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典过后,公益何为?

2015-06-10黎宇琳

中国财富 2015年12期
关键词:颁奖礼影响力慈善

黎宇琳

12月12日,“责任中国”2015公益盛典颁奖典礼于深圳举办,包括公益人物、行动、组织、思想等奖项在内共16个获奖名单公布,王振耀、丘仲辉分享了最高的致敬大奖。这场颁奖礼的舞台效果出色,与会者有身临公益殿堂之感。

當晚,徐永光、王振耀、郑卫宁、丘仲辉、王克勤等业内大咖齐聚现场,亦可见壹基金、爱佑、敦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等行业标杆性机构负责人身影。有媒体朋友戏称:“中国公益界的‘半壁江山都来到现场了!”

遗珠之憾也是有的,中国公益界的“三巨头”——徐永光、王振耀、何道峰依然不曾同时出现在颁奖礼上,去年,王振耀缺席,今年,何道峰没来。但在跨越时空的视频剪辑中,他们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过风采,或嬉笑怒骂,或指点江山,留下了许多让人难忘片段。

前几年,此奖项的口号是“公民在行动”,着重表彰自发进行志愿行动的草根公民,今年这个口号改为“让公民‘听·见”,同时,也增设了企业公益创新奖,这是主办方为因应公益界最新变化进行了调整。6年前,中国公益组织尚在襁褓之中,公益活动以公民的非组织行动为主,但最近几年,公益行业发展很快,大量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专业度与当初已不可同日而语,大企业家也更多地参与其中,公益慈善有成为了一种社会潮流的趋势。

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已连续两年担任责任中国评审委员会主席,他说:“责任中国的奖项是我所知道的中国公益界的奖项中最有公信力、最有影响力的奖项!”在他看来,不论是当选的,还是没有当选的项目、人物、机构,它们的质量代表了中国公益的发展方向,“是引领整个行业创新、突破,注重效率的。”

“责任中国”原是《南方都市报》的一个品牌项目,从创立至今已有11年,而“责任中国·公益盛典”起于6年之前,原只是梳理并表彰一些被媒体广为报道的公益行动,但一路走来,有更多的媒体同行与社会贤达加入,逐渐呈现出一个跨界合作、抱团发展的平台气象。

这样的颁奖礼在公益界无疑是有影响力的,但是,这个行业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影响力输出不足,每每呈现出内部热火朝天,外人看着奇怪的行业景观。

公益盛典中也未能避免这种尴尬,活动的口碑虽好,但线下鲜见手握“钱袋子”的资方,线上也缺乏大数量级的人气。而公益事业恰恰是最需要资源与人气的,对外输出的影响力不足,这个颁奖礼就不能发挥其价值倡导,或者在公共传播中进行议程设置的功能。

如何破解此瓶颈,是包括“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在内的、国内众多的公益颁奖礼必须在近一两年完成的任务,否则,这样的“盛典”就难有真正的生命力,也无法为行业,乃至为社会真正做出贡献。

幸好,我们还是能看到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的迹象。此次的企业创新奖,由100家大型企业的CSR经理评出,这批连接商业与公益的企业人士对此奖项未必有深的参与,对此次公益盛典的认可度也不得而知,但让责任中国这样的平台进入CSR从业者、乃至更广泛社会人群的视野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有助于打破当前的专业公益有口碑而无“票房”的、惨淡经营的局面。

前民政部官员、今年致敬奖获得者王振耀说,他对中国慈善未来十年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他在领奖时说:“现在过百亿的捐赠有了,新的慈善法也要有了,未来十年,中华文明会再一次引领世界的慈善新时代。这个慈善有几个指标,第一是捐款;第二是从事慈善事业的人员问题,未来要超过几千万;第三,当然是公募量级,我相信未来,发展会超过一个亿、两个亿。在这样一个时代,慈善可能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对人类文明做出重要贡献。”

是的,公益慈善无疑是一个“风口”,一个在理论上有无限发展空间的蓝海领域,只是,这个领域也非常复杂,需要更开放的价值观与更富有行动力的方法论,而当务之急,就是在现实中完成影响力的规模化,使公益真正成为社会的主流。

猜你喜欢

颁奖礼影响力慈善
忙年颁奖礼
慈善之路
哥斯卡颁奖礼
慈善义卖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平安英雄”颁奖礼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