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验中学数学
2015-06-10谢丽
谢丽
【关键词】体验 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29-01
新课改提倡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其实质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体验属于自己的数学思维,最终建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问题解决策略。这时教师的“教”就不再是填鸭式的硬塞,而是要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给学生搭建一个体验的平台,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感悟。通过观察、感知、分析、判断等数学思维活动,建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设置生活情境,搭建思维悬梯
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直观形象的情境设计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特意设置生活情境,这种以情境设置作为“课改装饰”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在课堂上设置生活情境,目的很简单,那就是为学生搭建思维的悬梯,让学生建构数学应用意识,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时,笔者为了让学生体验运算的实际意义,进行了这样的情境设计:为了接待好客人,小朋友准备了7个桃子,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学生列出算式7÷3=2(盘)……1(个);如果分17个苹果,每盘也放3个,能放多少盘?还剩几个?学生列式算出17÷3=5(盘)……2(个);如果有80个梨子也这样分,分到第7盘时,还剩多少个?如果有200个、400个梨,还按照这样的方法分下去,会怎样呢?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情境设置,将学生的思维进程从7个、17个、80个……逐步拓展开来,让学生认识到,用分的办法来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非常麻烦,从而产生了探索快捷算法的内在需求。这个过程不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计算的产生是源于生活,而且能够利用问题的现实背景来探索和体会算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紧扣难点设问,加强自主探索
小学生认识知识掌握技能的最根本办法,就是亲自尝试,亲自体验。教育的本质,不是“告诉”,而是教师的引领,带领学生围绕难点问题,展开自主探究。基于此,教学时教师要从难点出发,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24时计时法》时,为了让学生正确把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不同特点,笔者出示课件,让学生进行交流:《科技博览》节目在什么时刻播放?(16:40,就是下午4点40分)《大风车》节目在什么时刻播放?(17:27,也就是下午5点27分)为什么要这样记录时间?学生讨论后认为,这样计时可以避免和早晨的4:40与5:27混淆。那么夜里12时表示什么?经过动态演示,学生理解了夜里12时就是24时,这一时刻既表示1天的结束,又表示第2天的开始。接下来,笔者让学生思考: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外圈的数和相对应的内圈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这一问题展开交流探究后认为,钟面外圈的数是将内圈的数加上12,按24时计时法表示的。那么如何运用24时计时法得出普通计时法的时刻呢?学生自主探讨后发现,只要知道24时计时法的时间,减去12就可以得出普通计时法的时刻了。
通过层层设疑问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了,一步步深入探究,不但能够自主体验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而且通过独立思考能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从而深刻理解24时计时法的数学本质。
三、善用课堂平台,加强思维拓展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究的舞台,也是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有效平台。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作用,带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思维拓展。
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时,笔者出示一组习题,让学生思考:1.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巩固旧知,让学生熟练运用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
2.一个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是16米,长是5米,宽是多少米?
3.要用一段长16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宽3分米的长方形,该怎么围?
这三道练习题,从三个层次提供给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周长这一知识的机会,第一道题是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公式;第二道题让学生从周长的意义入手,熟练运用计算公式;第三道题让学生联系现实情况,加深对周长这一概念本质的理解。
总之,教师只有让学生深入课堂,深入体验所学知识,才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更加主动地探究学习,从而深刻领悟所学知识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