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书法艺术风格刍议
2015-06-11石磊刘清扬
石磊 刘清扬
摘 要:蔡襄为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他师承古人,博采众家之长,自成一家。其书法艺术创作经历可分为两个阶段:1012年至1045年,蔡襄的书法创作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1045年至1067年,集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風格。从蔡襄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承“尚古”启“尚意”的创作思想,以及平和端庄、潇洒不拘的书法风貌。
关键词:蔡襄 书法 艺术风格 尚意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君谟”为宋仁宗亲笔所赐,号莆田居士,谥号惠忠。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宋史·蔡襄》称:“襄工于书,为当时第一,仁宗尤爱之,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命书之。”[1]
一、蔡襄的书法渊源
宋人葛立方指出蔡襄书法渊源:“君谟始学周越书”。蔡襄、黄庭坚、米芾都曾拜周越门下。蔡襄年稍长后,拜宋绶门下。宋绶书当时尊为“朝体”。宋绶与蔡襄亦师亦友,对蔡襄影响深远。蔡襄追随宋绶学习了两年后,宋绶便去世了。痴迷于书法的蔡襄自不能满足,他又请教比他年长的好友苏舜钦,他以笔法见长,蔡襄常与他切磋笔法。蔡襄从诸多真迹中感受到前人书法艺术的精髓及其自身的不足,遂“取法乎上”,重承古——尚唐法、尚晋韵。
蔡襄取法甚广,转益多师。蔡襄在任著作佐郎、馆阁校勘时,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丰富的馆藏书画作品为他学习临摹名家真迹提供了便利。
蔡襄学习颜真卿书法可到乱真的地步。而且他还以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柳公权、徐浩、李北海、张旭、怀素等唐人为学习对象。他以王羲之父子书法为楷模。上溯二王,接着采钟、张平淡幽远之晋韵,上至秦李斯和先秦钟鼎铭文等等。颜书在蔡襄书法作品中贯穿始末,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引用李瑞清的话说:“君谟无一笔不从鲁公出,无一笔不似鲁公。”而宋徽宗也称他为“宋之鲁公”。蔡襄继承了颜真卿书法外拓宽博的结字方法,但将轻重对比较大的悬差加以收敛,将钩挑过于张扬的装饰性成分作了含蓄而优雅化的处理。使其造型不失颜书宽博的同时又显得更加富有书卷意味。蔡襄师承甚广,取其精华,自成一家,形成了含蓄雅逸的书风。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是蔡襄的知己同僚,两人在政治上志同道合,艺术上互相欣赏切磋,友情深厚。欧阳修对蔡襄书法推崇备至,赞他为“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断绝。近年君谟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2]是本朝第一。蔡襄书法地位的确立也离不开欧阳修对蔡襄书法的肯定。
二、蔡襄书法艺术的分期
蔡襄集众家之长,其书法风格是逐渐形成的,根据蔡襄的人生经历和不同时间的书法创作表现,本文将蔡襄的书法艺术创作经历分为两个阶段:1012年至1045年和1045年至1067年。
1012年至1045年:
1012年至1045年,这个时期蔡襄刚入仕途,经过庆历新政之后第一次离京回乡之前。他早期的书法尚未形成自己的书风。蔡襄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但他的书法功底深厚。从他的作品中还可以看出他追求严谨的法度,取法唐人。尤其是《海隅帖》,书于1045年,纸本,楷书,纵28.8cm,横158.6cm,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整体取颜真卿《多宝塔》的宽厚结构,用笔厚重,笔画精细。整帖气息上又有虞世南的温润平稳。
1045年至1067年:
这时期的蔡襄正值壮年,风华正茂,从福州任职5年后回到政治中心,仕途达到顶峰,与宋仁宗君臣相宜,书法亦成为“朝体”。此阶段蔡襄集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
此时取法由唐入晋,欲在精神上追求魏晋的淡泊自然。他认为:“书法惟风韵难及,虞书多粗糙。晋人书,虽非名家亦自奕奕,有一种风流蕴藉之气,缘当时人物,经清简相尚,虚旷为怀,修容发语,以韵相胜,落华散藻,自然可观,可以精神解住房领,不可以言语求觅也。”[1]这时的蔡襄颇具创造力,利用章草和飞白写出自己颇具得意的“飞草书”。这一时期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有许多精妙作品,《入春帖》就是其中之一。《入春帖》,蔡襄1051年书,纸本,草书,纵30cm,横41.1cm,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用笔轻松圆转,结构自由,并不是很讲究法度。蔡襄对自己这类风格颇为得意,称其为“飞草书”,亦称“散草” “飞白书”。从其作品中就可看出他每落笔为飞草,笔随手运转,奔腾上下,其情绪波动跃然纸上。苏轼也在题跋中赞同其的“飞草书”。
蔡襄在晚年经历了大起大落,生活上丧妻丧子,政治上一波三折,最后蒙冤离京,加上体老年衰,身体每况愈下。这个阶段他书法风格成熟,追求平淡。蔡襄认为:“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1]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品是《澄心堂纸》。此帖1063年书,纸本,楷书,纵24.7cm,横27.1cm。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澄心堂纸帖》可以看做是蔡襄“尚古”书风的代表作品,行气舒朗,字形略扁,稳健淡雅,流露出魏晋风韵。
三、蔡襄的书法艺术风格特征
(一)承“尚古”启“尚意”的创作思想
北宋初期,蔡襄大力主张学习前人,恢复晋唐古意,进而主张书法艺术抒情达意的艺术表现。
蔡襄在《书论》中提到:“学书之要,唯取神为佳,若模象体势,虽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5)这一思想对宋人所提倡的“尚意”主张具有启蒙意义。
在《离都帖》、《脚气帖》中都可以看出他承“尚古”启“尚意”的创作思想。
《离都帖》又称“致杜君长官尺牘”, 1055年书,纸本,行书,纵29.2cm,横46.8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与颜真卿《祭侄文稿》相似,皆因情绪变化使字呈现疾徐变化。笔法上忠实地继承了提按笔法,用笔内按外拓。就以粗笔来说,在入笔的地方用笔重,但不会呆板顿笔,而是轻提重按,用笔转换笔画,来完成横、竖、撇、捺等笔画。他还继承了唐人的中锋用笔和晋人的中侧锋用笔。所写出的书法线条流畅,具有动感、块面感、立体感,赋予书法极强的空间感。此帖开头几字用笔沉稳有力,表现出厚重感,从“殊为荣幸”行笔渐快凌乱,“感念”二字行笔快粘连多,足见蔡襄悲痛的心情,书至后半段,行笔拖拽且速度快,字与字之间牵丝多,“佳安”的“佳”字少了一“竖”,可见蔡襄当时书写的心理变化幅度之大。他写此帖时自己儿子因寒病亡故,所以哀痛之情浮现纸上。
《脚气帖》1060年书,行草书,纸本,纵26.7cm,横21.7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可看出他在章法上重视轴线贯穿始终,使其作品气韵生动,行气流畅,有一气呵成之效。整体感充实紧凑,神完气足。字与字之间疏密得当,行与行间距恰到好处,行气明朗,在空间节奏和时间节奏上都能很好地协调起来,达到了笔断意不断的境界。其中“行”和“耳”字最后一竖的送笔,是有意而为之,彰显出了洒脱,把自己追求自由、潇洒的意境呈现于纸上。此帖与苏东坡《寒食帖》的“年” “中”“纸”三字的最后一竖如出一辙,开篇两行的“四”“月” “来”“入”诸字的行笔与黄庭坚行笔有相似之处。
由此看來,蔡襄的书法风格不仅承“尚古”还启“尚意”。
(二)平和端庄、潇洒不拘的书法风貌
《思咏帖》1051年书,纸本,行草书,纵29.7cm,横39.7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中“思”“出”“通”等字皆取法右军,又兼唐法,粘连较少,字字独立,但笔意暗连,注重用笔虚实,挥毫洒脱,不失气韵生动。整帖充满了潇洒不拘的书法风貌。
《茶录》1052年书,拓本,小楷。此帖蔡襄在气势上学习了颜真卿和徐浩,笔法颇有颜、徐二人的特点,字形有峻瘦、险劲之感,其笔势又继承了虞世南的飘逸之气,但又不失平和端庄的书法艺术风格。
《蒙惠帖》1052年书,纸本,行楷,纵22.7cm,横16.5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不仅有二王和颜真卿的结构用笔,还有智勇的起承转合,书风“尚古,端庄大雅。布局宽绰,用笔简约,行笔流畅,极具风采。 从以上诸帖中我们可以看出,蔡襄的书法风格是在端庄中追求潇洒,行气明朗,协调统一。
宋四家中,从出生年龄的早晚排序来看,蔡襄(1012——1067)排第一,其次苏轼(1037——1101),黄庭坚(1045——1105)第三,米芾(1051——1107)第四。蔡襄大苏轼25岁,在宋四家中是最年长的一位。从蔡襄的书法艺术表现来看,应是由唐代尚法书风向宋代尚意书风转型并研生成形的第一人,难怪在当时人们称宋四家为蔡、苏、黄、米,蔡排首位。蔡襄的书法既保留了唐代书法的严谨,同时又开始有了尚意书风的诗意表现,他不如苏、黄、米的开放与奔放,但其开启风气的地位不容否认。蔡襄书法成就较高,他的书法结束了自五代以来的衰败,使其走上了正轨。同时开启了尚意书法的门隙。王文治在《书论绝句》中这样写蔡襄“君谟落笔带春韶,玉润兰馨意欲销,心画心声原不假,党人争及万安桥。”[3]蔡襄在书法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他不仅是“尚法”的继承者,也是“尚意”的启蒙者。他端庄潇洒的书法艺术风格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水赉祐.蔡襄书法史料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
[2]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苏子美蔡君谟论书(卷一百三十)[M].北京:中华书局,2001:1979
[3]马宗霍.书林藻鉴(卷九)[M].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1984:208
作者简介:
石磊,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刘清扬,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硕导,中国书法字协会会员。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书法文化研究和文人书画发展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