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教育理念

2015-06-11段异月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美德教育者庄子

段异月

【摘 要】 素质教育是在遵循人的自身发展、客观规律和人与社会需求之间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展开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以提高教育者主观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关 键 词】 素质教育;道德;能力;个性;健康

一、育人以德为先

“美德即知识”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提出这个观点,这是著名的哲思成果,也是教育思想的闪亮北极星。美德,即对自我的构建,美德是知识,美德的反应内化为此认识,由内到外,由果及因。反过来,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任何美德都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艾伦·德瓦艾特认为,教育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要使学生聪明;一个是要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爱伊斯坦也曾在《论教育》中说过“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失时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塑造,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具有全局观,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重视人的综合素质,培养以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正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

二、育人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爱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尊重他们。孔子说“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分别说了三个学生的所长,他了解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并且指出,人的智力有智、愚、中之分,人的性格有鲁、喭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每个人的才能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如有的适合文学,有的适合从政,有的适合军事,有的适合商贾……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庄子认为,万物有其特性,不同个体各有自己的本性和长处,人们应充分认识和保持各自的特性。他说:“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这就是说,鱼有水才能生存,而人在水中却要被淹死。人鱼各有其特性,因此先圣充分认识到他们各自的差异性,因其特性而用之,教之。庄子在《马蹄》中所写“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马的身体是自然创造,它的每一部分都有着其妙可爱的作用,庄子认为伯乐自以为懂得马,却给马烙上铁蹄,套上缰绳,安上马鞍,但这却束缚了马,把它所有能发挥作用的特性都框住锁住,失去自由与天性,即便成为了一匹赛马。这就是庄子对个体独立性、自主性的深刻认识,对当代而言,这匹由伯乐打造的赛马不就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学生在这种教育下能够考出惊人的成绩,但其综合素质却不尽如人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成绩固然重要,顺应其天性也并不是指放任不管,而是在不强行变相的扭曲其特性的基础上加以教导,倘若我们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发现每个学生的所长,引导他帮助他,让他取得好的成绩的同时也能保持所长,也就达到了有生之年的教育理想。由此我们也可看出因材施教的重要,使教育能顺应各人的特性而施教,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如此才能培养出各式人才。

三、育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于教育者而言,即为要永不满足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教育他人不知疲倦,充满耐心地认真教诲,使受教育者能顺利接受知识。教师应把抽象的只是教材的精神实质具象化,简要提示学生目的与方法,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在课堂上很多教师一味追求效率、进度,不管学生能否接受,“一刀切”“满堂灌”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耗尽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也正如流水一样“不盈科而不行,盈科而后进”,流水在流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坎坷,这时必须等水盈满后才能继续往前流,涓涓细流才能日夜不停地流到海里,这就更加说明教育不能急躁冒进,必须不知疲倦,充满耐心。从我们耳熟能详的揠苗助长就能明白这种助长行为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得不偿失,反而失去了效率,违背了教育目的。

在孔子眼中,“学”与“教”是一个长期熏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有耐力,要求学生和老师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如他所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即把所学知识默默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惫,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反观现今教育,教育者虽然也在不断学习,但仍有被动学习的教师,缺什么补什么,没有能高瞻远瞩地看清教育发展形势,跟不上时代发展,与学生交流有代溝,有古语云:“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乙而不可”,作为教育者而言,要想教导别人,必须自己先懂得,如果自己还是稀里糊涂的,又怎样能使别人明白呢?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一生的事,千万不要端着教师的架子耻于下问,作为教师,你所处环境就决定了你注定终身学习,学生就像初升的太阳崭新而灿烂,而且每天都在变化,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勤奋学习来提升自己、丰富自己以跟上太阳的脚步,适应太阳的变化,与太阳共同进步。另外,在教育学生方面,有些教师能做到长期教育学生而不感到疲惫,而有个别教师却很难做到,教育学生缺乏耐心,非常苛刻,致使学生厌学恐惧老师,这方面我们仍需努力。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没有生来就是有知识的人,只有不断学习的人。在教育中,我们应学习这种精神身体力行,一丝不苟。

【参考文献】

[1] 冯钟芸. 庄子散文选集[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2] 贾丰臻. 论语[M]. 武汉:崇文书局,2014.

[3] 文心工作室. 孟子[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美德教育者庄子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诚实是美德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助人为乐是美德
《庄子说》(十五)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