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中国古代服饰看中国古代美学思想

2015-06-11杨依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古人服饰美学

摘 要:古代服饰对于古人来说是遮体御寒之物,但是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中国古代服饰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我们了解古人生活特征及时代背景的证物之一。中国古代服饰以其特殊的语言,通过衣型、材质、颜色、花纹等向人类展示了其美学思想。文章简单阐述了中国古代服饰中美学思想的特征,并分析了中国古代服饰中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

关键词:古代服饰 美学思想

美,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追求的主题。自古以来,不管是绘画、书法、诗词,还是音乐、建筑、雕塑等,其都是人类认识并追求美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当中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莫过于服饰艺术,服饰自人出生起便与人相伴相依。自人们开始接触服饰,服饰艺术便进入人们的主观意识当中。随着人类潜意识的发展,对美的追求便未停止,人类对美的追求最原始的外在表现便体现在服饰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服饰越来越多,在服饰上体现的美学思想也越来越丰富。

一、中国古代服饰中美学思想的特征

(一)自然化特征

其实,中国古代服饰自开始起便与自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具有明显的自然化特征。中国古代服饰自然化特征的最突出表现便是服饰中所体现的中国古代美学的“天人合一”思想。通过调查分析可发现,中国古代服饰色彩多以黄、黑为主,周汛、高春明在《中国古代服饰风俗》中明确指出:“乾即是指天,坤即是指地。天在未明为玄色,故上衣像天而服色用玄色;地为黄色,故下裳像地而服色用黄色,就是由于对于地的崇拜而产生的服饰上的形和色。”[1]而在服饰的制作上,中国古代服饰的材料多来自于自然当中,服饰的款式、色彩、纹饰等也都是来自于自然,是人们在对自然进行观察之后再进行创作的。中国古代服饰不仅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其也具丰富的美学思想,美学效果较好。如天子所穿的冕服,其上绘有12种章纹,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这些图案都是来自于大自然当中[2]。再如石榴裙、百鸟裙、孔雀裘等,其都是古人在观察自然、利用自然而得到的灵感,是自然美的服饰体现。

(二)社会化特征

《易经·系辞下》有言:“皇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据考证,这是我国最早以文字形式记载的对服饰效果的评价。周锡保认为:中国古代所以将服饰与社会相联系,是因为在当时人们看来,“衣裳”的情况决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与社会治乱一样重要,不仅关系到个人身份,而且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内涵:“衣服形制确立后,人们都按照这种式样穿着去祀天地,祭鬼神,拜祖先。部族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得以较有秩序地进行,因而天下治。”[3]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服饰不仅仅是用来遮体御寒的,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化特征,标志着社会的治乱,服饰是美是丑都是由当时的社会治乱来决定的。因此,人们认为只有遵从伦理道德的服饰才可称之为美,而不遵从伦理道德的服饰,就算它质地再好,色彩再艳,样式再新颖也不能称之为美。中国古代这种服饰的审美观相对简单,但体现了中国古代服饰美学思想更侧重社会效果。

(三)多样统一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可发现,中国古代服饰不管是要体现其伦理道德,还是要体现其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其都不是依靠服饰的某个方面来体现,而是借助服饰的质地、色彩、形式等全面地表现出来。中国古代服饰对于美的追求比较注重服饰的完整性,通过完整性来表现隐蔽和包藏的外形效果,体现人体的神秘,也突出了中国古代服饰的美学特征。如“深衣”,“深衣”将上衣和下裳相互连接,使其成为一体。“深衣”虽然上下一体,但其内部是相互连通的,且上下颜色一致,重在表現整体性。由此可以看出,“深衣”的完整性非常强,且具统一性。但据出土的实物来看,其实“深衣”的领、袖及下摆等边缘部位的色彩与其主体颜色不同,这不仅可加固衣服,而且还可呼应衣服本色,具装饰效果,使服饰显得更活泼,也与美学的“稳中求变”的思想相符。

二、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古代美学思想

(一)“天人合一”思想

在古人的思想当中,“天”是外在的,也是人们理想所在,人们认为“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伟大的,是广阔无限的。人类的一切事物均由天定。中国古代服饰在其形制及色彩上也体现了古人对“天”的“崇拜”。古人言:“乾为天,未明时为玄色,坤为地,为黄色”,其中玄色指黑色,因此古代服饰的色彩多为“上衣玄下裳黄”。古代美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还体现在服饰的形制上。古代服饰形制多宽大、飘逸且含蓄。由古人认为“天”的神圣、伟大、广阔无限而演变出来的“大”也是古代服饰美学思想的体现。中国古代服饰均为宽袍大袖,将人隐于宽袍大袖之中,体现了古人的神秘、内敛,也是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表现。“宽袍”使得人在行走时显得飘逸,“大袖”可让人在舞动双手时显得有气势。因此,“宽袍大袖” 在古代颇受帝王豪绅及达官贵人的喜爱。也因这种审美观的形成,中国古代服饰更注重平面感,而不追求如西方服饰的立体感,在进行裁剪的时候也不必为追求“体”感而将布料进行分割再组合。中国古代服饰的裁剪法多为平面裁剪法,这与西方的立体裁剪方法正好相反。

(二)“礼制秩序”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的伦理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审美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古人的美学思想融于中国古代服饰当中,因此中国古代服饰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其礼教思想,在漫长的历史当中逐渐成为了中国服饰艺术的核心理念。古人认为,服饰只有遵从了伦理道德才能称为美,只有体现了不同阶级的等级秩序才能称为美,周代的冠服制度便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且对中国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冠服是服装的总称,服装的分类主要依据帽子来区分。针对衣服与帽子的搭配,冠服当中都有着严格而明确的规定。根据礼仪场合的不同,各等级的人应穿什么服饰也有明确的规定,包括帽子的选择、服饰的颜色、材质、尺寸等。周代所制定的冠服制度非常严格,就算是不同的人同着裘服,在裘服的皮质、颜色方面也依照等级的不同而各有规定。如天子所穿裘服为白色狐裘,众诸侯、大夫及士所穿裘服为青色狐裘或黄狐裘,而庶民只能着犬羊裘。周代之后,此冠服制度被历代传承,虽然各朝统治者根据其具体情况作了相应的改动,但是其基本的形制却没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其中反映阶级等级的核心从未改变。

(三)追求华贵、精细、丰富

相比于审美艺术,服饰艺术虽有所不同,但其仍遵循审美艺术的普遍规律。与普通服装相比,华贵、精细的服装在质地、光泽、颜色、手感、体感等方面给人的感觉都要更好,再加上华贵、精细的服装其工艺更佳、使用年限更长、更贵重且其适体状况也更好,因此一件华贵、精细的服装更能给人带来满足感、愉悦感和自信感,也更能显得富贵。如出土于河北的金缕玉衣、出土于长沙马王堆的汉织锦及素纱禅衣等,其工艺水平及审美价值均超出了后世人们的想象。唐朝的百鸟裙,其是利用鸟羽捻成线之后与丝共同成料再做成裙子的,此裙色泽艳丽,且转换角度、变换时间还会看到不同的色彩,是一件非常珍贵的襦裙。清朝天子所穿的龙袍,将孔雀羽毛铺于蓝素缎底作底,然后再利用丝线串上珍珠绣龙、珊瑚球绣火,接着将各种珍贵线材捻成线同五彩丝绒一起绣其余9条龙,且大小龙之间还需绣彩云、蝙蝠、八宝等,前后襟边绣平水寿山福海纹。不同材质的组合所完成的龙袍精美绝伦,然而各种工艺的搭配更令人惊叹。中国古代服饰不仅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体现,更是后世人类的瑰宝。

(四)具個性化、具体化的审美特点

中国古代服饰还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所具有的个性化、具体化的审美特点。继承了先秦的理性精神,楚汉时期所形成的浪漫主义思想与后世的浪漫主义不同。楚汉的浪漫主义思想将气势与古拙融于一体,使得其浪漫主义思想具整体性。楚汉这种独特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想具强烈的运动感,且其具恢弘的气势,同时又融入了古拙的风格,而这种美学思想则充分表现在了其服饰上,使得楚汉的服饰也别具一格。如南方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楚国服饰,其充满了楚汉时期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想,其纹饰图案夸张且极具想象力。汉朝时期的服饰也具恢弘的气势,但其特征为朴实、舒放,汉朝服饰“褒衣博带、宽袂如荫、曲裾如翼”,既有气度又显得庄严。魏晋时期,伴随玄学的兴起、人们思想的不断发展,针对原有的传统标准和信仰,人们有了怀疑,对于自身的生命和命运也有了重新的思索,竹林七贤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古人所着服饰有着鲜明的特色,其着大袖衫,但将衣领敞开,有些甚至将袖子捋至肩头、将前后襟解开露出下足、将头冠去除等,这些虽与传统礼制不合,但却极具个性化。

三、结语

中国古代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其他类型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中国古代服饰也形成了其自身的美学思想。中国古代服饰体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也具有个性化的风格,因此其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古以来便有“衣冠古国”的称号,古代服饰当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也无穷无尽。当下的我们在工作当中经常因缺乏素材而找不到设计灵感,此时我们何不去研究古代服饰,在中国古代服饰当中体会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找到美学灵感,再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而创造出令人惊艳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耿沛甲.从中国古代服饰初窥中国古代美学思想[J].青年文学家,2011(07):222

[2] 刘萌.浅谈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在传统服饰设计中的体现[J].剑南文学,2010(11):174

[3] 刘莹.浅析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3(09):89

作者简介:

杨依桐,上海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古典文献。

猜你喜欢

古人服饰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动物“闯”入服饰界
好玩的古人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古人怎么洗澡?
雪人的服饰
古人到底姓什么?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纯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