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2015-06-11邱建荣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活动教师学生

邱建荣

【摘 要】 合作学习是当今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日渐受重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与活动方式。本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地位、分组、有效组织、活动方法等进行分析,试图给予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作一些探讨。

【关 键 词】 合作学习;实践活动;有效实施

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的活动组织形式之一,如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态度,是指导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推进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个性品质为总目标的综合性课程。“三个臭皮匠,抵得一个诸葛亮”,从这句俗语中,我们就能真切地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团队合作精神是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特别是独生子女数量日益增多,他们常常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和能力,容易形成孤僻、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合作等缺陷。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提倡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人相处、增进同学友谊、发展协作能力、体验共同进步、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在小组合作中,应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发挥每位成员的特长,并能取长补短地在团结融洽的气氛中分工协作,高度有效地开展活动。

从合作学习所占的地位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方式有体验、观察、操作、试验、调查等,这就要求其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个人学习和班集体学习为辅,穿插在小组活动中。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人际交往、团体合作的机会。所以,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常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二、分组是做好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通常而言,在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诸多组织形式中,小组合作活动是最为常见的基本形式。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将每组的学生控制在一定数量(10人以下,通常为3~6人之内),教师就有较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1. 至于如何将学生分成恰当的小组,可以是学生自由组合,也可以由教师来决定,或者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来讨论分组。在具体的分组方式上,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尽可能采用民主的方式,或许是较为可行的。

2. 小组合作活动虽然要求每个组员都要围绕研究课题进行良好的合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分工,甚至是少量的独立活动成分。因而在分好小组后,组内分工的问题就伴随而来。

3. 组内分工的具体内容,一是课题分工,即每位组员都要主动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的课题工作,有机会真正参与课题研究;二是角色分工,即每位组员都要承担一个角色,如组长、资料管理员、制作员、信息技术员、报告人、表演者等,既各展所长,又密切配合,以支持组内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杨振宁曾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可见,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一线教师也深切意识到了从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小组合作是否具有“必要性”

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必须是在“必要”的前提下。如果老师提出的要求合作解决的问题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学生就没有参与合作的积极动机,小组合作就会成为被动参与而不是主动参与;如果老师提出的要求合作解决的问题是学生个体可以独立完成的,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只有当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时,合作学习才有意义。

2. 小组合作是否具有“组织性”

小组内必须有一名组织者,可以由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能在小组中起榜样示范作用;也可以由活跃好动、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担任,可以激发其思维活跃在老师抛出的问题之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保证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但最好由小组成员自己选举决定,而不是老师指派。因为在尊重小组成员意愿的前提下,学生参与合作的主动性会增强。当需要进行小组合作时,先让学生有一点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再讨论分工,然后在全体成员的分工合作下,小组合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3. 小组合作是否具有“合作探究性”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自主、探究、合作是构建学生学习方式的三个特征,而不是三种学习方式。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很难有严格的区分,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学习中也包含探究的因素,探究之中又有合作的成分。小组合作中,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小组成员面前一般不再怯懦,而是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其内部动机得到较好的激发。但合作学习也容易因分工、责任分散而让学生产生依赖他人、不动脑筋、坐享其成的想法和行为。所以,在小组合作中,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也是必要的。其次,要让小组成员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实现目标中的角色定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4. 在组织进行小组合作时是否应坚持“长期性”

“水滴石穿”,成事贵在持之以恒。小组合作学习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被广泛接受与应用,但有的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却没有长期坚持运用,只有公开课时才开展小组合作走过场。这样,必然事倍功半,达不到培养目标,实现不了培养效果。

四、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参观法、问卷法、访问法、实验法、观察法等方法来完成活动任务,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活动方法正确使用的指导。

1. 参观法。很多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最喜欢参观,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去玩。因此在参观前,教师要向学生讲清目的,简介参观对象,提出明确要求,并且在参观现场,教师要进行指导与讲解或组织现场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其加深印象。如在指导《当地民俗风情》的活动之一“了解当地民俗的含义”时,我就带着学生参观了当地民俗博物馆。参观前,我让学生明确今天我们要去参观各式各样的当地民俗,如果明白其含义的要现场相互交流,如果不明白的要马上询问,可以问老师或专家等,学生明确了参观目的,整个参观过程学生收获颇丰。

2. 问卷法。如果準备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要指导学生编写问卷,要告诉学生为了使问题清晰明了,注意使用简单的语言,简短的语句,还要注意控制问题的数量,以能获取必要的信息又能让参加问卷的人始终保持认真的态度为准,在问卷调查结束后,注意要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以获取活动所需的资料。编写问卷时可以采用问答式、填空式、选择式、是否式等。

3. 访问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访问前先与被访问者取得联系,要做好访问的准备,如笔、笔记本、摄像机等,对访问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礼貌以取得被访问者的合作,掌握时间,避免耽误被访者的正常工作。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效指导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探究,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发挥潜能的平台,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力,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增长了学生的智慧,真正提升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峡. 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

[2] 王坦. 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3]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活动教师学生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最美教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