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狂欢下新剧营销模式解读
2015-06-11李欣
李欣
摘 要:数字化时代的新剧营销,都会伴随着影响力巨大的网络狂欢,在自由、平等的网络环境中,快乐至上的网民心态造就了难以控制的狂欢盛世.本文从网络狂欢的内容、渠道、主体行为等方面对新剧营销网络狂欢模式进行分析,探究模式的环境、传受双方主客观意愿等条件,从而找到狂歡失度的原因,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开放的信息传受环境:诱发全民传播和再创作
自媒体时代具有的显著特征就是基于互联网,每个人都是新闻的播报者,全民参与式的传播、再创作和再传播,便造就了现今互动性最强、参与性最广、信息量最大的互联网络。这基本实现了巴赫金狂欢理论中无等级、全民参与的理想状态。但是由于自媒体的传播速度快、数量巨大和不可控性造就了其松散自由的氛围,为网民无节制、无明确持久价值观的创作和再传播搭建了温床。自媒体的另外一个特征,则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传播内容的多重表现形式,每个人都能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传播各种文本、图片、视频以及它们的延伸形式调侃明星和制片,甚者则是人身攻击,多是一些特制的视频、粗糙漫画或是图文并茂的热帖。一时间,网民喜大普奔式的娱乐态度,则更加显出他们在网络狂欢氛围下的随波逐流,无法坚持清晰的自我意识。同时,网民在互联网中身份可以是隐匿的,无论其言语是否构成对他人侵犯,都被认为是一种网络中的虚拟行为,不具法律效益。因此,在法不责众的社会化媒体大环境下,无限制的娱乐八卦,成为全民狂欢无节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初级传播者的主观意愿:娱乐媒体以及影视剧方的炒作需求
新剧上映,需要营销来提升收視率,总免不了多方媒体的炒作,一些娱乐媒体和制片方为了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对大众进行一些低俗创作方面的引导,重点无关乎电视剧本身的好坏,只要炒作的内容娱乐了大众,那么这部电视剧也就成功地登上了头条,扩大了知名度,赢得了收视率。更有甚者,在新剧上映时进行特别策划,以网络狂欢为营销目的,制造吐槽和噱头,引发网民的持续关注,以达成最终的炒作效果。由此,各方媒体、网络都对网民的自发性创作传播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网民的肆意狂欢造就了电视剧的热播,对于制片方来说,批判还是褒奖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三)受众自身条件:良莠不齐的文化素质水平
网民自身素质也是造成难以控制的网络狂欢局面的一大原因。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通信公司迎合市场调低资费套餐,无线网络在各种商店、餐厅普及,网民数量不断增加,在新剧上映炒作热潮来临之时,网民参差不齐的文化修养素质则得到更多地体现。在虚拟网络中,文化素质偏低的人表现出更明显的从众心理、无责任感,表现得更张扬、更没有节制。
四、结 语
麦克卢汉在分析免费电视的经济回报时指出,电视台实际上是通过一个好的节目来吸引观众的关注,观众的付出不是金钱,而是排他性选择后的关注——这是一种隐形的收费,当社会上的注意力资源越有限,这种能够将稀缺资源凝聚起来的“注意力产品”的价值就越高[6]。网络狂欢固然是好,这本应是一种自由、无等级和快乐至上的娱乐,但是如果仅仅将受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无关剧集本身的焦点上,是得不偿失的。笔者认为,一方面,作为电视剧运营者应当更加注重提升电视剧质量,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重视本身社会效益的发展,“自黑”式炒作应当适度;另一方面,作为媒体和网络运营者应该发挥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当网络狂欢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应及时预判舆论走向,对网络舆论进行预见性的引导和疏散,这种引导并不是要剥夺和控制,只是让调侃不再演变成为恶意的人身攻击,让每一次网络狂欢都充满正能量。
参考文献:
- 新版小龙女李莫愁,哪个你更喜欢?[EBOL].http://iask.sina.com. cn/b/9745173.html.
- http://s.weibo.com/wb/%25E5%25B0%258F%25E9%25BE%2599%25E5%258C%2585&xsort=time&Refer=weibo_wb.
- http://news.baidu.com/ns?ct=0&rn=20&ie=utf-8&bs=小龙包&rsv_bp=1&sr=0&cl=2&f=8&prevct=1&tn=newstitle&word=小龙包.
- 陈昌勇.网络生存的狂欢特质及意义指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 庞弘.人的解放与人的拘禁对网络狂欢现象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 喻国明.影响力经济——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J].现代传播,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