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培养农民法律意识的探索

2015-06-11

成人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农民对策



新形势下培养农民法律意识的探索

李奎刚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当前应培养公民法律意识。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农民作为特殊群体,他们法律意识强弱,关系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当前,农民法律意识比较薄弱,探讨农民法律意识存在问题及原因和对策,增强农民法律意识,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农民;法律意识;对策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充分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性。在这种形势下,要求每个公民提高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建设、法治国家的建立。在我国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较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然而还是比较低。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懂法、知法、用法、守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农村发展,法制体系完善。

一、培养农民法律意识的意义

依法治国在党的十八届四中被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它能够促进法治建设、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城镇一体化的重要任务,新农村发展需要法制予以保障,而法制需要农民理解与运用,然而当前农民的法律意识普遍比较低。因此,农民法律意识的增强会促进新农村发展和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近些年关于“三农”的法律越来越多,然而也需要完善和改进,这些新颁布和修改的法规需要农民认知。知晓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农民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民主法制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只有在农村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才能增强农民的民主积极性、法制应用性,促进新农村发展。总之,新农村的发展、“三农”法律的运用、民主法制的实施和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农民具有法律意识,应加强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

二、农民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农民缺乏法律认知力

应用任何事物,需要对它认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健全,涉及农民的法律也越来越多,农民对新颁布的法规和涉及农村的法律也有了一定认识,但认识程度还是很低,应用困难。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不能准确地说出法律适应的范围,甚至对一些法律根本就没听说过,如《行政复议法》《侵权责任法》等。很多农民之间产生纠纷,若不能双方解决,不是寻求法律解决,而是请家族长辈或村干部予以解决。随着经济发展,农民法律意识逐步提高,但还是片面,他们知晓的是跟自己利益相关的法规,即使知道也是肤浅的。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一是在农村法制宣传较少,使农民不能充分认知法律,即使有些地区进行了法制宣传也只是表面而已;二是不能充分认识到法律权威,因为很多事情解决不是应用法律,而是利用“权力”,通过人情关系解决,这样使他们认为法律并无权威性;再有,农民没有认识到法律的价值,只是把它看做是一种文件,一种政策,逼迫他们去遵守,同时经常听到一些司法腐败的实例,也使他们更加对法律不予认可。总之,农民对法律认知欠缺,致使他们法律意识淡薄。

2.缺乏以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和守法的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每个公民具有法律意识,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然而农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理念缺乏。农民往往把自己看作只是付出的劳动者,应该履行各种义务,他们在履行各种莫名其妙的义务时,不能判断是否是自己该尽的义务,是否法规这么规定,并且不知如何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在外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虽然有跟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但还是不多,在发生纠纷时不是通过法律的手段进行解决,而是找单位领导解决或罢工,即使他们寻求法律途径予以解决,但往往不知道如何进入诉讼程序,即使进入诉讼程序也往往缺乏足够证据,这样往往会造成他们委曲求全。在现实中也有很多农民实施违法行为,然而他们确认为这是对的、合法的,如包办婚姻、遗产继承、在耕地上任建房屋等。存在这些情形是因为:一是由于传统观念影响着农民法制理念的形成,他们的心中始终存在着封建主义,这样致使他们忽视自己的权利;二是农村法制教育效果不明,致使农民缺乏法律意识,很多地区在农村进行了法制教育,但缺乏实效性;三是农民文化偏低,不能接受法律知识,农民大部分是初中文化,这样他们在接受法律知识时比较困难。

3.农民行为意识匮乏导致法律意识淡薄

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具有权利和义务。公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然而在农村选举中注重行使选举权的很少,往往是派出代表去参加,即使参加也倾向自己家族的被选人。有些人参加选举是为了获取利益,没有正确的参与意识,因为一些人为了当选村干部做一些“赠与”行为。可见,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甚微。农民纠纷很多,然而经诉讼解决的很少,因为他们缺乏运用法律武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国家需要公民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但农民的平等、民主意识缺乏,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不能以实际行动予以体现。造成他们行为意识匮乏的缘由如下:第一,农村经济落后致使他们参与意识较低。农民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在劳动,没有时间和情趣参加各种行为意识的活动。第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突出,致使他们缺乏政治意识。对农村一直在强调解放思想,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效果不明显,还需加强。第三,不良现象影响着他们行为意识的形成,甚至出现厌弃心理。如黑势力操纵选举、金钱贿选等,这也使他们没有真正体会到村民自治。

4.“三农”立法落后和司法不公、执法不正,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的形成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现有很多法规与农村发展不相适应,相对滞后。“三农”立法应注重农村发展,体现农业特色,注重农民权益,然而很多涉及“三农”的法规很不完善,与农民的期望值相差甚远。有些法规在制定时,不注重农村实际,对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根本不予考虑,对农民的一些做法全盘否定,这样致使颁布的“三农”法规没有基础,丧失法律的权威性。关于“三农”立法比较注重行政权力,忽视农民权利,这样使农民的权利得不到根本保障。这种立法方式,使农民不能感受到法律保障性,压抑了他们学习法律、增强法律意识的积极性。法律颁布和实施,需要司法公正、执法合法,然而在农村司法不公、执法不正屡有发生。有些执法者执法能力较低、素质不高,致使执法不公现象频频出现。公正、公平是对司法的要求,然而在司法中有很多纠纷是通过不良关系、途径解决,使司法难以体现公正、公平,这样使农民难以体会法律的价值功能。

三、培养农民法律意识的策略

1.加强法制宣传,使他们受到法制教育

法律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需要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应加大在农村的投入,大力发展经济,农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必会影响他们的行为意识、价值理念,这时他们会对法律处于一种所求心理。农业的发展需要法律予以保障,因此应转变观念把农业发展放在需要法律的保障上。近些年,我国颁布了很多“三农”的法律,加强这些法律宣传使农民认识到法律对于他们生活的重要性,渴求了解、知晓法律。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农民的法制观念不予确定。因此,应营造积极有益的文化环境,这样加大了农村法制宣传,帮助农民法律意识的形成。加强文化宣传,促进农村法制教育,以使农民具有法律意识,需要在农村文化建设上加大投入。因此,农村文化发展要大幅度投入,使文化事业的发展无形中推动农民具有法律意识,以增加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农村进行法制宣传需要加强农村教育,在农民整体素质提高后,法律才能被农民真正接受、认可,因此,在农村应大力发展教育,为法制宣传提供条件,从而使法制教育顺利开展,将会使农民增强法律意识。在农村进行法制宣传,要使农民树立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同时,也注重农民权利意识、民主意识的培养,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增强他们法律信仰。当今是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应充分地利用网络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如计算机、手机等,进而拓展教育途径。总之,从各个方面加强建设和拓展教育途径,促进农村法制宣传,进而使农民具有法律意识。

2.规范农村执法,有效利用法律,体现法律森严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执法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发挥法律的威严性。在法执行时公正能维护人民的基本权益,提升人们利用法律的热情,若是在执法中公平正义做不到,依法治国将会得不到认可,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以,在农村应规范执法,使法律有效运行,从外在因素上使农民认识到法律的权威性,为他们具有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涉及“三农”的案件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强化监督机制,充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涉及农民的案件,诉讼程序在不违反诉讼法的情形下能简化就简化,同时在农村要建立法律服务组织,为农民法律答疑,进行援助,使他们在公平正义的司法活动中充分维护自己的权利。调解机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体现,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农村应建立基层调解组织,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发挥其作用,要保证调解的合法、规范,体现法律的作用,这样会使农民在无形中接受法律、认可法律,成为具有法律意识的公民。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行政,使农民更加认识到法律的权威性。总之,农村法制健全,执法规范,有效监督,程序简化等,会更加体现法律的威严,使农民认识到具有法律意识非常重要。

3.加强农民行为意识的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加速了城镇一体化的进程,农民的身份在不断转变,这要求他们具有强烈的行为意识,使其在行为意识中法律意识得到提高。提高农民的权利意识,使其在农村积极地行使自己权利,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以为其法律意识的培养提供基础。农民普遍缺乏参政议政意识,在农村要积极开展参政议政教育,不断完善农民参与意识教育,积极提升他们的公民意识性。在农村各个方面要加强管理,为农民的行为参与创造一个有效的平台,增强他们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同时,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参与和监督农村事务,充分地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以人为本”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农村要切实认识到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使其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这样会使农民具有强烈的行为意识,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民加强行为意识教育要多样化,内容要跟随社会发展,教育要从小抓起,这样会使农民的行为意识得到增强。一句话,积极培养农民行为意识,将会加速农民意识形态的形成,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

4.加强“三农”立法,增强农民法律意识

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更加要求法治体制要健全与完善。在这种形势下,关于“三农”的法制也要健全和完善,这不仅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也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对“三农”立法要结合农村实际,代表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使农民切身体会到法律至上性、权威性、功能性、实用性。对“三农”立法要重视农民权利,改变过去“重权力,轻权利”现象,使农民真正地体会法律平等性。在农村立法时要尊崇农村习俗,根据各地风俗人情,在不与上位法相冲突下制定相关地方法规,使农民认识到法律的现实性、可行性。同时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农村文化与法制相结合,增强法律亲和力。简而言之,采取适时、适地的方式加强“三农”立法,将会促进“三农”法治的健全和完善,进而增强农民法律意识。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公民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作为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农民,提升他们法律意识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全文[EB/OL].http: / /yjbys.com/ jiuyezhidao/news/693516.html.

[2]司小莉.当代农民法律意识的困境、成因及培育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

[3]李奎刚.新形势下农民政治参与探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

[4]王晨艳.新形势下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编辑/徐枫)

Explor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Legal Awareness of the Farmer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LI Kui-ga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Abstract】The party's Eighteen Sessions of Fourth Plenary Session stressed on“rule of law”and“building a socialist country ruled by law”,so it's important to cultivate legal consciousness of citizens.China has a huge rural population.Therefore,as a special group,the peasants' legal consciousness has a direct impact on constructing of a socialist country under the“rule of law”.Under this situation,it's a problem worthy of discussing and exploring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easants' legal consciousness,in order to enhance the farmers' legal consciousness.

【Key words】farmer; legal consciousness; countermeasures

【作者简介】李奎刚(1978—),男,河北元氏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三农问题。

【收稿日期】2015-01-18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5.04.007

【文章编号】1001-8794(2015)04-0024-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725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农民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