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尖尖小荷到早立的蜻蜓
2015-06-10赵伏奇
赵伏奇
老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儿时以为是句客套或者恭维,久而久之,延至今日,似乎应该见仁见智了。
前些日子,一轮旭日高挂,路旁夾竹桃盛开。我到老家参加侄外孙女的婚宴,意料之中地遇到了两桌她父亲的同窗,其实也是我从小学到初中又到高中的那帮“光腚油”、“背带裤”,望着一个“环肥燕瘦”或“空前绝后”的群体,哪处可觅“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难怪有人说岁月是把杀猪的利刃,大家的豆蔻青春便是奔走于时光隧道里的那头猪。菜上几道,酒过数巡。邻桌一老汉举杯摇晃着走来: “奇兄,敬你一杯,谢当年救我!”其实此人抬头起身,我便记起他姓蔡名文平。“纵身一跃,水渠救人”便是与他的一桩故事。
记得当年我们这个班是“文革”后期阳罗洲镇创办的唯一的一届镇办初中,教数学的班主任是一名初中生,其他科目的老师至多中专毕业,释疑解惑的确尽了全力,加上各科考试一律开卷尽可抄书,学生听讲攻读的兴致可想而知。那天烈日当顶,酷暑难当。饭后午休,铃声一响,大家如同脱缰的野马书包一甩便往校门外冲, “小龙”与“小蔡”人瘦腿长,几分钟后就跳进了水草丰茂、河水充盈的专供农田灌溉的渠道里, “小龙”水性稍好,三爬两刨游过去了。“小蔡”浮到水渠中央,便不敢再动,此时水流已漫过头顶,只有几撮黄毛飘在水面摇曳生姿。“小龙”慌了,大喊:“救命!”“荡”在后面的我扒开身边的同学狂奔,两三分钟后第一个纵身入水的是我这个班上年龄排行老幺的“语文课代表”。水渠人工开挖,宽约四米,一个猛子就冲到了“小蔡”后背,用力一推,“小蔡”浸得有点泛白的小脸便立马露出了有些泛黄的水面……
天降大任,无独有偶。似乎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正是“文革—高潮。那时人们的业余文化极其枯燥,精神生活尤为贫乏,只有县花鼓戏剧团偶尔来镇上轮演三两场“样板戏”,也只有这几天才是俺们这群细伢子的节日。镇上唯一的影剧院其实只是一个仅可容纳两三百人的小礼堂,兼放电影、演大戏、开大会以及宣判公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一个九十厘米高的水泥台子既做主席台又做小舞台,演戏时为了增强灯光舞美效果,便临时在台边牵上长长的几根电线。俺们这群个子还没台面高的小伙伴可以不花钱蹭戏看,自然也没有座位,于是常常沿着台边站成一排,双手搭在台沿,有所依靠。要不是加之台上的高腔喧嚣、筋斗翻滚;俊男靓女、灯火明灭,俺们小小年纪,两三小时,无论如何是站立并坚持不下来的。
那晚.天上半弯冷月,地下尽是寒霜,月光一如既往地倾泻在小礼堂这栋镇里最大的砖瓦屋顶,屋里正蕴藏着一个强劲闹腾的世界。台下坐着的是从小镇周边十里八乡结伴而来的人民公社社员,台上奔走的是由县城乘舟强渡烟波浩渺南洞庭的县剧团“样板戏”巡演小分队,台沿趴着的是俺们这群闻声吸灰叫好拍掌的刚进校门或尚未入学的“泥猴”。紧锣密鼓,好戏开场;掌声阵阵,呐喊声声。“哎哟!”突然站在我身边的同伴“小陈”惊叫一声,转向一望,险象环生。只见“小陈”搭在台沿照明电线上的双手抖得欢实,小嘴小脸痛苦得错落有致……人,只有在生死关头也包括直面他人的生死关头才能迸发出韧性、刚毅和敏捷,我以为救人与救己都是人性的本能,如今有些人依稀将“你我他”细分得离本能越来越远了。说得迟动得快,我右手用力一推,“小陈”“扑通”滑向泥地。从“哎呦”到“扑通”,前后几秒,电闪一般,满满三百多人的礼堂居然无人察觉更无人知晓。
人生至今,已知“天命”。蓦然回首,仿佛总是处在救人与救己当中。前面记叙了两例“救人”,下面说说两则“救己”。
有文人说,八百里洞庭,舟船是人们行走的鞋子,曲桥是人们系洲生存的绳子。我儿时栖息的阳罗洲自从有了一座钢筋水泥构造的“天桥”(距离水面不过四米),这洲子便固化而稳定了。青石铺道、结草为街的阳罗洲就成了一个热闹小镇。公元1996年百年不遇的全流域型特大洪水来袭时,沅江北部湖区九个堤垸仅存一垸未溃,岿然挺立的便是这处包括阳罗洲镇在内的“塞阳大垸”。本镇前面有条小运河,镇后有口大池塘。池塘的诞生是无法考证的某年某月某日决堤溃垸冲刷而成,故而人称“倒口”,我的故事大多与此有关。
夏日的“倒口”是一池彩霞般的荷花,一汪波光粼粼的清水;荷叶中间开荷花,荷花上面叠荷花。冬季呢则抽水干塘挑泥,捕鱼捉鳖挖藕。年终人们劳作收获之后,“倒口”如同一个裸露无遗、泥泞不堪的巨大“伤疤”,面积足有三四个足球场大,考虑到几千居民挑水饮用和洗衣淘米,便在泥中开掘出三五个五六米见方的深坑,然后再从深坑中间铺就几块木板,当地湖区百姓称作“跳板”,方便人们吸水与浣洗。不几日,雨滴和浸水如期而至,“坑纳百川”。如果谁但凡细心一点,便会发现几池清水里居然时而闪现许多灵动的小鱼小虾。那日,太阳偏西,倦鸟归巢。大概刚满四周岁生日的我提着家里淘米用的竹制簸箕,独自一人兴致勃勃地跑到“倒口”中的一个水坑边,趴在“跳板”上用簸箕去捞鱼虾。或许人小手短,或许用力过大,一头扎进了两三米深的水池里。此时此刻,人人动手做饭,家家炊烟袅袅。水中的我脑子闪现出3个字:玩完了。然而几分钟过去了,似乎还可以思想,还可以动弹,并且分明看到几只暮鸟从我的头顶欢快地掠过。原来,应该感恩冬季,应该感恩年幼,更应该感恩父母共同为我缝制的那件崭新而温暖的棉袄!因为小小年纪、轻轻体重、厚厚棉衣,冰凉的池水便一直托着我在水面漂浮,晶莹剔透的鱼虾许是因为我的加入变得更为兴奋活泼。可能因为良久无人经过,也许因为水里太凉,于是我咬紧牙关,忍着寒冷,拼命地划呀划,最后坚强而坚定地爬上了坚实的大地,也来不及征求母亲意见便将家里淘米的炊具留给了池中鱼虾们玩耍。
镇上年长一点的人们都知道,落英缤纷、静若处子的“倒口”其实是一种温柔的诱惑和一个艳丽的陷阱,不管缘于何种企图,只要是从这里下过水的人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与“瘟神”亲密接触过,感染了“血吸虫病”。那年,还是在这个演绎过无数风花雪月故事也吞噬过数条年轻生命的“倒口”,天空挂着白日,地面飘荡热浪。发黄的荷叶、枯瘦的莲茎、疯长的水草、丰腴的鱼儿和阵阵蝉鸣蛙嘶,仿佛一幅鲜活生动的大写意中国画。每当这个季气,是小镇男女老少下水嬉游消热解暑的黄金时期。那天,与往年一样,日头刚刚偏西,至少占全镇六分之一的人口浩浩荡荡不约而同杀向“倒口”,如同一口大锅忽然扔进五百多个“饺子”。立时,鱼欢蛙跳,人声鼎沸;红男绿女,活色生香。当时,我六岁未满便发蒙入学.被一群高年级同学裹胁而至。因不会游泳,便在塘边摸着石头戏水,看着鱼虾乱窜。突然,不知道是脚板一滑还是被人蹬了一下,身长才一米余点的我滑至二三米深的塘底。张嘴想喊救命,浊水便倒灌进来,传递到水面的信息则是长长一串气泡。睁眼一望,左右全是幻影;伸手一捉,个个滑如泥鳅。百般无奈,手足并用,如同攀登珠峰一般成功抵岸。舒展四肢,环顾四周。天边依旧一抹斜阳,水面依然一派欢腾。几十年后,我想到了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中流传至今的那两句经典。
昨晚,望着庭院里静静绽放的紫薇与凌霄,正如自己曾经沧海、宠辱不惊的几十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