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台军事交流“常态化”?

2015-06-10张华

世界知识 2015年7期
关键词:美台常态化军售

张华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或者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中,最为敏感的是美国对台军售问题,占据着媒体的大量时间和版面,是“旧常态”。然而,近年来美台军事关系发展显示,事情已经远不是对台军售那么简单。美台近日频繁传出军事交流取得“突破”的消息。台湾《联合晚报》3月4日透露,台陆军秘密派遣一支26人的侦搜排前往美国本土,与美军交流高寒地带作战技能。台《自由时报》5日则披露,台军“参谋总长”严德发日前抵美访问,与美军参联会主席邓普西以及国防部高层官员进行会谈,探讨参加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军演等事宜。双方军事交流日益密切。

呈现三大特点

根据2013年12月台湾防务部门向立法部门提供的报告,目前美台军事交流是以2002年双方达成的协议为基础进行的。据称,美台军事交流以“国家安全”、“国防战略”和“军事战略”的三层架构为基础,按性质划分为“政策交流”、“军售管理”、“学术交流”、“情报交流”、“战训交流”、“后勤交流”、“通资电交流”、“军备交流”、“防卫评估”和“教育训练”十大类。

“维基解密”披露的材料显示,目前美台之间建立了十余个沟通机制,包括蒙特雷会谈、防务工业会议、政军会谈、防务评估会谈、安全合作会谈,等等。根据台湾立法部门的公报,2013年美国军方共赴台141批1154人次,台湾则有137批501人次赴美。结合近年来双方军事交流的具体案例,美台军事交流总体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高层往来机制化、公开化。经过多年的“切香肠式”发展,台湾高级军事将领赴美活动已经呈现常态化、机制化和公开化的态势。

目前,美台军事高层往来交流已经基本形成几个固定模式。其一,岛内政党轮替后,“国防部长”会赴美一次。例如,2000年政党轮替之后,陈水扁当局的“国防部长”汤曜明于2002年3月赴美参加首届“美台防务工作会议”,成为1979年美台“断交”后首位公开访美的台湾“国防部长”。2008年国民党上台后,马英九任内的首位“国防部长”陈肇敏于当年9月以出席“美台国防工业会议”的名义率团访美。

其二,“国防部副部长”每年都会赴美,参加“美台国防工业会议”。2009年赵世璋、2010年至2012年杨念祖、2013年严德发和2014年邱国正分别带队参加。此外,奥巴马任内,一个重大的突破发生在2012年。是年10月,台湾“国防部副部长”杨念祖访问美国,不仅公然进入美国国防部办公大楼,与美国防部副部长卡特会谈,而且美国国防部网站还在事后公然张贴新闻,公开两人握手致意照片,并以“台湾国防部副部长”的头衔称呼之。

其三,“参谋总长”每隔四年左右访问美国一次。早在1996年“台海危机”期间,台湾“参谋总长”罗本立就曾访美。1998年10月,即将接任“国防部长”的“参谋总长”唐飞访问美国,并与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谢尔顿等人进行会谈,成为首位公开访问美国的台湾“参谋总长”。陈水扁任内,时任“参谋总长”李天羽和霍守业分别于2005年5月和7月、2007年7月访问了美国。2008年马英九上台以来,也有两位“参谋总长”访问美国,2009年6月林镇夷、2015年3月严德发访美,分别会见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穆伦和邓普西,并访问了美军卢克空军基地和太平洋司令部。

此外,美台之间还建立有军事热线。据称,这一热线始建于1996年的“台海危机”,2002年正式开通。2007年,台军衡山指挥所与美军太平洋总部的战情系统已可全天候24小时电话联系。

第二,合作训练密切化、实质化。近年来,随着两岸军事实力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和美国售台武器技术含量不断提升,美国强化了与台湾的演习、训练合作频度和力度。

其一,双方在演习方面协调合作。一方面,美国不断派员参加、指导台湾军事演习,而且有向联合作战方向发展的趋势。以台湾的年度最大演习——汉光演习为例,几乎每年都有美国军事人员参与。2001年举行的“汉光17”演习中,美国派了两名现役校级军官全程现场观摩指导。2002年,美国军官的层级上升为退役将级官员。2003年,美国军事人员则以“撤侨小组”的名义进驻台湾“国防部战情指挥中心”,直接参与相关演习。2006年,美日军事顾问首度联合介入,甚至实现三方“联合战区级仿真系统”连线。2007年,美国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布莱尔亲自率团参加。2008年后,美军参与“汉光”演习的做法并没改变,而是一直延续下来。另一方面,台湾也参与美国主导的军事演习。2006年5月,美国针对台海地区的紧张形势进行了“龙啸”兵棋推演,台湾派出 “国防部战规司”司长林勤经、整合评估室和情报部门等高官参加,这是台军第一次赴美参与联合兵棋推演。

其二,美国不断为台湾培训军事人才。据台湾立法部门的公报,2013年双方共执行了18项军事人才的培训,而2014年暴增至35项。一般认为,美国培训台湾军事人才的方式有二。一是台湾军事人员赴美国军事院校学习。据台湾媒体报道,目前在美国的数十所军事院校中,都有台湾学员的身影。以美国最为著名的西点军校为例,2000年以来至少有八名台湾军事人员在此地进行学习培训。2000年,陆军教准部李武陵考取西点军校,成为1949年后台湾首位赴美西点军校学习的军人。此外,为了协助台湾掌握售台武器性能,美国还在军事基地对台湾军事人员进行训练,如台湾的F-16战斗机飞行员便在卢克空军基地接受培训。二是美国军事人员赴台指导培训。以台湾的特战部队为例,台湾的特种部队是在美国的协助下建立起来的,因此美国对台湾特战部队的培训就一直持续下来。每年美国都会派遣最为资深的军事人员赴台,指导台湾特战部队进行反恐、敌后作战等方面的训练。当然,台湾也为美国进行军事人才的培训,主要是大陆的战略战术以及语言学习方面。

第三,军情交流常态化、一体化。除了高层往来、演习和训练方面的合作外,美台军事交流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情报互换和共享。

“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内设有“技术联络事务组”,负责美台军事情报交换、共享工作,直接对美国国防部国防情报局局长负责。台湾驻美代表处内则设有军事协调组,由台湾“国防部情报次长室”派出。

1979年之前,美台谍报合作极为猖狂,“黑猫中队”就是其中一例。1979年后,美军大部队虽然撤出台湾,但仍留有部分监听设施和人员,位于阳明山的监听站就是其中之一,并在岛内有“乐山住着一群隔墙有耳的洋鬼”一说。由于美国对此严加保密,即使是台湾的军政人员也未必知道其中的活动。

2004年,美国宣布售台长城预警雷达系统,成为台美合作监控大陆的例证。据称,该系统可以监测3000公里以内的任何导弹发射信息。然而,正如台湾部分舆论所称,台湾虽然需要预警系统,但无需监测3000公里的雷达,因为台湾面临的导弹威胁多数在1000公里以内。更重要的是,台湾获取的情报信息须与美国共享,甚至传出由美方人员管理这套系统的说法。

多方因素促成

美台之间之所以强化军事交流,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第一,美国“亚太再平衡” 战略的必然选择。美国推出“亚太再平衡” 战略,旨在平衡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增强的实力和影响力。为此,美国强化了与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等盟国的关系,甚至增加了与越南、缅甸等国的军事联系。台湾一直是美国制衡中国大陆最为有力的一张牌,在“亚太再平衡” 战略中更具有独特的价值。2011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提出“台湾是美国重要的经济、安全伙伴”,美国国防部官员更是不断强调与台湾的军事安全关系。因此,强化与台湾的军事关系是美国实现“亚太再平衡” 战略的应有之义。

第二,军事交流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对台军售。对台军售和军事交流二者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长期以来,美台间军事关系的核心是美国对台军售,双方的军事交流似乎是“水桶的短板”。然而,随着战争对现代化、信息化要求的提升,军事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美台军事高层的互访,不仅有助于顶层设计和建立互信,而且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美国为台湾培训军事人才,可以提高台湾军队的军事素养,掌握售台武器的性能。情报交流的价值则更为重大,一件情报的价值有时会决定战争的胜败,乃至于历史的走向。

第三,军事交流的敏感性远逊于对台售武。经过30余年的较量,美国对台售武已经成为中美关系中高度敏感的问题,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中美关系的不安。而且,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中国政府对美国对台军售的反制力明显增强。在此背景下,在不放弃对台军售的基础上,将美台军事关系的重心小幅挪移,强化重要性并不亚于军售的军事交流,则不可谓不是一个“高招”。

应正视问题的严重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中国政府不正视美台军事交流问题的严重性,美国对台军售和美台军事交流的“双轮式”发展将会成为“新常态”,甚至可能会出现各种升级版本。这不仅将严重干扰中美关系发展,还将伤害海峡两岸互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将受阻。因此,中国政府应该从战略上重视这一问题,将其提到中美关系的谈判桌上,并且要全面对待影响中美军事交流的第一个障碍即美台军事关系,而非简单的美国对台军售。习近平主席将于9月份访美,就台湾问题进行坦率的沟通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在两岸关系方面,由于岛内政局波谲云诡,2016年“大选”国民两党鹿死谁手还是未定之天,防止美国向台湾发出错误信号,并及早为2016年后的两岸关系预作安排,应是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

(作者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美台常态化军售
本期导读
美对台军售不是为两岸再平衡
高校郭明义精神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研究
福山凹陷美台断层活动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
美高官称继续对台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