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
2015-06-10唐倩
唐倩
【中图分类号】G40-09
叶圣陶先生生于十九世纪末,从十八岁踏入教师行列,直至二十世纪末生命的尾声仍在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燃烧着对学生的无尽热情。他在教育行业纵横五十八年,是二十世纪教育界泰斗级人物,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曾这样说道:“在中国的语文教育界,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是耸立在三四十年代的三座高山;其中叶圣陶的活动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时间最长,影响最大,他留下的宝贵遗产无人能比,一代宗师,万代垂范。”其实关于叶圣陶先生的活动一直到今天仍然活跃于中国教育界,他的教育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所谓实践出真知,叶圣陶先生正是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探求着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者,是每位从事教育人的灯塔。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近一个世纪以来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助推器,引领着教育事业健康蓬勃的发展,从语文学习到大语文观,影响我辈的方方面面,他所提出的习惯培养说、语文工具观及驻扎在每位教育者心中的“教师为了达到不需要教”都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儿童与青年的成长。
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提出叶圣陶先生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实践与思考总结最终得出了一句至理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此为教学上层,在1922年时,叶圣陶先生首先提出了“目的在使其自生需要,不待教师授予”,意思是说语文教学的意义是让学生自己感觉到需要学习、想学习,而不是按部就班的等待教师来教。这是这一观点的雏形。在解放后,陶行知先生又在不同场合宣扬这一观点,小部分教育者渐渐得以知晓,到了1962年,他再次提出:“我近来常以一语语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感,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探究,自求解决。故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至此先生进一步提出了如何践行这一思想,他要求教育者改变从前以授课为主的教育模式,变灌输式为诱导式,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用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懂不会不知的知识,再不是“不懂就要问”,而是不懂就要自主探求,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经过了十五年的探究与发展,终于在1977年12月叶圣陶先生为《中学语文》杂志写的题词中,正式以刊物的形式向世界发表他最为严谨、科学,经过实践检验的语文教育真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先生半个世纪语文教育思想的高度浓缩,是高屋建瓴的指导思想,以此为目标,他同时又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指导办法与具体措施,只有把基石打造牢固,一步一步按照叶老打造的语文教学体系践行,才能让学生达到金字塔最上層的教学目的。
二、知行结合,培养学生习惯。
如果想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最高目标,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时间坚持与培养的。叶圣陶先生曾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书中说:“教育的本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他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养成是贯穿语文教育始终的桥梁,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学习能力上有所提升。
除了学习语文的行为习惯外,叶圣陶先生还专门针对阅读与写作的养成习惯上做了研究与阐述,他在《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一书中提到,阅读书籍并不是太难的事情,只要能够根据书籍的性质进行区分,该翻查的就翻查,该分析的就分析,需要根据全文理解大意的能够理解,明白作者的言外之意,甚至能够指出作者没有考虑到的遗漏之处,如果能够到达这样的程度,那么阅读习惯便算是养成了。关于写作习惯的培养,叶圣陶先生也在《论写作教学中》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写作习惯主要应从两方面进行培养,首先要有所积累,所积累的尽量用文字去表达,另一方面就需要将表达的文字进行修饰,在遣词造句的技术上花功夫下力气。
如果你认为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观只停留在语文的学习中,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他认为一个健全的公民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良好习惯”,他在学生教育的德智体与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做出了习惯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如在德育方面要求学生在待人接物与对待工作方面要真诚有责任心的好习惯;智育要养成主动寻求知识和学习娴熟技术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有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学生要有热爱祖国、关心他人、礼貌诚信、虚心自强的个人修养与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的习惯养成说,不仅是对语文教育出发,更是宏观的涵盖了学生教育阶段的学习及生活,从学习到做人,从方方面面对学生提出了习惯养成的要求与教育者应该实现的教育目标。
要真正学好语文,必须要求教师将习惯的培养落到实处,让学生明白得更多,兴趣更浓,性情丰厚,即知即行,知行合一。
三、语文工具观。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育的手段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些其实就是学生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能力,都是与语言的运用不可分割的,学习语文就是掌握好思维与运用的工具,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语文是学习语言的一门学科,而语言是人们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叶圣陶先生经过了几十年的教学实践后得出了语文工具观。这一观点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含义,首先语言是人类生产与生活必不可少的,而语言能力的提高需要靠语文的学习,所以语文的学生在人的一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再者,语文教育的存在又不仅仅只是一个工具,他以生活为本源,训练思想培养习惯,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公民,这与的肢体全面发展的新课标要求是十分契合的。四、秉承叶老思想,逐梦教育飞翔。
语文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需要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人继续传承发扬,正如他所指出的,语文教学之提高,与教师的水平关系巨大。语文教育的发展需要优秀强大的教师队伍践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真正领悟语文教学的规律与目标要求,这是语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要想中国语文教育腾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秉承着叶圣陶老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去学习去开拓,在一代又一代教育人的辛勤付出与探寻中,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建设者,真正学习语文学会做人,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实现中华语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