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语文实践能力
2015-06-10刘叶丹
刘叶丹
【摘要】新课程理念在有效继承基础上,鲜明确立了“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学关系,并倡导开展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三维目标”教学活动。语文新课标强调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揭示了语文阅读活动的基本要素和根本要求是——以教材为主导媒介,强调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努力实现教师、学生和文本相互之间的对话与交流。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呢?本文立足图文结合、人物形象、自主学习和古诗文等阅读角度,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 常态阅读教学 学生能力培养 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共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主要是说语文学科的知识和技被广泛而经常性地运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现象;其“人文性”特点,则是指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应用,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改变人的思想,塑造人的价值观。我们从中不难发现,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换言之,语文学习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阅读占据课程活动体系中的“半壁江山”,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如何呢?本文结合小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简要阐述之。
一、简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语文学科具有强大的培养和教育功能。若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眼于学生的认知领域,那么它的“人文性”则着眼于学生的精神领域。阅读自古就有“教育之母、学习之本”之誉。新课程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阅读是学生进行阅读感悟和体验建构的再创造过程,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也就是说,语文阅读本身就是一项厚积薄发的实践性活动,而通过语文阅读的感悟、体验、积累和创造,能够促使学生对于知识的不断汲取与融合,对于情感的有效凝聚与提升,逐步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再创造(阅读体会、写作等)能力,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可持续性发展、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入一些活力元素。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小学生性情纯正、可塑性强,正处于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正因为如此,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既具十分必要的现实作用,又有非常重大的深远意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与关注。
二、对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简要实践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小学语文阅读活动的适用范围相对宽泛,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元。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学段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引导措施。现列举如下几类为借鉴之用:
1、对于文字浅显、图文对应之类的语文阅读。首先,教师提出一些简单要求,引导小学生在图文对照下独自閱读教材文本,以增强他们的初步阅读感受。接着,为了把握初读活动效果,由教师指令或者自荐形式,个别学生再读课文内容,其他同学则一边读图边一边听赏,帮助小学生对文本图画产生先入为主的鲜明印象;然后,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析读图文,展开相互之间的合作讨论和交流补充,教师则在巡视过程中进行流动式引导;再后,组织全班性阅读交流,各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参与联合交流活动;教师则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作出面上指导,并对全班交流结果作出总结性提炼。既突出主体地位,又在反复阅读交流中培养了学生能力。
2、对于人物语言、动作丰富之类的语文阅读。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的特征,让他们通过表演活动来阅读解析课文内容。如萧红《我和祖父的园子》,文中讲了“我”小时候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尽情玩耍的情形,其栽花、拔草、溜窝、踢土、铲地、拔锄杆、割韭菜、抛谷穗、摘吃黄瓜、追蜻蜓、浇菜、爬架爬房、遮帽睡觉等动作异常丰富,能唤起读者的无限童趣。有鉴于此,笔者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边读边用动作表演,增强独立理解的情趣和感知;再分小组进行,一人读书,其余学生共同表演动作并相互纠正;最后各组代表台前一起表演,全班同学根据课文内容作出集体性评价。整个课堂活动,教师讲的很少,而学生们反复阅读、勤于实践、乐于思考,语文实践能力在寓教于乐中得以有效培养。
3、对于情景交融、情深意切的诗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设置的诗词内容,更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教师可利用作者简介和文中插图,先让小学生自读自悟,初步理解诗词大意;接着以学习小组为单元,或联系前后文语境,或借助学习工具书,极个别的也可请教老师,激励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形式,对于重点字词句的音形义逐一地进行品读、体会和消化;然后,引导小学生联系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进一步整体赏析,努力触摸文中人物内心和事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再后,教师在全班讨论交流中给予适当地纠偏改错,并对于学生和小组的阅读成果作出相应性评价。最后,开展一些如画、说、编、演等拓展实践活动,以强化效果。
4、对于说理性强、教育性强之类的语文阅读。新课标明确要求:“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少做题,多读书。”尤其对于一些“双强”类的阅读教材,教师更应当引导小学生在借助课前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善于加强读与思、悟、感有机结合起来,善于把个体阅读与合作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善于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从中赢取合作共进、事半功倍的效果,积极有效地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比如,《广玉兰》《夹竹桃》《山谷中的谜底》《艾滋病小斗士》《小草和大树》等文本内容,都可采用“课前了解+教前发问+自读感知+深情体会+合作提炼”模式有效“激励、唤醒、鼓舞”,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是厚积薄发的过程,也是一项项教学相长的课题。我们应给予高度重视和认真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