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黎族民歌的概念行为模式及其内涵初探

2015-06-10魏铭张一凤副教授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黎族民歌

魏铭 张一凤 副教授

【摘要】黎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自身的音乐文化是非常深厚的,其中黎族民歌是黎族音乐的主要特征,是黎族音乐的形象代表,主导着海南黎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海南黎族民歌有它的一套概念行为模式,其艺术价值和内涵更是不可估量的。本文试图通过对黎族民歌基本特征及内涵的初步分析,使我们对其整体价值观有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黎族 音乐文化 民歌 概念行为模式 内涵

黎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文化传承,是在中华民族56个大家庭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民族。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黎族的民间音乐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着黎族人民的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黎族民歌则是黎族民间音乐的基础和象征,主导着整个黎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本文将从几方面对黎族民歌概念行为模式及其内涵进行分析,以使我们对黎族民歌有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一、黎族社会概况

(一)黎族的基本分布状况

黎族多数居住于海南岛黎母山以南的广阔山区与滨海地带,而以五指山为中心腹地。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黎族人口数为1247814。

黎族共有五个基本的族系组成,这五个族系现在被看成是黎族的五个分支。分别是:1、“杞”或“歧”,意为“中部山中的人”。主要是分布在五指山周围的地区。2、“侾”,他们自称来自汉人。主要是分布在崖县、昌江和定安一带。侾人又分为三支:其一曰“大侾”、其二曰“黑侾”、其三曰“下侾”,但他们又自称为“美孚”。3、“美孚”,意为黎汉交融的人。主要分布在东方县、崖县一带。他们是人数最少的一支,但也是汉化程度最高的。4、“本地”,即土著人。主要聚集在白沙黎族自治县。5、“德透人”,主要分布在五指山东部的外围地域,也就是以现在保亭县的加茂地区为中心。

(二)黎族的基本社会结构

黎族的社会结构大体是:在各大族系之下有“峒”的单位,黎语称之为“弓”,其中又分为“大峒”和“小峒”。“大峒”指的是部落联盟,“小峒”则指的是部落。“峒”下面又有“村”的单位,黎语称之为“抱”,相当于氏族。“村”下又有“纹茂”的单位,即家庭公社,也就是“合亩”。

黎族人又有“生黎“和“熟黎”之分,“生黎”主要指的是黎族土著,“杞”(“歧”)和“本地”即被称为“生黎”。“熟黎”主要指的是非黎族土著,“侾”、“美孚”、“德透人”即被称为“熟黎”。

(三)黎族人民的传统生活习性

黎族人民自古以来都是从事刀耕火种的锄耕农业,主要种植旱稻和棉花。后来随着汉族文化的不断的传入到黎区,黎族人民开始学种水稻。黎族信仰原始宗教,有职业化的巫婆,也称“娘母”。他们所崇敬的宗教对象多为各种鬼灵。黎族自古以来还有纹身的习俗,黎语称之为“打登”。

黎族有自己的民间传统节日,即“三月三”,黎语称“孚念孚”。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举行,黎族人民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会。黎族地区过三月三,是祭拜黎族的祖先,并祈祝他们的农作、狩猎丰收。传说,远古时代,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一次特大洪灾,淹没了高山和村寨,人死兽亡,只剩下一对恋人,他俩坐在一个大葫芦瓢里,漂流到燕窝岭边。三月初三这天,大水已退,两人海誓山盟,结为夫妻。婚后,他们在燕窝岭上纺纱织布,生儿育女 ,开荒种田,挖塘养鱼,为黎族人民繁衍了后代。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集合在昌化江畔对歌,播种爱情,代代沿袭,成为节日。

黎族人民聪明智慧、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富有创造性,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自己独特多彩的文化艺术。黎族民歌就是黎族独特的民间艺术珍品,主导着黎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

二、黎族民歌的基本特征

民歌是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而广泛的口头传唱而形成的集体创作,它千百年来一直伴随者人民的生活,集中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情感、性格、心里素质与审美情趣。它是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基础。黎族民歌即是黎族人民集体创作的珍品。

(一)黎族民歌各族系的基本腔调

黎族属汉藏语系,其民歌主要用黎族各族系的方言土语来演唱,结构多为五个词一句。也有用海南话来演唱,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多此现象,结构多为七个词一句。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一个民族的传统音乐不反映其语言特点。所以根据黎族各族系的语言特点,及其文化内聚力程度,黎族民歌中各支系、各地区都有其基本腔调。

1、杞(歧)黎支系中大致有以下几种著名的腔调:

罗呢调——“罗呢调”因歌中有“罗呢”的衬声词而得名。是現时代杞(歧)支系中最为流行、最具代表性的基本腔调,主要流传于保亭县与琼中、陵水一带。歌词采用海南话七字句来演唱。

地亲调——“地亲调”因歌中先唱带有“地亲”的衬声词短句来引入正腔而得名。产生于琼中县而后流传于保亭、陵水一带。歌词也普遍采用海南话七字句来演唱。

哎哎调——“哎哎调”又称“保城调”,即保亭县城所在地杞黎的基本腔调。由于该腔的首句开始处与末句的结束处都采用了带有“哎哎”的衬声词来演唱,所以得名“哎哎调”。该调则采用黎语五字句与海南话七字句两种唱法。

水满调——“水满调”因五指山的一个地名而得名。五指山是杞人的居住中心,所以水满调在杞人心中具有代表意义。该调亦有黎语五言体歌词和海南话七言体歌词两种来演唱。

2、 本地黎支系中大致有以下两种腔调:

歪歪调——“歪歪调”因起唱时采用衬声词“哎,歪呀歪 ”而得名。该调是白沙县本地黎支系的基本调,原来是用黎语演唱,现多改为海南话演唱。

少中娃——“少中娃”因起唱时有“少中娃”作引句而得名。该调主要流传在白沙县的牙叉、元门、南开一带。它用黎语五个字来演唱,“少中娃”意为两人唱,所以此歌一定由两人演唱,并且常在句逗处唱出一个和声音程来。

3. 侾黎支系中传统的基本腔调

滚龙调——属于叙事歌一类,唱用黎语五字句来演唱,篇幅一般较长。

4、美孚黎支系中的主要基本腔调

噢噢调——流传于东方县美孚人居住地。当用噢噢调来唱情歌时,男女双方皆用假音演唱。当用它来作一般演唱时,则多用真声。

5、德透族系中基本腔调

五弓调——五弓调有长调和短调之分,其骨干音基本一致,每句都落在

徴音之上。长调用海南话演唱,短调则用加茂方言演唱。

(二)黎族民歌题材的基本分类

黎族民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品种形式多种多样。我们从黎族民歌现存的行为模式及其特点来探索黎族民歌的发展背景和其反映出的思想感情,大致可以分几类:

1、勞动歌曲

劳动歌曲是同人们的劳动生产紧密联系的,不同的生产劳动,产生不同的

劳动歌曲。每一种劳动歌曲的产生,都是同特定的生产劳动密切联系,因而有不同的音乐形像和曲调。黎族自古以来都是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后来随着汉程度的加深,产生了一系列劳动的歌曲,都是集中反映了黎族人民的劳动生产和生活方式。

(1)劈山栏歌

明代的《海槎全录》记载说,每当四月(农历)晴朗的日子里,黎族就聚众砍伐山林,然后晒上五至七日的酷烈的阳光,再纵火将坎到的数目烧成灰烬。于是就在土壤和灰烬之中进行耕种,种植旱稻和棉花。三四年后,他们就放弃掉此块土地,又另外选择土地,如法耕种。这种方式即称之为“种山栏”或“劈山栏”。劈山栏歌则集中反映了黎族历史悠久的刀耕火种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例如《劈园先问地》这首歌曲,则是黎人选中了某块可开辟成栏园山坡之后,先就唱一下这首歌曲感受这块土地的信息,是否能在这块土地上种植从而得到丰收。

劳动歌曲中,《劈山栏》是黎族最古老的歌种之一,也是黎族最具特色的民歌体裁,而且往往是其他歌种的基础和渊源。音调宽广悠长,高亢嘹亮,即兴性较强,节奏和速度变化较自由,多具山歌特点,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浓郁。并且各支系都有其自己的《劈山栏》的曲调、歌腔和风格特点。

谱例1 《劈园先问地》

(2)田歌

由于后世汉族铁器不断的输入黎区,黎族人民开始学种水稻,这时黎族人民就唱出了《犁田歌》,其音乐语汇比较简朴洗练,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

谱例2 《犁田歌》

(3)劳动号子

黎族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从事水利建设,为了水稻生产的需要而举办的。在水利建设中修筑水坝是最重要的羡慕,其中又以打硪夯土为经常的劳动内容,所以黎族人民又唱出了《打硪歌》。这是属于工程类号子的劳动歌曲,其劳动呼号歌腔化,节拍较规整,演唱气息较粗犷,音型较固定,旋律多为四声音列(sol、la、do、re),气度刚强有力。

谱例3 《打硪歌》

这些一系列的劳动歌曲,集中反映了黎族人民热爱劳动,淳朴自然的精神风貌。也可以看出黎人至古就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

2、情歌

在黎族歌谣这棵花树上,情歌是开放得最灿烂、最芳香的一枝。男女之间初次邂逅、热恋约会、探情求婚、定情盟誓、离别苦情、相思怀念等等,均有情歌咏唱,情歌占据了黎族人民生活的所有领域,反映爱情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年的“三月三”更是一个以情歌会情郎的盛会。

(1)布隆闺之歌

黎族人民一般的情况是同一血缘集团的人都住在一起,建筑物有布隆、布隆闺、谷仓等等。布隆闺是盖于住屋附近或村边偏僻处,是青年男女探情求爱、对歌和娱乐的场所,大的可住四五个人以上,小的仅住1人。《布隆闺之歌》即是青年男女在布隆闺内唱出的情歌,用来表达情意,追求伴侣的。

谱例4 《布隆闺之歌》

(2)山歌

除了在布隆闺唱的情歌外,也有在村外山野间唱的。通常是一唱一和,有利于男女双方相互了解,加深感情,例如《探情歌》、《崖调》等等。

谱例5 《崖调》

黎族情歌是扎根于人民大众土壤里的一朵鲜艳的奇葩,是黎族人民从心底发出的最美的声音,它多为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黎族情歌具备典型的小调特点,其节拍较规整,乐汇较丰富,旋律迂回曲折,婉转柔媚,音区较低,音量较小。

黎族情歌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是黎族民间传统歌谣中一枝最艳丽的花朵,是青春和爱情最华丽的乐章。它是黎族人民从心底发出的最美的语言,表达了黎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3、礼仪歌

黎族凡有社会性的重大活动,如年节嫁娶、祭祖敬神和立房等,都要举行仪式,唱各式各样的仪式歌,用以祈福禳灾。黎族的仪式歌曲调多样,歌词短小,有固定的程式,也有即兴创作,所以,被喻为黎族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黎族的仪式歌很丰富,主要有诀术歌、婚嫁歌、宴席歌、哭丧歌等。

(1)决术歌

在黎族人民的生活中,凡有社会性的重大活动,诸如如年节嫁娶、祭祖敬神和立房等,都要举行仪式,唱各式各样的仪式歌,用以祈福禳灾。黎族信仰原始宗教,非宗教活动期间,则决不能进行宗教性的歌舞祭祀。决术歌中如《摇篮歌》,这是一首女巫为婴儿招魂治病的儿歌,是一首典型的女巫跳娘活动中的歌调,具有神秘的歌舞特色。然而同时歌调又成为母亲们最爱唱的摇篮歌调。

谱例6 《摇篮歌》

(2)婚嫁歌

婚嫁是人生一大喜事,黎族对其过程都有一整套礼仪歌。婚嫁歌有其固定的调子,但内容则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婚礼酒席上的对唱中,就有陪郎者唱给新娘父亲听的《祝酒歌》,陪郎者唱给新郎父亲听的《祝酒歌》,还有男女双方父亲作答的《结婚祝酒》、新娘唱的《出嫁歌》或《不嫁歌》、岳母唱的《结婚歌》、女方陪娘唱的《祝酒歌》等等。

谱例7 《结婚歌》

(3)宴席歌

黎族的宴席歌多为酒礼歌,黎族是个“酒不离歌”的民族。斟酌必歌,早已相沿成习,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黎族的酒礼歌大多是精悍的抒情歌。黎族酒礼歌感情真挚,想象丰富,比喻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敬酒歌》、《清酒歌》等。黎族的宴席歌不仅内容特别丰富,艺术性很高,而且思想性也很强。

例: 《敬酒歌》:

把起酒碗通通请,通通请咱弟与兄;

薄薄是情厚是礼,敬酒一盅表心情。

(4)哭丧歌

黎族对丧事的处理极为郑重,丧事仪式十分复杂而且隆重,并有丧葬歌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寄托后人的哀思。这是人生礼仪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哭丧歌中的《掉亡夫》,哭歌的音调與哭唱交融在一起,音调和当地的歌种有一定的联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例:《悼亡夫》中的一段:

丢下了田园和坡地,

丢下了猎狗和粉枪,

丢下了草房和耕牛,

丢下了老婆和孩子,

你去了,

去得这样匆忙!

仪式歌是在民间风俗活动和祀典仪式上咏诵和歌唱,与习俗活动目的意图相适应的歌谣。黎族民歌中的仪式歌与黎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心理状态、思想感情密切相关,是黎族人民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这些各具特点的习俗歌不仅展现了一幅幅情调各异的风俗画,集中体现了黎族人民特有的精神状态和民族性格。

5、叙事歌

黎族有很多的叙事长歌,用来叙述一件事情的全过程。这些叙事歌的歌词一般都采用黎语的五字句,篇幅都较长。黎族的叙事歌多是出自于黎族的民间传说与神话,这些故事不拘泥于现实,能够在幻想的天地里自由地驰骋,又因为它并非属于纯粹幻想,可以灵活地反映生活实际,所以,它既可以在想像中构筑神奇的情节,又可以对现实社会中一切敏感的问题作出切实而深刻的反应。按内容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1)爱情婚姻题材

爱情婚姻题材类作品是黎族长篇叙事歌中数量较多,艺术成就最高的。这类作品的主题,主要是歌颂纯真的爱情,争取婚姻自主,反抗不合理的封建包办婚姻制度和封建礼教。

如《甘贡鸟》是讲述了一位黎族姑娘甘工被继母和父亲强迫嫁给满身长疮的男子,甘工无奈变成了甘贡鸟,自由的飞翔离开了夫家。再如《鹿回头》则是讲述的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黎族一青年猎手,追赶一只梅花鹿到南海之滨,梅花鹿转回头,摇身一变,成为一少女,原来她是天上仙女下凡。她与青年猎手一见钟情,结成夫妻,在南海之滨安家。那里被后人称为鹿回头。这两首歌曲都是经典的黎族叙事歌,故事情节曲折婉转,歌词优美贴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所描述的黎族社会风情,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创世性题材

黎族的叙事歌还有一些是创世性的歌曲,如《黎族祖先歌》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叙说描述了黎族的起源和黎族先祖的创世经历,反映了黎族的生活风貌和黎族的生产斗争史,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被誉为“黎族社会的百科全书”。

(3)社会斗争类题材

这类歌谣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黎族社会的阶级矛盾,社会不公,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贫困和苦难及抗争,反映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吞挑峒》,集中描述了黎族社会斗争的发展状况,反映了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真善美的歌颂和对假丑恶的憎恨。这类歌谣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黎族社会的阶级矛盾,社会不公,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贫困和苦难及抗争,反映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黎族的叙事歌的内容包含了黎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抒唱黎族人民关于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浓厚的思想情感,直接表现他们的看法和愿望。黎族民歌中的叙事歌是黎族民间文化探索中的最重要的依据和体现,它直接显示了黎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民族气质以及愿望和理想的表达,从而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5、革命歌曲

黎族人民至古就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革命传统,特别是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起,与汉、苗族人民一起进行革命斗争,黎族聚居的五指山区是海南岛的主要革命根据地。著名的红色娘子军也是诞生于这一时期。

黎族民歌在革命战争时期有了新的发展,它以革命的内容和昂扬的歌调,取代了以前歌曲中落后、消极的部分,成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武器。著名的《五指山歌》就是解放战争时期流行于五指山的黎族民歌。歌曲以意境深远、回答式的歌词和清新优美而深邃的曲调,抒发了黎族人民对红军、毛主席的爱戴和拥护。全曲是典型的罗呢调唱腔,整首歌曲发展层次分明,最后以上扬的音调结束,曲终意未尽,幽远甘美的歌声,似乎还在人们耳际回旋,令人回味无穷。

谱例8 《五指山歌》

黎族这些经典的革命歌曲,生动的反映了黎族同胞革命斗争历史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深刻的表现出黎族人民的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勇敢的民族气节。

(三)黎族民歌中的音乐文化元素

1、音乐文化的基本层次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时间性和空间性,音乐文化也不例外。其历史层面可称为“音乐文化的时间层次”,每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是由属于不同的时间层次的音乐文化元素构成的。音乐是一种时间性的艺术,但是也有其空间层次的结构,这种横向的层次可称为“音乐文化的空间层次”。

从共时存在的人类音乐文化的空间层次分析入手,对音乐文化的时间层次进行探索和研究,抽理出音乐文化的变迁的年代学顺序,可称为“时空转换”。进行“时空转换”是研究各民族音乐现状和探索其发展规律时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上述的黎族民歌的大致分类则也是从这一观念出发阐述,从现时黎族民歌存在的基本音乐元素入手,抽理出音乐文化的基本内涵。

2.黎族民歌音乐文化元素的基本构成

音乐文化各元素是产生于各个不同的时间层次,随之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色的音乐文化,体现在现存的空间层次中。在黎族民歌现存的空间层次中的形式和内容上看,黎族民歌的具有特色的音乐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为基础,再吸收本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而发展起来的。

黎族民歌是千百年来黎族人民集体创作出来的艺术珍品,从黎族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上看来,黎族民歌的文学色彩是非常浓厚的,类似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赋、比、兴手法在黎族民歌中运用得非常普遍,其语言形象、比喻生动、形式活泼,已经成为黎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见黎族民歌的音乐文化中有传统中国文学的元素,也是黎族音乐文化的一个基本元素。

黎族民歌是由广大的黎族人民口头创作而成,并在流传中不断的等到丰富和发展,反映着黎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黎族人民生活劳动的一幅副生动的画卷。这种优秀的原生态民歌文化保留了民族生存过程最精炼的信息,是本土文明延续生长最基本的精神要素,是整个民族音乐艺术的根。黎族民歌不仅旋律优美动听,而且更发挥了传达思想作用。它把黎族人民审美的愿望和交流思想的语言行为天然地揉合在一起,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传情达意与审美活动成为黎族民歌发展的动力,是黎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集中体现。可见黎族民歌的音乐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来自黎族千百年来方方面面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积累,从而形成了具有黎族独特音乐文化元素的黎族民歌。

3、黎族民歌音乐文化的传承

黎族民歌是黎族民间文化的一种客观存在,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一种客观存在,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高度的艺术价值。黎族民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是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从现存的黎族民歌中可以不斷的探索出黎族民间文化的历史和发展,足可以反映出黎族民歌作为黎族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刻的艺术研究价值和文化内涵是不可估量的。

黎族民歌作为黎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象征,保护黎族民歌应当同保护生态环境一样,应当受到世人的关注。黎族原生态民歌是老百姓很自然地表达出来的东西,虽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记载,但流传在民间的传统歌谣颇为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黎族的民歌所特有的魅力不亚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歌,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个性并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是每个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现在黎族民歌的保护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黎族汉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黎族民歌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现在会唱原汁原味黎族民歌的人已经越来越少,随着老一代的黎族老人的离去,黎族民歌随时可能面临着失传的窘境。所以保护黎族民歌的责任已经迫在眉睫。

黎族民歌是黎族民间文化的珍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品,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黎族民歌应当引起更广泛的社会人士的注意和了解,从而保护住这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黎族民歌的音乐文化不断的发展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黎族民歌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粤江流域人民史》之广西壮族音乐文化《刘三姐》
论吉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中国当下乡村“西乐队”音乐文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