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岸三网融合研究概况与热点对比研究

2015-06-11王念祖

新世纪图书馆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三网大陆融合

王念祖

0 引言

所谓“三网融合”(convergence),在广泛意义上指的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1];而在本质上,则是一场源自技术的革命,通过上述三网在内容和业务的融合,以催生新的媒体业态及形态[2]。关于国内外三网融合的发展,美国早在1996年2月便颁布《电信法》,从法律上解除了对“三网融合”的禁令,可谓是最早尝试“三网融合”的国家[3]。在国内,大陆“三网融合”虽然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了明确的发展思路,但直至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三网融合的基本政策后,方快速发展,各种热烈的讨论也才随之而来[4]。而台湾地区则是在2006年仿效美国传播通讯监管模式,成立了“通讯传播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岛内传播、通信、信息的相关监理和管理权责[5]。与美国相较,两岸的三网融合发展虽然较晚,但从国情的角度来说,却更适合彼此借鉴。据此,本文乃以两岸三网融合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热点的对比分析,期能为两岸相关领域的发展与合作提供参考。

1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收集

在大陆的相关数据获取方面,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将检索条件设为:(标题+关键字+摘要)=(三网融合*CSSCI),不设时间段限进行检索,最后检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共481篇,关键词计3364个(检索时间2015-03-28);在台湾地区方面,由于台湾地区将“三网融合”称之为“数位汇流”(Digital convergence),故本文以“台湾期刊文献资讯网”为数据源,将检索条件设为:(标题+关键字+摘要)=(数位汇流),不设时间段进行检索,最后检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共294篇,计1190个关键词(检索时间2015-04-24)。本文便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的统计分析。

表1 大陆三网融合文献年度分布

1.2 共词分析与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

共现分析是一种将各种目标对象中共同出现的信息进行量化分析的方式,其关系特性涵盖共引、共同作者、作者共引、期刊共引及共词等[6]。其中共词分析之目的在于藉由词频的统计与词汇的共现关系,构建领域关键知识的链接性,呈现出领域知识的群集结构及演进趋势[7]。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则是一种将关系作为基本统计处理单位的研究方法,通过利用社会网络以社会网络行动者作为矩阵元素,将行动者关系量化成数学函数,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矩阵,并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相关统计[8]。而其中的中心性分析主要是用于衡量个体在网络图中的重要程度,藉此掌握整个社会网络主要信息流向,以及个体控制资源的可能性。

据此,本文采用共词分析与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对前述检索取得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热点的对比分析。

2 两岸三网融合的研究概况

2.1 大陆三网融合相关文献年度统计与分析

本文将大陆“三网融合”检索所得的481篇文献,按照年度分布进行统计(见表1)。

通过表1可以清楚发现,大陆在2000—2009年期间三网融合的发文量一直不高,但在2010年时却出现了爆炸性增长,且达到最高峰。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即“政府支持”与“产业需求”。事实上,三网融合并非新鲜话题,早在1990年代中后期,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三网融合之促动,大陆便出现了将广电网并入通信网的想法,但政府高层因顾及广电网的特殊性,尤其注意到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于是搁置了这样的思路[9]。因此在2000—2009年,三网融合的发文量一直处于不稳定的增长态势。直到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之后,由于数字技术、内容业务、传输网络以及服务平台等物质基础、技术需求均已到位;加上广电和通信两大产业各自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格局和利益诉求。国务院常务会议遂于2010年1月13日,决定加快推进电信、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2010年也因而被称为“三网融合的启动元年”。受政府政策以及群众生活联系日益密切的影响,促使三网融合的研究在2010年之后得到了重视。

大陆的三网融合发文量在2012年后所以处于下降的趋势,这一方面仍与政府政策有关:自2010年公布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以后,直到2011年底,第二批试点城市却始终未曾确定;加上电信与广电虽是产业,但毕竟涉及舆论、舆情,政府尽管在娱乐、服务领域放松管制,但在涉及大众领域的新闻报导或时政评论方面管束却渐趋严格,遂使三网融合在2012年的进展大幅减缓;另一方面则来自学界自身,随着三网融合研究的深化,尚待开发的研究方向大为减少,导致研究难度增加,影响了学者的研究热情和信心;同时某些基本理论、核心理论和理论体系尚有待厘清,也制约了研究的深化和拓展,使三网融合的相关研究呈现下降趋势。

2.2 台湾三网融合相关文献年度统计与分析

本文将台湾“数字汇流”检索所得的294篇相关文献,按照年度分布进行统计(见表2)。

通过表2可以明显发现:首先,台湾在1990—1999年这段期间,三网融合的发文量一直处于缓慢的增长态势,直到1999年后每年皆以超过12篇的发文量稳定增长,并在2003年达到次高点,2010年达到最高点。何以如此?主要是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岛内公共部门于1999年出台《有线广播电视法》,放宽了电信产业与广播电视产业外资入股的比例。至此,海外资金得以进入岛内,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三网融合的发展,故三网融合的发文量在1999年之后便开始呈现稳定增长。而为了产业的发展需求,岛内公共部门又于2003年出台《通讯传播基本法》,进一步放宽海外资金。到了2005年,一方面,岛内公共部门有鉴于电信产业的火车头作用,出台《M台湾计划》,积极铺设宽带网络管线,打造全台无线上网;另一方面,原本的广播电视产业因数字化投资成本高昂,加上为了抗衡电信集团之竞争威胁,不得不主动引进外资,藉以提升资金实力,导致三网融合的发文量于2003—2005年间攀上第一个高峰。而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市场动能与发展契机。为了呼应产业升级需求,岛内公共部门乃于2010年出台了第一个五年(2010—2015)的《数字汇流发展方案》,受此影响,三网融合的发文量遂于此时攀上最高峰。因此,三网融合的发文规律,主要跟岛内“公共部门政策”与“产业发展需求”有关。

表2 台湾三网融合文献年度分布

表3 两岸三网融合文献关键词共词频次前3名

其次,从发文量的角度观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尽管岛内公共部门于1999年、2003年、2005年与2010年均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岛内的最高发文量仅26篇,并未出现突破性的进展;且自2012年开始,发文量一路下滑,2014年仅有4篇,这很可能是受限于岛内市场规模,使得台湾三网融合发展面临瓶颈所致。

3 两岸三网融合研究热点

3.1 关键词共词频次统计

本文分别对大陆481篇文献之3364个关键词,与台湾地区294篇文章之1190个关键词进行两两统计后,再分别选取共词频次前三甲的高频共词词组,得到的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大陆的三网融合研究,除了与产业相关的研究,如“三网融合—广播电视台”“三网融合—电信业务”“有线电视网—网络整合”等关键词组为列高频关键词组外,尚偏重基本理论、核心理论和理论体系之研究,如“新媒体—互联网”“媒介融合-新媒体”“三网融合—融合发展”等关键词组位列高频关键词组;而台湾地区则偏重实务,尤其是相关法规及管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如“数位汇流—通讯传播法”“数位汇流—电信法规”“通讯传播法—管制治理”“数位汇流—管制治理”等。

3.2 社会网络中心性统计

为厘清研究热点,本文进一步对前述关键词进行社会网络之点度中心性分析。在操作时,本文先分别将前述关键词转换成共词矩阵,再透过Node XL(Network Overview,Discovery and Exploration in Excel)软件进行运算,并将点度中心性最高的前十名整理成表4;第三步再使用Netdraw可视化软件,分别将大陆三网融合文献共词频次大于6次的词组、台湾地区三网融合相关文献共词频次大于3次的词组进行可视化处理,最后得到相关网络可视图谱。

首先,根据表4与可视图谱,可以发现在大陆方面,扣除三网融合,“互联网”“新媒体”“传统媒体”“广播电视网”“电视媒体”与“媒介融合”等关键词不但拥有极高的中心性,且在关系网络中也是仅次于三网融合的“次要中心”,各节点(关键词)除了以“三网融合”为中心,直接建立关系,呈向心性发展外,也透过上述高中心性的关键词,间接与其他关键词建立关系。

表4 两岸三网融合中心性前15名关键词

其次,根据表4与可视图谱,可以发现在台湾地区,“数位汇流”“管制治理”“通讯传播法”是最重要的关键词,除了享有高中心度外,更成为关系网络的中心;“电信法规”“电信”“欧盟”等其他享有高中心度的关键词则是分别通过它们彼此间接建立关系。

最后,综合观之,可知大陆的三网融合研究较为集中,故呈现向心性的关系网络图,台湾地区的研究则较为分散。

3.3 大陆三网融合相关文献之研究热点

3.3.1 互联网消弭传统媒体边界,催生新媒体

首先,从表3与表4中,可以清楚发现“新媒体—互联网”不但位居高频关键词组第1名,“新媒体”与“互联网”也具备极高的中心性;其次,在可视图谱中可清楚发现,互联网除了与新媒体直接相关外,也直接与“传统媒体”“电视媒体”“电视节目”“广播电视网”与“电信网”直接产生关系,而上述关键词均享有极高的中心性。这说明了随着互联网的应用日益广泛,传统媒体的边界已逐渐模糊,乃至于催生了新媒体。因此,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消弭了传统媒体的边界催生新媒体,实为大陆三网融合研究的第一个研究热点。

3.3.2 新媒体促进了媒介融合、加快了传统媒体的转型

首先,从表3中,可以清楚发现“新媒体-互联网”与“媒介融合与—传统媒体”分别位居高频关键词组第一、第三名;其次,在表4的中心性分析结果中,“新媒体”“传统媒体”与“媒介融合”则享有极高的中心性;最后,通过可视图谱,可发现“传统媒体”主要是通过“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发生关系,而新媒体又通过三网融合与其分枝间接建立关系。由此可知,在此阶段除新媒体已经诞生,并促进了媒体融合外,更重要的是传统媒体如何经由融合转型成为新媒体。因此,新媒体促进了媒介融合,加快了传统媒体的转型乃为第二个研究热点。

3.3.3 新媒体呼唤新的产业活动

首先,从表3中,可以发现“三网融合—电信业务”在高频关键词组中排名第2;其次,在表4的中心性分析中,“广电行业”“受众”“电视节目”“电视剧”则是享有极高的中心性。最后,通过可视图谱,可清楚发现“电视业务”与“电信业务”均直接与三网融合建立关系;“受众”则是既直接与三网融合产生关系,又通过“电视媒体”间接与三网融合建立关系。由此可知,由于新媒体已经诞生,为响应受众的需求,产业界必须推出新的产业活动,故新媒体呼唤新的产业活动乃成为第三个研究热点。

3.4 台湾三网融合相关文献之研究热点

3.4.1 应对三网融合趋势下的法律订定及相关讨论

首先,从表3观之,可以清楚发现“数位汇流—通讯传播法”“通讯传播法—电信”与“数位汇流—电信法规”为位列前3名的高频共词词组;其次,从表4观之,通讯传播法、电信法规、网络、电信均享有极高的中心度;最后,从可视图谱中,可发现通讯传播法甚至成为关系网络的中心之一,直接与数字汇流建立关系;电信与电信法规则是透过这两者彼此建立关系。由此可知,应对三网融合趋势的法律订定及讨论应为第一个研究热点。

何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台湾岛内的广播电视与电信,原本分别隶属于《广电三法》与《电信法》监理。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便利、广泛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不同产业别之间的的边界也逐渐模糊,此时电信产业的加入,不但对广播电视、电影等产业造成冲击;更重要的是,在此态势下,原本各产业的业务版图与服务内容产生重迭与相互覆盖的情况外,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也发生了改变,进而衍生监理不平衡问题。因此,如何拟订法律,重新界定边界,以建立新的市场秩序就变得格外重要。据此,应对三网融合趋势的法律订定及相关讨论之研究,遂成为最重要的研究热点。

3.4.2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落实管制治理

既然传统媒体的边界业已模糊、跨业经营已成趋势,除了出台相关的合宜政策外,也需要调整或重新构建新的管理模式。在这方面,由于国外三网融合的发展脚步明显早于大陆及台湾地区,故借鉴国外经验是很自然的事。而在向外取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仿效美国FCC成立“通讯传播委员会”,以及参照欧盟出台之《因应电信、媒体与信息科技汇流与管制执行之绿皮书》《迈向电子通讯基础设施与相关服务之新架构咨文》与《电子通讯网络与服务之共同管制架构指令》所揭示之管制原则,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关注消费者利益及市场公平性的问题。因此,反映在本文研究中,“欧盟—管制治理”位列高频关键词组第3名(见表3);“管制治理”“通讯传播委员会”与“欧盟”拥有极高的中心性(见表4);在图2的可视图谱中,欧盟则是经由管制治理与其他重要关键词建立关系。据此,可以说借鉴国外发展经验落实管制治理的相关研究为第二个研究热点。

3.4.3 应对电信产业跨业经营而拟定的竞争策略

虽然“有线电视”“媒体汇流”“有线电视”“竞争政策”“跨业经营”与“宽带网络”并未进入高频关键词组前3名,但从表4中可发现,这些关键词却享有颇高的中心度。代表这些关键词受关注程度虽不及前述二者,但也能算是台湾地区三网融合的研究热点之一。

何以这些关键词会享有较高的中心性?主要缘自2001年前,受法令所限,台湾岛内的广电产业市场本处于独占或寡占的情形。但2001年时出台的《有线广播电视法》解除了跨业限制,改变了此种情况——电信集团夹带强大的资本优势,成为广电产业最大的竞争者。为了能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广电产业开始出现一连串大规模整合,并积极引进外资。因此,为了电信产业跨业经营而拟定的竞争策略,遂成为第三个研究热点。

4 两岸三网融合研究热点对比分析

4.1 大陆比较偏重概念性的分析,台湾则偏重实务方面的讨论

尽管大陆于20世纪90年代前期便有将广电网并入通信网的思路,但由于当时社会大众与产业的需求并不明显;数字技术、内容业务、传输网络以及服务平台、技术需求等均未到位,缺乏物质基础,再加上当时三网融合仍处于摸索状态,政府基于持重心理,故延宕了上述思路。而电信与广电虽是产业,但毕竟涉及舆论、舆情,必须受到政府规制,导致三网融合的发展与相关研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滞后”,直至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蓄积多年的能量才找到了出口,三网融合的相关研究也冲到了最高点。因此,大陆的三网融合研究不啻是在2010年后才开始的新兴主题,许多核心概念、理论基础皆尚待厘清,遂使大陆的三网研究较偏重于概念性的分析。

反观台湾地区,由于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岛内公共部门于1999年便出台《有线广播电视法》,放宽电信产业与广播电视产业外资入股的比例。而在2001年前,受法令所限,岛内的广电产业市场本处于独占或寡占的情形,直到2001年后才解除了跨业限制,导致电信集团得以夹带强大的资本优势,成为广电产业最大的竞争者。而后者为了自保,除了产业内部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整合,更积极引进外资。这一方面使得岛内三网融合的发展突飞猛进,另一方面却连带衍生监理不平衡问题。因此,如何拟订法律,重新界定边界,以建立新的市场秩序,就变得格外重要。这也是台湾地区三网融合的相关讨论较偏重实务方面,尤其是法规与管制治理的讨论之原因。

4.2 大陆重视构建中国式的产业发展模式,台湾地区则关注于向国际取经

由于大陆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反映在三网融合的发展上,便不是单纯的市场、技术和利益的融合,更非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的融合,而是在意识形态参与主导下具备中国特色的融合。换句话说,对大陆而言,新媒体所呼唤的“新的产业活动”,绝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技术进步触动的产业融合,而是包含了国家意志导向的产业利益诉求。因此,大陆三网融合研究偏向于如何构建既具备市场经济,又符合国家意志的中国式的三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

而在台湾地区则有所不同,为了“确保市场秩序”“强化产业发展”“保障消费权益”,除了于2006年初效仿美国传播通讯监管模式,成立了“通讯传播管理委员会”,以负责管理岛内传播、通信、信息相关产业外,还大量汲取欧盟的相关经验,一方面加速三网融合,以多种平台的竞争打破垄断的现状,另一方面也以提升多元文化及维护公共权益为目标,期望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关注消费者利益及市场公平性的问题。

5 结语

通过对CSSCI收录之481篇论文,与台湾期刊文献资讯网收录之294篇论文进行相关研究。本文首先指出,大陆虽因前期政策支持致使三网融合的相关研究于2010年大放异彩,但却因政策未能连贯且不明确,使得后续相关研究热度未能持续,于2012年便出现大幅度衰减。而在台湾方面,尽管岛内公共部门大力支持,但主要受市场规模所限,导致三网融合之相关研究未能产生突破性发展。其次,在研究热点的对比分析方面,大陆由于迟至2010年,产业界方全力投入三网融合,故研究方向较集中,且偏向概念性的研究;台湾地区则因产业界于1999年就开始投入三网融合,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研究方向显得较为分散,且偏向实务性的研究。

最后,本文虽然对两岸三网融合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与全面的分析,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今后继续开展研究指明了方向。但本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在高频关键词组与其可视化图谱阈值的选定方面,本研究缺乏充足的理论支撑,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另外,本研究以CSSCI收录之文献代表大陆三网融合的研究现况,也难免有其局限性。为此,笔者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完善并加以改进。

[1] 谷虹,黄升民.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全战略”反思与平台化趋势[J].现代传播,2010(9):5-10.

[2]杜建华,试论三网融合背景下视频网站发展转型[J].中国出版,2014(3):29-32.

[3] 曾静平,李炜炜.国外“三网融合”发展沿革及启示[J].电视研究,2009(10):75-77.

[4] 黄升民.三网融合:构建中国式“媒·信产业”新业态[J].现代传播,2010(4):1-4.

[5] 周庆山,李彦篁.台湾数字融合发展的规制政策初探[J].情报资料工作,2014(1):31-35.

[6]Ding Y,Chowdhury G,Foo S.Bibliometric cartography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research by using co-word analysis[J].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2001,37(6):817-842.

[7] 陈良驹,张正宏,陈日鑫.以特征词共现特性探讨知识管理研究议题相关性:使用共词与关联法则分析[J].资讯管理学报(台湾),2010,17(4):31-60.

[8] 荣泰生.UCINET在社会网络分析之应用[M].台北:五南书局,2014:52.

[9]黄升民.三网融合的优势顺延与死穴制衡[EB/OL].[2014-04-16].http://www.c114.net/swrh/1994/a508235.htm l.2014.4.16.

猜你喜欢

三网大陆融合
成都市“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研究
《融合》
破次元
冰之大陆
冰之大陆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湖南将全面推广三网融合
冰之大陆
三网融合不存技术难题,难在广电电信相互掣肘
厦门深入推进三网融合 电子身份一个账号通行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