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震后北川羌族特色景观旅游发展条件研究

2015-06-10彭星

当代旅游 2015年4期
关键词:旅游发展羌族北川

彭星

摘 要:羌族特色景观旅游要根据羌族特色文化的区域文化持色建设羌族文化特色的人文生态保护区,以保护羌族、羌族文化及其特殊的生存空间环境等,尤其注重羌族特色文化的代表性区域和村寨的重点保护,建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羌族文化生态村。在遵循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规律下,发展特色景观,展现羌族文化特色

关键词:北川;羌族;特色景观;旅游发展

羌族特色景观是一实体范畴,是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带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羌族文化特色的综合体。羌族特色实体是羌族艺术文化的载体,北川羌族特色景观因有羌族文化的内涵而独居特色。羌族艺术文化是羌族生命力的表达,羌族特色景观既是羌族艺术文化的表达,也是羌族生命力的表达。

震后北川新县城新址定于安昌镇以东方向约2公里处,2009年时可利用面积约有8平方公里,距离北川老县城约23公里。新址地势较为平坦,自然条件良好,非常适宜城镇建设,有利于北川灾后重建和未来经济文化发展。调整后的北川新县城将新增土地283平方公里,人口达22万人。在“5.12四川大地震”过后,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明确指出,要将绵阳市北川新县城建设为一个特色国际性的旅游小镇。随后国家成立了专家设计小组,各方面专家共同研究、论证、设计这套羌族特色景观方案。设计方案由国家选派专家小组制定,具有鲜明羌族文化特色,包括羌族碉楼、羌族院落等。北川新县城的规划发展定位为该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四川省西部的旅游服务基地、现代化羌族文化城等目标。

羌族特色景观旅游发展中,要注重新建城镇和村寨应体现羌族文化特色,建设羌族文化传承的公共空间。新建城镇应当在建筑风貌上体现羌族建筑文化特色或其文化要素,为羌文化艺术的传承提供空间及其环境,其中建筑风貌、公共文化活动空间、自然环境等要素最为关键。另一方面,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实行活态保护、动态传承羌族特色文化。震后重建过程中部分建议和观念已经得到落实,比如在北川新县城中心地带建立了羌族特色文化一条街——巴拿恰,设立羌族艺术文化博览中心等等。

2011年,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成立了《震后北川羌族特色景观旅游发展研究》课题小组,深入北川羌族各个村落及县城进行实地调研,对羌族村寨、碉楼建筑以及茂县羌族博物馆进行考察,收集羌族民俗文物;展开释比经典、民间音乐舞蹈、民间工艺、文学艺术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羌族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其文化、艺术自成一体,历史悠久,并且有着良好的传承。四川省一直关注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对出版工作;藏羌石碉及其村寨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等等。在骇人听闻的5·12四川大地震中,北川古羌文化遭受重创。据课题组调查统计:羌民俗博物馆中8805件馆藏文物被理;北川境内的永平堡、伏羌堡、曲山关、禹王庙、东岳宫、“禹穴”石刻等100余处省、市、县级地面文物、名胜古迹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的道具损毁达到50件余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家湾十二花灯戏”道具损毁达到8 0余件,“口弦”道具损毁了20余件。此外,羌族山歌、莎朗、白什马马灯、青片龙灯、片口高跷狮灯等重要的禹羌文化道具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多年来,文化工作者收集、整理,保存下来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资料毁于一旦。通晓羌族语言、艺术文化的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遇难,是羌族文化的重创。温家宝总理及时做出批示“一定要抢救保护好羌族文化”。羌族文化的保护引起了海内外的空前高度关注,文化部灾后立即启动羌族重灾区文化保护行动,并从语言、文化传承人、文化活动设施、文化搜藏展示等多角度进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立体式”保护;国家民族委员会在成都成立了“竖急保护羌文化遗产工作基地”;四川省文化厅提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重建方案》等等。

羌族艺术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关心和关注给北川羌族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作为羌文化的研究者,不仅要复原羌文化,更要发展羌文化。羌族特色景观旅游发展就是一个非常科学合理的羌文化发展方案,这其中,我们不仅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更要注重羌文化的内涵建设与现代技术的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在宣传推广羌文化的同时,不能只关注羌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更要注重羌文化本身的地域性、独特性;关注羌文化的重新构建的同时,更要注重羌文化的创新性、多样性、丰富性。目前国内对于民族特色的艺术文化的发掘、保护与开发,大多数是收集文字、图像、录音等资料或是选取有代表性的视觉文化符号,这种方式当然不能说是不妥,但还不够,这仅仅是停留在对文化表面形式的研究,或者可以说是依托于旅游业而进行的商业性的开发,缺乏时民族艺术文化所反映的精神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很少有人从历史传承、民族艺术文化、民族个性与审美结合当地特色的合理的旅游开发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发展羌族文化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将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传承、合理规划、特色景观旅游开发”一体化,并结合有关羌族地区灾后重建工作的基本方针与进程、以及对羌文化的情感体验,以景观设计为切入点,通过对羌族艺术文化、民居建筑、民俗、艺术等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和有机整合,提炼出独特的羌族文化符号,融入时代元素,在传统的保护与现代的传承之间找到契合点,从而使羌族艺术文化体系保持自己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性。力求提取羌族艺术文化的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上的元素,应用到羌族特色的景观设计中,打造羌民族艺术文化景观,从而形成具有浓厚的羌族地域文化特色的环境景观,进而探索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利用的前景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1]邓廷良.羌笛悠悠——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2]景生魁.西羌文化与洮岷花儿——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史地方史志研究札[M]作家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旅游发展羌族北川
黑鹳落处是北川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李锦
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新常态思维下黔东南村寨旅游改革发展的SWOT
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黄公望景区发展研究
天使的爱情
羌族人物线描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