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的轮子

2015-06-10陈翠

印刷经理人 2015年2期
关键词:雅昌轮子印刷

陈翠

几乎每一年的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都设计了以创新为主题的论坛或者沙龙。没有人对此厌烦,因为在这个时代,如果不谈创新,还有什么好谈的呢?

2014年9月,又有几家企业相聚年会,再话创新。上海四维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硕科图像(上海)有限公司、重庆市远大印务有限公司、北京震旦映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易丰印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几家我们比较熟悉的企业,有的已经在新三板成功上市,有的还处在艰难的爬坡期。

这一次讨论的话题是“创新模式设计与求证”。其实,在创新路径上,印刷企业已经有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他们大多能跟随潮流,积极拥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也能胸怀大格局,高举高打平台战略。对于产业链延伸、终端产品研发、多元化拓展、跨界融合这些方法论,他们也渐渐摸着门道。

然而,凌驾于创新模式之上,还有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找到保证创新得以实现的驱动轮子?

模式设计,也许只需要灵光乍现,是管理者一个人的冥想,创新的落地过程,却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总动员,不是某个人的独角戏。

2014年,台湾健豪公司和张训嘉在内地印刷圈火起来。有一次,这位网络合版创新先行者分享经验时说,“我经常在公司发火,员工就是跟不上我的思路。”

这会让很多创新者感同身受吧。许多个创新论坛上,我们听到最多的类似问题无外乎如此,“我已经清楚你的创新思路,但是你怎么找到合适的、想要的人才帮助你实现创新”?

创新的驱动轮子,往往归根结底到一个“人”字上。要有同样具备创新思维的中高层管理团队和一线员工,要改革体制、机制,把创新的动力传达到组织的每一个毛细血管,让每一个创新细胞都能跳跃起来。

有的企业,已经树立起用人艺术与机制改革的典范,比如雅昌。经过多年跋涉,雅昌在印刷、文化艺术、IT等多个领域已经有了相当的创新品牌影响力,逐步形成了“有凤来栖”效应。同时在科学、成熟的人力资源体系构建方面,雅昌也展示着大公司、明星企业的风范。

然而更多的印刷企业,还是陷入了创新初期的窘境,籍籍无名,或是资金紧张,很难吸引心仪的人才。传统思维在企业内部根深蒂固,机制重构的推进困难重重。

有的印刷企业,成立创新事业部或者新业务公司,将传统事业与创新事业切割开来,两套体系,各自运营。

也有的企业,希望有机地融合传统与创新事业,展开了大刀阔斧的体制改革,将公司70%的部门分拆,成立独立运营的子公司。

多种尝试,坚持探索。积硅步,至千里。印刷企业的创新轮子会越跑越快。

猜你喜欢

雅昌轮子印刷
两个轮子“走路”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读北岛:一只轮子,寻找另一只轮子
艺的书——深圳雅昌艺术中心
雅昌艺术财经指数
雅昌艺术财经指数
雅昌艺术财经指数
自由转动
把心交给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