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钮承泽:大导演寻亲20年

2015-06-11

北广人物 2015年49期
关键词:演戏外公外婆

他外婆的父亲孔华清是陕甘督办,是冯玉祥的拜把兄弟;他的父系家族是满族钮祜禄氏,出了六位皇后,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东太后慈安太后。他在台湾生台湾长,祖籍在北京,外公是高级军官,童星起家,成为台湾著名演员、导演,是他把阮经天从配角带到影帝宝座。

《客从何处来》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打造的国内首档明星真人寻根、追溯家族历史的纪录片。钮承泽作为嘉宾参与节目拍摄,踏上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寻根之旅。

接到央视的邀请,钮承泽是六位嘉宾中第一个回复可以参加的。他说自己参加这档节目并没有太多的考虑:“有时间,觉得这个节目有意义,这帮人也靠谱,我就上路了。”钮承泽坦言,他很担心节目会流于滥情:“作为拍了那么多年戏的演员和导演,我很知道应该怎样设计,我一开始希望自己是干净和坦诚的。”让钮承泽没有想到的是,他经历了人生中很是辛苦的一段旅程,各种情绪夹杂在里面。和团队没有互信,他经常会挑战编导,甚至和对方说出“少跟我来这一套”的话,直至后来,钮承泽被感动,不仅被对方的真诚,更被自己家族的历史。

旗人钮承泽

人称豆导的钮承泽集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于一身,他是上世纪80年代台湾新电影运动的见证者,也是台湾地区偶像剧操盘手,在16岁就因出演了《小毕的故事》而成名,后来执导过偶像剧,2001年自导自演的电视剧《晓光》入围第35届台湾金钟奖。2008年4月11日自导自演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上映,钮承泽凭借该片获得第44届台湾金马奖费比西影评人奖。2010年2月5日执导的青春动作片《艋胛》上映,影片入围第60届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并凭借该片获得第11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新导演。2011年拍摄的爱情电影《爱LOVE》入围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世界大观”单元。2013年执导的电影《军中乐园》入围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全景单元。

以前对豆导钮承泽最多的了解,他是一个有个性的童星,后来成为商业片导演,透过《客从何处来》,我们了解了钮承泽不一般的家世。钮承泽外婆的父亲孔华清是陕甘督办,是冯玉祥的拜把兄弟,相传当时还能自己印钞票。钮承泽的父系家族是满族钮祜禄氏,出了六位皇后,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东太后慈安太后。如果按照满族的姓氏全称,钮承泽的名字应该是“钮祜禄·承泽”这些传奇的家世,在节目中会有揭示。

钮承泽坦言《客从何处来》是一次身心都很辛苦的旅程:“一出去二十几天,舟车劳顿,从台北出发,到北京、兰州,开几个小时车,到天水。再回北京,去郑州、合肥、芜湖,很多地方都不是现代快节奏可以完成的。每天的拍摄要面对很多情绪上的东西。比如,我的太公原来是一个这样的人,我的父亲,我的家庭,或者从这个东西你再看到一个民族曾经承受的悲欢离合和苦难,都是很大的冲击。”鈕承泽的父亲19岁跟随国民党到台湾,一辈子怀念北京胡同,在钮承泽12岁那年,罹患罕见的“运动神经元萎缩症”,其后靠插呼吸管灌食维生,长达十多年,全身只剩下眼睛能动。钮承泽说这次拍摄之旅也让他对父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前他对父亲更多的是同情,如今他了解到,父亲也怀抱着壮志、忧国忧民才踏上那段旅程。

“拍摄过程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想到已经过世的外公外婆的故事。”钮承泽在台湾出生、台湾长大,他的祖籍在北京,外公张载宇是高级军官,从小钮承泽住在当局为外公提供的独栋四百坪房子(相当于1200平方米)里。可以看出,钮承泽的童年是在长辈们宠爱下度过的,而他也非常尊重外公、外婆:“我们一家十几口人住在里面,那只是大一点的宿舍而已,我们的生活却很是朴实。我外公曾经是一个律师,抗战的时候投笔从戎了。他是一个廉洁、正直、温柔、温暖的人,后来军职转文职了,人缘也非常好,所以小时候家里没什么钱,但也过得下去,他的朋友经常到家里聚会,一些名将来,我都叫公公。我的外婆,她的父亲就是鲁南王孔华清,我外婆的外公据说是恭亲王的总管,外婆是个读书人,每天早上都写小楷,她骂人的开场是‘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外婆很宠爱钮承泽,因为觉得他很聪明,给他开私塾,教他《三字经》《干字文》《幼学琼林》,并诱导钮承泽学通《幼学琼林》,国文就会比妈妈好:“外婆经常给我讲北京的事,她一开口就说‘昌昌啊,我们是满清余孽、军阀后代”。

叛逆少年17岁成名

家里都是读书人,自然希望钮承泽接受最好的教育,他被送到学霸式的贵族学校,完全用学习成绩来判定:“我不喜欢听课,也不喜欢写作业。”性喜自由的他消极反抗,成绩都在全班倒数几名,后来更被分到唯一的“放牛班”。钮承泽说当时很痛苦,但还是感激那段生活。

虽然有外公外婆的宠爱,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钮承泽承认自己时常不快乐,因为他极度敏感的个性。他认为随着弟弟的出生,分走了妈妈的宠爱,他也不再快乐:“这不就是成长吗,它形塑了现在的我。”

在台湾电影圈里钮承泽大名鼎鼎,而能够进入影视圈还是得益于外公的支持。家里长辈说钮承泽小时候就表情丰富,很爱表演。钮承泽依稀记得自己四岁的时候,外婆抱着他洗澡,帮他擦身体的时候,就逗外孙:“昌昌啊,你会不会演戏呀?”钮承泽大声说“会”。“那演戏要哭要笑你做得到吗?”“可以呀。”“那你笑给我看。”幼小的钮承泽立刻哈哈大笑,因为他在想外婆会买他想要的电动车给他,于是那天晚上,他就得到了人生第一部电动车。外婆又说:“那你哭给我看。”他立刻哭了,因为想到妈妈死了。“出去就被我妈打了一顿,太不孝了。”读书时钮承泽被送进私立的贵族小学,却不喜欢读书,至今他也坦承就是在“学霸”的学校里不适应。

知道钮承泽喜欢演戏后,交友广阔的外公散布消息,说自己的外孙喜欢演戏,有机会可以让他试一试。在钮承泽9岁时,就有电影公司的经纪上门找他演戏,后来陆续有一些表演的经验。16岁时他刚在侯孝贤的电影《小毕的故事》中饰演小毕,在下雨的西门町数着排队看片的观众,钮承泽也去了,他被吓到了,电影院门口排队买票的人举着伞排成一条长龙,窗口一盏红灯写着“满”,钮承泽进了影院才确定大家真是为“小毕”而来。那是钮承泽人生第一次成功,进去时还是一般人,当从电影院出来后,整个世界改变,他成了明星。钮承泽的“小毕”成为一个代表人物,然而他说那也是一个悲剧的开始,随着台湾电影的低迷,钮承泽再也碰不到下一个“小毕”:“因为这个经历,私底下我都在扮演那个桀骜不驯、叛逆的小毕,掩藏了很多我有的善良诚恳、知

大导演北京寻亲

成为导演后,拍摄《吐司男之吻》钮承泽迎来了人生第二次巅峰。然而这个得意后伴随着就是接连的打击,再次振作他拍摄了“伪纪录片”《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这部用真诚制作的作品,打动了观众,也入围当年金马奖,获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随着《艋胛》的成功,他成为了和张艺谋、冯小刚一样知名的导演。钮承泽也有了更多的感悟,不再像以前一样像个被宠坏了的“怪兽”,他学会感恩,这部影片也让钮承泽火到内地。

因为看不到自己想要的片子,钮承泽自己做了导演还做编剧,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演员,他又在自己的戏里做演员:“我经常恬不知耻地在我的电影里演戏,一方面是我喜欢演戏,一方面是真的找我想要的演员,因为预算永远不够。”从《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艋胛》到《爱LOVE》,都能看到他亲自上阵出演的角色。他说因为演过小毕,也演过偶像剧,所以经常可以看到母女观众一起看他的作品:“我开玩笑说我是丑版的刘德华,现在也会碰到已经是老太太的观众看到我展露出少女般的娇羞,非常有趣的事情。”

“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我们原来都只是草。”这句《艋胛》的台词,钮承泽说出来会有更多的感悟。

时至今日钮承泽再说起自己的身世童年,仍旧能够感受到他的小得意。然而族群与家世给他带来很多荣耀,也是巨大的阴影。他确实是权贵子弟,上了“贵族学霸”学校,年幼时多数演出机会是靠妈妈和外公的关系。小时候并不觉得演戏是享受,但钮承泽喜欢演戏,因为可以不上学,妈妈可以陪他专宠他一个。成年后他努力摆脱阴影,真正享受电影是30岁以后的事。

2011年,钮承泽希望能够拍出两岸观众都能看的电影,于是有了《爱LOVE》。

钮承泽和台北、北京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是他成长的地方,一个是他的故乡,他甚至无法用一句简单的话来介绍自己是哪儿的人,但是他的话语中又透露着一丝“京腔儿”。电影《爱LOVE》故事烙满钮承泽个人生活的印记,可以说是他的半自传体电影,取景全部在北京和台北。甚至在拍四合院满族亲戚聚会一场戏时,钮承泽找来了自己的亲戚来客串:“我的二舅爷、大姑、三叔,都很兴奋,真的是一帮子满族后裔,跟我都有血缘关系,不是一般的群众演员。”钮承泽说这部影片中有很多他真实的生活经验和观众分享。

对故乡北京有着很深的情结。北京是梦土,从外公和父亲口中得知这是一个好有意思的地方,却无从探寻。从他们口中钮承泽知道了北海公园:“他们小时候划船游泳、冬天滑冰的地方。他们常说,北京的小吃,炒肝、豆汁、冰糖葫芦、酸梅汤,他们自己在家里想办法做了山楂酪,还挺好吃的,豆汁不会做,有一次不知道哪个亲戚装了两瓶自制豆汁过来,他们视若珍宝,外婆把它放在自己的冰箱里,我以为得有多好吃,在家人的禁止下偷喝一口,结果当场吐了。”小時北京都是出现在钮承泽的梦里,大多是来自长辈和课本上的描述。爸爸告诉钮承泽,爷爷那辈在北京有很多房产,没钱了就卖套房子。外婆告诉他,她的爸爸是鲁南王,在北京也有房产,在他的势力范围可以印钞票:“哎呀我出生的就是个军人家庭,虽然日子过得去,可是跟这些事情完全沾不上边。”钮承泽说小时候被妈妈骂的时候最想北京,因为他没有爷爷奶奶,只有外公外婆,有喜剧天分的钮承泽很多次被妈妈骂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诉:“爷爷奶奶你们都不在,也没人疼我。”

随着两岸关系的和缓,钮承泽家也开始了北京的寻亲路,找到北京的亲戚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后来有了书信往来,那时钮承泽父亲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他说看到北京家人的书信,是父亲住院前唯一的慰藉。1995年,钮承泽第一次来到北京。之后有了频繁的往来。2005年,钮承泽和周迅骑着单车在北京城里逛,钮承泽很受冲击:“也是这样的天,凉了,她带着我走了长安街、天安门、后海一带,我完全可以想象父亲当年还是个少年,他可能也骑着车在上课回家的路上,经过这些地方。”那次后周迅和钮承泽成为了好朋友,因为她觉得钮承泽是个很可爱的人:“一路上,我都骑着车喊‘爷爷、奶奶我回来了!”

到北京讲故事的台湾人

“17岁时我和一个哥们说,总有一天我要成为自编、自导、自演,成为一个全才的电影工作者。我不知道当初为什么会发下这个宏愿,人生的某一阶段让我也觉得自己疯了,但后来我的愿望都实现了。”十八九岁的时候,钮承泽顶着电影明星的光环,没有戏拍,口袋里没有钱,他仰望好莱坞的那些大明星,时常想为什么他们那么有尊严,因为他们有市场,可台湾那时只有1800万人,他认为总有一天台湾的电影可以在大陆上映,就拥有10亿观众的市场。“现在两岸关系和缓,大陆经济不断发展,这符合我当时少年的期待与想象。

“《军中乐园》那样的事件,让我受到了那么大的挫折,我开始有了变化,看到祖国的强大,身为一个祖籍北京的台湾人,我有我的观点,我有能力,我有我的情怀,我想面对更多人讲故事。

“我是一个商业片导演,永远也当不了贾樟柯、张艺谋,我希望我的电影在有笑有泪,给人视听享受之外,当然希望能够深刻呈现人的情感、生活,带来一些思考。”接下来钮承泽的电影会有不同关注角度,但都是喜剧。“下一部电影会有动作元素,背景在一座小城,讲述亲情、爱情、友情,讲一个茫然于未来的LOSER的故事,找到了未来的方向的喜剧。”钮承泽坦诚从某个角度来说,自己就是个LOSER“我已经年近半百,无妻无子无家无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又是很富足,每个人都是这样,你永远执着于你没有的,就是个LOSER,如果珍惜拥有的,把眼光放远,更柔软、更珍惜这个世界,你就是幸福的。”

经历人生起起落落,钮承泽早已知道,一个事物的两面性,也许一件给人带来荣誉,让你很开心的那件事,稍一不慎,就是苦难的来临。但真正面对这些麻烦、苦难,并承受随之带来的损失后,钮承泽发现自己有了新的变化。“我以前把电影看得很高,我期待有一天能够进入那个殿堂。现在对于财富、名誉、地位不再是我追求的最终目的,我所有遭遇,都是有道理的,激励我做该做的事。”钮承泽现在对待自己电影认可它只是载体和工具。除了电影他还把视点对准公益事业,他说这些都是他日后关注的。

人到中年,钮承泽变得更柔和,他承认这些与自己的经历有关。但钮承泽依然不时露出强烈的感性,爱哭几乎成了他的一大标志。他坦言自己是一个很敏感、内心温柔的人,容易被各种情感打动。在观看《客从何处来》的片花时,回想起自己的外公、外婆,想到爸爸年轻时也是怀抱理想和报复弃笔从戒,后来却得了怪病,到台湾后不得回,他落泪了:“在后段的旅程中,我入心了,被感动了。”

猜你喜欢

演戏外公外婆
外婆
外婆回来了
你是爱演戏的人吗
我的外公
外公是个象棋迷
白敬亭 踏踏实实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