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非奥运项目发展路径探析

2015-06-10宋洁于文谦

体育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体育大学生学生

宋洁 于文谦

摘 要:对我国高校开展非奥运项目的优势和困难进行分析,认为高校发展非奥运项目有着文化、资源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着学校不重视、项目结构失衡和学生认知偏差等困难。提出以健康为目标来改变学校的思想观念、以培训为依托来优化师资、以竞赛为载体来促进学生运动体验的非奥运项目发展路径。

关 键 词:学校体育;非奥运项目;高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3-0095-05

Abstract: The authors analyzed advantages and difficulties in developing non-Olympic sports events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concluded that developing non-Olympic sports events in universities have advantages in terms of culture, resource and policy etc, but also have difficulties such as indifference by universities, event structure unbalance and poor cognition by students etc,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ways to develop non-Olympic sports events: change universities ideology by basing the goal on health; optimize teachers based on training; promote students sports experience by basing the carrier on competition.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non-Olympic sports event;university sports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明确指出:“促进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现代新兴体育项目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协调发展。”实践表明,只凭竞技体育无法实现体育强国之梦,非奥运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独特的魅力,大力发展非奥运项目是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2]。高校因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智力资源、体育设施等优势,将成为我国非奥运项目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非奥运项目因其趣味性、休闲性、时尚性、知识性、易于参与等特点,非常适合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目前,关于非奥运项目在高校开展的研究不多,主要体现在单项发展研究[3-4]、必要性研究[5]、大学生体育竞赛[6]、高水平运动队非奥运项目发展研究[7]等方面,对其优势的挖掘和发展路径的探索尚不深入。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高校非奥运项目发展路径问题,对深化高校体育改革、促进非奥运项目发展、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高校开展非奥运项目的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习惯利用现有体育资源发展奥运项目,非奥运项目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存在发展经费短缺、梯队建设萎缩、体制改革滞后、市场开发欠缺等诸多问题。即便是在大力号召发展非奥运项目的今天,政府可以投入到非奥运项目上的资源仍然十分有限。相对而言,高校在发展非奥运项目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1 文化优势

首先,精神引领作用。大学是社会的精神灯塔和公民的文化家园,几乎在所有领域,大学对社会的发展都会起到一定的精神引领作用。诞生于1810年的德国洪堡大学,倡导“教研结合、学术自由”的洪堡精神,创造和引领了科技文明,推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近代的斯坦福大学创立了“硅谷文化”,成为近代科技创新的发源地;中国现代,“北大精神”、“南开精神”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8]。据记载,西方奥运项目的传入就是借助于教会学校这一载体,首先由西方教师传授给中国学生,并使其项目文化和奥运精神进入校园,再由校园普及到社会。很多非奥运项目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如龙舟、武术、舞龙舞狮等。高校开展非奥运项目,能够传承与创新非奥运项目的项目文化,将其提炼、升华、凝结于大学精神中,再进一步地将非奥运项目的文化、精神辐射于整个社会,引领全社会非奥运项目的发展。

其次,智慧支撑作用。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科研水平亦不断提高,为我国竞技水平的提高、优异成绩的取得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体育科研技术攻关都以奥运项目为中心,非奥运项目的体育科研被长期忽视,几乎成为体育科研的盲点[9]。另一方面,非奥运项目中有很多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如航空、航海模型,定向、无线电、跳伞、滑翔等,其发展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而高校的智力资源正是发展非奥运项目的优势所在,高校具有成熟的科研团队和科研管理体制,储备丰富的图书馆,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器材,可以为科技型非奥运项目发展提供大量的智力资源。即便对科技性不强的非奥运项目,对其项目理论的研究、项目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高校都可以为其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起到智慧支撑的作用。

1.2 资源优势

首先,场地资源优势。非奥运项目群众基础广泛,参与者众多,但场地资源严重匮乏。国家体育总局2002年发布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在群众体育活动点从事的体育项目的前9位项目中,7项是非奥运项目,而其活动点的主要场所是公园等非正规体育场所,占总数的71.2%[10]。《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场地数量达4.97万个,场地面积达0.82亿平方米[11]。相对于群众体育场地资源的匮乏,高校在场地、设施方面具有优势,不仅能够提供专业、适宜的场地,还有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这些都为促进高校非奥运项目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其次,学生资源优势。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 542所;截至2013年底,全国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人数达6 387 210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关于大学生感兴趣的、参加过的和将来有条件希望参加的非奥运项目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多具有知识性、技术性,如中国象棋、台球、国际象棋等;也有时尚性、休闲性的项目,如三人篮球、跳伞、攀岩等。参加过的项目位于前3位的台球、拔河、三人篮球,都是消费水平较低,易于参与的项目。对将来有条件希望参加的项目,排在前列的攀岩、跳伞,反映了大学生勇于冒险的精神,航海、航空模型、摩托艇,又体现了大学生追求新知的特点。非奥运项目的趣味性、健身性、知识性、休闲性和时尚性等特点,正符合了大学生的身份特征,从而使其易在大学生中推广。另外,随着大学生毕业分散到各地,又可将自己掌握的非奥运项目技能推广出去,这个过程中也发挥了高校和学生数量大的优势。

1.3 理念和政策优势

首先,快乐体育理念。快乐体育以形成学生终身体育观为主旨,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热情为目标,以感受运动乐趣、享受体育为原则,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进行改造[12]。它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很快形成一种学术思潮,并对高校体育产生深远影响。非奥运项目的娱乐性、趣味性、观赏性、弱竞技性的特点正好符合了快乐体育的需求,像攀岩、滑水、跳伞这样的“快乐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必将受到教师、学生的欢迎,成为快乐体育理念实施的有效手段。

其次,阳光体育运动。2006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共同发起“阳光体育运动”,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要求学生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这项旨在通过学生引导整个社会普及群众体育参与度的活动,强调群众性,淡化了体育的竞技性,简单易行、便于推广。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场地、技术、项目吸引力弱等原因,部分高校流于形式,活动发展陷入困境。某学者调研的34所高校中,只有9所至今还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在内容上则以长跑为主[13]。综合全国各地情况,多数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多为跑步、跳绳等,对学生来说会感觉枯燥无趣,减少了参与热情和普及的可能性。而像跳绳、轮滑、毽球、街舞等项目,受场地、技术限制较弱,参与度更大,同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项目具有终身参与的时间长度与向社会扩散的广度,这些非奥运项目正是阳光体育运动所需的体育项目,有利于把阳光体育运动坚持下去并推广开来。

2 高校开展非奥运项目的困难

2.1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重视科研而忽视体育。在世界顶级学府哈佛、耶鲁大学,体育、人文、科学、生活、艺术被列为5项同等重要的通识教育内容,推崇“一流的大学必有一流的体育”的教育理念。在我国,一流大学往往更重视智育,而忽视了体育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性[14]。近年来,随着教师、学校考核标准的量化发展,高校在争办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更是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重理工、轻文史、更轻体育”的现象。高校体育不受重视,影响了非奥运项目的开展。

其次,重视传统而忽视新兴。过去,高校体育主要以田径、三大球、体操等传统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部分高校,把弘扬奥运精神与追求竞技目标混淆,把项目的竞技水平作为评价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标准,认为非奥运项目的教学是“不务正业”的思想仍一定程度地存在[15]。另外,以条件有限为由,基于安全、稳定的考虑,认为新兴项目难以纳入体育教学的观点也在部分高校存在,这些都影响了非奥运项目在高校的发展。

2.2 项目结构失衡

首先,非奥项目师资严重不足。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课外运动的主导者,其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训练的质量。由于三大球、三小球、田径项目的主干地位,高校非奥项目师资储备严重不足;高校在招聘中注重应聘者的学历、职称、科研能力、运动技术水平(多为奥运项目)等,忽视了对非奥运项目专项教师的补充,这些都导致了教师层面的项目结构失衡。在对大学生没有参加或关注非奥运项目的原因调查中,排首位的是“无人指导”,也体现了师资不足的困境。

其次,体育课程内容缺乏创新。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以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为基础,几十年来,在内容上缺乏创新,造成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整齐划一,忽视个性化和创新性[15]。另外,根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规定》,高校每年都要对学生进行体质达标测试,这成为高校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使部分高校陷入测什么学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的怪圈,使得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课时设置都受到限制。因为上述问题的存在,诸如棋类、航模这样的智力型,街舞、攀岩这样的时尚性等非奥运项目,由于不能直接促进体育达标而被排斥在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之外。

2.3 学生认知存在偏差

首先,对非奥运项目认知不足。随机调查“大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超过15%的项目有14项,其中非奥运项目5项,占总数的35.7%。“大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并不一定参与)”,超过15%的项目有13项,其中非奥运项目4项,占总数的30.8%。再分析各项目的排位顺序和被选择比率,可以看出大学生参与和喜欢非奥运项目的程度,仍远远落后于奥运项目。这也反映出大学生对非奥运项目缺乏认识和了解。

其次,认知途径较为单一。调查显示,大学生了解非奥运项目的途径,居首位的是网络,这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特点有关,也反映出传统媒体对非奥运项目宣传的不足。另外,体育课、体育赛事、运动会、社团活动的比率远落后于网络,反映出这些途径对非奥运项目宣传和重视的不够。目前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共78个大项,其中非奥运项目45个大项,占总数的57.7%。而大体协下属分会29个,非奥运分会只有13个,历届大运会非奥项目最多的一届为5项,2008年至今全国大学生体育竞赛中非奥项目有22项,这些与非奥项目总数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非奥运项目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数目和项目数量亦呈下降趋势[7]。大体协、大运会、大学生体育竞赛、高水平运动队作为大学生认识非奥运项目的途径,其发展水平不高,影响了高校非奥运项目的发展,更何况这些团体只是少数“体育精英”可以参与的,很多学生想参加而没有机会,更加造成学生对非奥运项目认知途径的匮乏。

3 对高校发展非奥运项目的建议

3.1 以健康为目标改变学校的思想观念

首先,从增强学生体质向发展学生体智转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按照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要求,高校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单纯的增强学生体质向发展学生的身体、智力、心理、道德素质、社会适应力的体智型体育教育思想转变,在高校体育中引入更多富有趣味性、健身性、知识性、弱竞技性的非奥运项目,如瑜伽、攀岩、航模、定向越野、登山、体育舞蹈等,以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忠诚度,促进其运动习惯的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和身心素质的提高。

其次,从传统项目课程向多元项目课程转变。传统的球类、田径等教学项目和内容,已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以大学生体质达标为目的的课程内容,也无法实现高校体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目的。高校应以学生的接受性和认可度为依据,细致调查、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结合高校本身实际(地域特色等),有效地开设非奥运项目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时间、频度、年限、组织形式等),改变单调乏味的课堂局面,强调趣味性和持续性项目的引入,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自由地选择和参与感兴趣的项目。如有的学校打破以行政班为授课单位的传统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开设“俱乐部”式的非奥运项目课程等。

最后,从学术环境投入向健康环境投入转变。近年来,在创建世界一流、地区一流大学的目标驱使下,在考核、评价标准单一化的影响下,高校把绝大多数资源都投入到了学术科研上,营造了一种“学术至上”的环境;体育也没有被作为一种通识教育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上。高校办学的首要目的本应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单靠传统项目的体育课程是难以实现的。因此,高校应在理论研究、师资力量、场地设施、高水平运动队、社团、学生课余体育等方面加大对非奥运项目的投入,努力营造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第一要务的环境。

3.2 以培训为依托优化师资结构

首先,对现有师资进行非奥运项目技能培训。高校体育教师大部分长期从事奥运项目教学,对非奥项目教学力不从心,严重影响了非奥项目课程的教学质量。建议高校成立专项的非奥运项目发展基金,鼓励、支持教师进行非奥运项目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供给教师到非奥运项目专业队、群众体育组织交流的机会;邀请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非奥运项目文化、技能培训;鼓励、支持教师进行非奥运项目教材、大纲的编写、设计。通过以上途径提高教师非奥运项目课程的教学质量,扩大学校非奥运项目课程的开设空间。

其次,注重非奥运项目专业人才的引进。目前,针对非奥运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很多师范大学的体育学院、专业体育院校增大了对非奥运项目课程的设置、专项人才的培养力度。针对非奥项目师资力量严重匮乏的问题,高校应加大对非奥项目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拓宽引进渠道,对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非奥项目人才,适当降低学历等的限制,为高校非奥运项目课程、社团、竞赛的开展储备人才。

最后,吸纳社会非奥项目传承人走进校园。很多非奥运项目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如舞龙舞狮、龙舟,还有很多非奥运项目深具民族和地域特色,如苗族射弩、瑶族陀螺、花毽等,这些项目或群众基础广泛,或源远流长,其项目传承人在项目文化和技艺上造诣深厚,有些项目还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项目传承人请进校园,开展文化讲座、技艺展示,或作为学生体育课,社团、课余体育活动的专业指导,必将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优化高校非奥项目的师资结构,促进非奥运项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方面黄河科技学院聘请河南省多位武术项目传承人授课,为其他学校做出了表率作用。

3.3 以竞赛为载体促进学生的运动体验

首先,支持学校非奥运项目协会建设。调查显示,社团和竞赛是大学生参与非奥运项目的重要途径。一些受大学生欢迎但受课堂条件限制难于纳入体育课程的非奥运项目,正可以通过运动竞赛、体育社团的形式走进校园。高校应加大对非奥运项目社团的管理,在场地、经费、指导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积极拓展高校社团和企业的有效沟通,还可以高校体育协会与群众体育团体互助、交流的形式,如学校的气功协会与社区气功协会交流活动等,形成以高校为依托,以社团为主体,以社会为支持的多方联合发展模式。

其次,加大校际间非奥运项目赛事开展。高校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组建校队,定期举办邀请赛、对抗赛等各种比赛,以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运动体验。如世界名校哈佛和耶鲁大学每年都举办橄榄球比赛,且已有百年历史,极大促进了该项运动在美国的发展。同时,加强校际联系,促进非奥运项目交流,资源上互通有无,科研上联合攻关,充分发挥各校地域特色和自身特点的作用,提高高校非奥运项目的渗透力、影响力、竞争力,以竞赛为杠杆撬动非奥运项目发展。另外,结合自身实际,在高校运动会中有效开展非奥运项目,既能降低竞技性较强的奥运项目给学生带来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又能增加运动会的趣味性、知识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最后,借助新兴媒体宣传非奥运项目。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高校体育赛事,影响力仅次于CBA(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多渠道的推广与宣传。高校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校园网、各大论坛、社交平台等新兴媒体,在学生中普及非奥运项目的赛制、规则、知识、文化;利用校园媒体、网络媒体组织非奥运项目活动,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度;与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合作,如高校和电视台联合举办关注度、观赏性较高的非奥运项目比赛(如街舞大赛、啦啦操大赛等)。

非奥运项目被竞技体育“边缘化”的同时,却以旺盛的生命力在群众体育中“顽强倔强”地生存着。虽然面临着学校重视不足、项目结构失衡、学生认知存在偏差的困难,但高校凭借其文化、资源、政策等等方面的优势,必将成为非奥运项目未来发展的重要基地。高校应以健康为目标来改变思想观念、以培训为依托来优化师资的结构、以竞赛为载体来促进学生的运动体验,并以此为路径促进非奥运项目在高校的发展。与此同时,非奥运项目进入校园亦将促进高校体育改革、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这将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共赢过程。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 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N]. 中国体育报,2011-04-01(2).

[2] 王乐,于文谦. 我国非奥运项目发展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4(5):12-15.

[3] 张良,赵春英,任丽敏. 高校大学生定向运动课程设置需求分析——以天津财经大学和天津体育学院为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9):102-104.

[4] 张征征. 河南省高校健美操运动队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14.

[5] 丁鸿祥,杨立. 试论大学生中开展非奥运项目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从社会学的递延整合原理谈高校介入体育的作用[J]. 四川体育科学,2006(1):4-6.

[6] 于文谦,宋洁. 近20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中非奥运项目发展状况分析[J]. 体育学刊,2014,21(3):65-68.

[7] 史衍,张婷婷,耿京龙. 普通高校非奥项目高水平运动队布局现状及发展探析[J]. 运动,2014,83(3):43-45.

[8] 陆建非. 大学,有精神乃显气象[N]. 文汇报,2014-09-26(11).

[9] 王乐. 北京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非奥运项目发展战略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78.

[10]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EB/OL]. http://www.sport.gov.cn/n16/n41308/ n41323/

n41345/n41426/n42527/n42632/171416.html,2003-07-11.

[11] 国家体育总局.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N]. 中国体育报,2014-12-26(3).

[12] 段旭光,符谦,王阳. 快乐体育异化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2):109-111.

[13] 吴昱宏. 美国大学体育教育理念启示[J]. 福建体育科技,2014,33(2):46-48,51.

[14] 刘福军,孙广伟,李占海,等. 非奥运项目在高校普及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素质教育论坛,2008,75(2):18-20.

[15] 丁林涛. 继承与超越:高校体育课程的后现代趋势[J]. 高等农业教育,2013(3):70-73.

猜你喜欢

体育大学生学生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学生写的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