯拉科学生涯的始终,交流发电机、发动机、变压器无疑是他最有价值的发明。其中,“特斯拉线圈”就是一种特别的变压器,它可以将低压转化为百万伏的高频电压,甚至击穿空气,形成闪电,所以也可以称之为人工闪电制造器。

在特斯拉看来,自然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各种资源,包括源源不断的电能,如果实现了电能的无线远距离输送,人类的生活将完全是另外一种光景。之后,他又发现了电荷可通过地面传播,并在尝试了一系列危险的实验之后,终于在科罗拉多的多山地区制造出了球形闪电,成就了人造闪电的最早历史记录。

1901年,亿万富翁皮尔蓬-摩根出资兴建了一座高塔,即跨大西洋广播系统。但特斯拉的内心却是怀有一个更加远大的目标,他想建起五座这样的巨塔,用于实现全球范围的无线信息交流。他曾经说:“这个项目一旦完成,一位远在纽约的商人,可以口授他的指令,并在另一个地方打印出来,比如在他的伦敦办公室,他将有能力呼叫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名用户。接收器不会大于一块手表,他在任何地方,无论陆地海洋,都可以接听一段现场的演讲,或欣赏在其他地方演奏的动人音乐。不管距离多么遥远,它可以确保任何形式的画面或者文字,实现精准的传输。”事实上他谈论的,正是互联网的原型。而他最主要的理想,则是实现能源的无线传输。如果达到这个目标就能做到:在距离发射塔终端很远的某个地方,在地里插一根棍子,然后打开一个开关,就能与终端方发生共振一释放电能。借助这个系统,他可以让干旱的沙漠得到灌溉,点亮海洋航線上方的天空,推动汽车和飞机前进,甚至建立星际生命之间的联络。

不久,在纽约附近的长岛,一座巨塔开始修建,它的名字就叫沃登克里弗,特斯拉开始在一座仅仅完成了一半的高塔上做起试验。1903年的夏天,这座神秘之塔几乎让全纽约市民都精神失常了,它不断地向周边数百英里的天空,发射巨大的人造闪电,亚特兰大的天空亮如白昼。甚至有人认为,就是由于他的试验,才导致了“通古斯大爆炸”——1908年,在西伯利亚通古斯河畔,伴随着一团强烈的白光,一声巨响震彻天际,方园数百里草木焦灼,气温烤人,这就是与巨型氢弹爆炸有着同等威力的通古斯大爆炸。虽然至今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这就是特斯拉所为,但有相当一批物理学家们都相信:如果特斯拉愿意的话,那么他也完全有能力做到。

一个让爱迪生又爱又恨的天才

居里夫人于1911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威廉·劳伦斯·布拉格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这都离不开特斯拉的推荐。特斯拉前前后后一共11次被授予诺贝尔奖,但他都没有接受,要么让贤,要么直接拒绝。所以在他75岁大寿之际,8位因他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为他送上了感谢函。

1912年,特斯拉与爱迪生同时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最终双方都因不愿共享而放弃了。对于普通科学家来说,获得诺贝尔奖可能要用尽一生的力气,而对于特斯拉而言,收获诺贝尔奖就如同家常便饭一般容易,如果饭菜不合口味,他宁愿放弃。

托马斯·爱迪生以白炽灯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是商业巨子、杰出的企业家,与之相比,特斯拉则是更纯粹的科学天才。1884年,特斯拉为了制造交流电的发电机,投奔爱迪生所在的财团,一年之间,发明了24项专利,但以直流电闻名世界的爱迪生显然不能欣然接受可远距离传输的交流电的挑战,电流大战一发不可收拾。最为惨烈时,爱迪生甚至在动物与人身上使用了电刑,以此证明交流电的危险与可怕。

与之相对的是,特斯拉在自己身上实验,表明只要善用交流电完全没有危险。特别是在1893年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伯乐·威斯汀豪斯的西屋公司,在特斯拉的帮助下,以50万美元的差距PK掉了爱迪生的通用电气公司,赢得了此次博览会电力系统的供应权,并应用交流发电机完美地呈现了绚烂夺目的灯景,为城市文明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两个人的梁子早在特斯拉大放异彩之初就已经结下了。谁能知道,爱迪生的名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最初就是为特斯拉量身定制的,他这是在以此讽刺特斯拉只知道努力。

最终,两个人的破冰是在1916年。当时,特斯拉不仅出席了“爱迪生奖”的颁奖典礼(其实也是被迫参加的),并在得奖之后,大方地肯定了爱迪生对科学界做出的贡献,两人的关系开始慢慢缓和。

在此后的日子里,爱迪生也不止一次地表达了对特斯拉不敬的愧疚和悔意。

多国间谍?科技大神!

那么,為什么一个如此伟大的发明家,会默默无闻地湮没在历史长河里?这与他生前参与的军事活动不无关系。喷气式飞机、遥控鱼雷、气垫船、隐身军舰、光束武器-…--他的这些发明对于各个国家的军方来说,都是具有致命的吸引力的,他们都在竞相追逐特斯拉这朵“奇葩”。

20世纪初,特斯拉就与几个在美国的德国间谍交好(当时特斯拉还不知道他们是间谍),所以后来人们也可以从德国的飞机上看到特斯拉早期发明的影子。而他自己也是苏维埃新政权的组织成员,同时又游走在英国、美国之间,把提供给美国的各种专利发明,一视同仁地向苏联、英国、德国等美国潜在的敌国供应。

乍一看,你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疯子,然而真相却是:他希望世界和平。在他看来,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各国实力的参差不齐,如果能避免一方独大的话,世界和平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了,所以他一直在利用自己的发明均衡各国的实力。

“越有钱就越抠门”是许多富人的习性,但特斯拉完全是个“异类”。论富有,只要他想富,整个世界都阻止不了他。单是交流电的专利费,就能让特斯拉一年之间跃升至世界首富,而这只是他众多发明的冰山一角。但是,特斯拉却倡导“共同富裕”,并一直在践行着这一理念:他的各种专利以及相关成果收益,除了用于基本的生活开销与设备采买外,都尽数捐给了各个贫困国家。

特斯拉在纽约人饭店的3327号房间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十年时光,于1943年溘然离世。在他去世以后,FBI控制了特斯拉生前的各种设计图纸与研究成果,并使其成为了绝对机密。他的各种事迹也从历史上抹去。他不畏强权,公然撕毁了交流电的发明专利,才有了今天方便低廉的电力应用;他也曾负债累累,疾病缠身,却选择了献身科学,倡导和平,一生为世界的发展与进步殚精竭虑,是当之无愧的科技大神。

张宁据《中国大数据》易茗/文 整理

猜你喜欢

交流电爱迪生特斯拉
特斯拉Model S Plaid
直流电大战交流电
人人认识的爱迪生
真的“很香” 特斯拉Model3
发明大王爱迪生
发明大王爱迪生
交流电掉电检测方法及报警电路的研究
交流电失真度测量方法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