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礼貌原则之比较
2015-06-10蔡名言
蔡名言
摘 要:中法两国相距甚远,文化差异十分明显,不同的文化对礼貌有不同的理解和侧重。本文拟从礼貌原则角度对中法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语用差异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礼貌;礼貌原则;语用差异
礼貌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在交际过程中普遍推崇的一种社会美德。它存在于一切文化中,并涉及到人类交际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从国家间的外交谈判到个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从政治经济领域到日常生活领域,无处不存在着礼貌的渗透作用。礼貌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人与人之间成功沟通的基本条件。然而,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人们对礼貌原则的理解和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中法两国相距甚远,文化差异十分明显,由文化决定的礼貌原则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侧重。了解中法礼貌原则的差异,有助于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一、中法两种礼貌原则概述
(一) 法语语言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
法国作为西方大国,是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法国人的处世之道遵守西方人的礼貌原则。西方学者G. Leech于1983年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了一条重要的语用原则——礼貌原则,该原则包括六条准则:
1.策略准则: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
2.慷慨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赞扬准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
4.谦虚准则: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榜样,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
5.赞同准则: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
6.同情准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二)汉语言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汉语言文化的礼貌与传统的礼治紧密相连,“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贫富有度”——《管子》,“礼”贯穿于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
我国语言学家顾曰国借鉴西方礼貌原则理论,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中国人日常交际特点,提出了一套带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原则,共包括下列五项准则:
1.贬己尊人准则:这是中国式礼貌的最大特点,即“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指谈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谦”,谈到听者或与听者有关的事物时,要“抬”、“尊”。
2.称呼准则:称呼语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中国的称呼准则是“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称呼语的改变往往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使用正确的称呼语被认为是最起码的礼貌原则。
3.文雅准则:即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避免直接提及使人不愉快或难堪的事物,如:死亡性事、排泄绝症、犯法行为和低贱职位等。文雅准则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修养和自身文化素质。
4.德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词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缩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5.求同准则:指交际双方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愿望。当不得不批评别人或发表不同意见时,人们往往先礼后兵,先褒后贬。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脸”和“面子”,即在交际过程中,要注意言辞与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匹配,说话双方尽量减少不同之处,力求和谐一致。
二、中法礼貌原则的比较分析
(一)称呼语的差异
汉语中的称呼语很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礼貌习惯,可以说称呼涉及礼貌是汉语言文化的典型特征。称呼准则是汉文化的重要礼貌准则之一,而在西方文化中“称呼”并不像在汉语里那么受重视,也不具备成为礼貌准则的条件。
中国人“贬己尊人”的礼貌准则在称呼行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受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传统伦理及血缘宗教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社会的称呼语系统要比西方复杂得多。中国人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称呼类型,讲究“长幼、尊卑、贵贱”,体现出一种权势倾向,是垂直式社会关系的标志。
而西方社会由于受到平行社会关系和个体本位取向的影响,人们偏爱和崇尚对等式的称呼类型,体现出平等的文化取向,是平等式社会关系的标志。在现今西方社会,无论社会地位或职位高低,人们经常相互直呼其名,表达亲密关系,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平等性。而对于讲究礼仪和规矩的中国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下面对中法语言中一些具体的称呼语做一简单的比较。其一,汉语在使用第二人称称呼对方时有“你”和“您”两种表达法,对长、对上或对同辈表示尊敬时用“您”进行称呼。在法语称呼语中也有vous(您)和tu(你)的区分,但在使用习惯上与汉语有很大差别。法国人对初次见面,不熟悉的人为了表示尊重和保持距离才使用“您”,而对熟悉的人、朋友和家庭成员则使用“你”,以表示亲密关系或友谊。也可以说,中国人用“您”侧重于尊重,有“长幼、尊卑、贵贱”的含义融入其中,而法国人用“您”则侧重于彼此间的距离感。在中国,即使两个人很熟悉,也可以用“您”来称呼,以表达对他人的尊敬,而法国人则会感到不快,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是关系疏远的表现。其二,汉语言文化的“贬己尊人”礼貌准则在称呼语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为抬高对方,汉语中有大量的尊称,如“令尊”、“灵堂”、“令郎”等;为表示自谦,汉语中也有诸如“卑职”、“晚生”等称呼语,而此类称呼在法语中从词语形式上是无法体现礼貌的,如上述几个词语的翻译只能是“votre père”“ votre mère”“ votre fils ”。其三,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称呼比自己年长或职位比自己高的人时忌讳直呼其名,常用“姓+伦理关系称谓/社会关系称谓”的形式,在日常交际中,我们常会听到“张哥”“王姐”“李大伯”“周经理”“陈医生”“孙老师”之类的称呼。然而,在法国,人们很少用这样的称呼语,法国人通常在公众场所称呼不熟悉或关系不太近的人为“先生”“夫人”“Mademoiselle(小姐)”,如果彼此熟悉或关系亲近,那么直呼其名“保罗”“雅克”“法尼”就可以了。最后,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念比较浓厚,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称呼上也显得比较复杂,例如:称呼父亲方面的亲属为:爷爷,奶奶,大伯,叔叔,姑姑,婶婶等:称呼母亲方面的亲属为:姥姥,姥爷,舅舅,舅妈,姨妈等。另外,中国人还特别注重伦理排行,家中有大姐,二哥,三嫂,四妹,大伯,二叔,三婶,四舅,小姨媽等,这种伦理排行甚至还延伸至朋友和陌生人之间,如“张姐”“李嫂”“王哥”。
而这样的称呼会使法国人摸不着头脑,他们没有中国人这样强烈的家庭伦理观念,法国人在家庭成员或亲属之间称呼名字以表亲近,即使称呼长辈也可以直呼其名,这在中国则会被视为不孝或不敬。
(二)赞誉与谦逊语的差异
在对待赞誉与谦逊的态度上,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反应有明显的差异。中国人面对别人的赞扬常会说“哪里,哪里,我还差得远呢!”。汉语言文化传统上以谦虚为美德,对待赞誉的态度倾向于不接受或不正面接受,同时还要使用贬低自己抬高别人的方式来对待他人的恭维;而法国人却没有这样的习惯,他们对待赞扬的态度是欣然接受并表示由衷的感谢。结果在中国人眼里,法国人盲目自大,不够谦逊;法国人则认为中国人言不由衷,不够诚实。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社会推崇个人主义,在乎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自我价值往往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与他人不同,作为个人从来不怕引起别人的注意;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强调群体意识,集体利益最大化,不喜欢突出个人。正因为如此,在礼貌原则上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谦逊习惯。
(三)交际语言的差异
中法语言在打招呼、感谢、道歉、告别等方面也有明显差异。中国人打招呼很少用“你好”这种程式化语言,而常说“吃饭啦?”“上哪去?”“干啥去?”“回来啦!”等等,可见中国人打招呼的题材相当广泛,且随意性很强,不同场合信手拈来。但若用同样的话语与法国人打招呼,他们就会感到莫名其妙,甚至产生反感,认为这是在打听别人的隐私,而非打招呼。
“Merci”在法语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汉语中的“谢谢”,法国人常把“Merci”挂在嘴边,即使在亲人或朋友之间也常会因一点小事儿或举手之劳连声说“Merci”,有时这样的客气会使中国人觉得不耐烦,在汉语言文化中,熟人、亲朋好友、夫妻及兄弟姐妹间较少说“谢谢”,因为中国人一般会认为对方已然了解自己的感激之情,再说这样的客套话就使得彼此之间产生距离,变得生疏。
法语中的“Excusez-moi”和“Pardon”在使用场合上与汉语中的“对不起”也有很大差异。在中国,人们往往因妨碍到他人或是对他人做了错事,感到歉意时才说“对不起”,一般是事后请求对方谅解才说的。而法国人常以“Excusez-moi”和“Pardon”来作为开头语,用于请求别人帮忙或向别人询问事情等,在法国人看来,一句“Excusez-moi”或“Pardon”既能引起对方的注意,又不失礼貌。
分手道别时法国人常会说 “Au revoir”(再见)、“A demain”(明天见!)、“A la prochaine”(下次见)、“à plus tard” (回头见)等,有时为表示祝福还会说 “bonne journée”,“bonne soirée”等。中国人在分手道别时除了说“再见”,还会说“请慢走!”“路上小心!”等用于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如果用同样的方式与法国人道别,他们丝毫不会领会其中的好意,还会疑惑不解,为什么要慢走?快走不行吗?路上有什么危险吗?
在接受邀请方面,中国人往往出于礼貌,一般不会当面爽快地回答,而是半推半就地应承“我尽量来”“看情况吧”,言外之意:很有可能会来,但不把事情定死,给自己留有余地,也给对方保留面子。法国人是无论如何也琢磨不透其中的话外音的,他们在受到邀请时,一般会拿出自己的日记本查看日程安排,然后给出明确的答复“来”或是“不来”。
(四) 隐私语言的差异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突出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强调集体作用,人们觉得彼此间没有什么隐私。而法国人强调个人主义,个人利益至高无上,竭力摆脱社会的束缚,不希望自己的事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例如:在中国,人们相互询问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认为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也是相互关心的表现。而在法国,人们则不喜欢被问及年龄、政治宗教信仰和婚姻状况,因为这些均属个人隐私,无需他人过问。再如:尊老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老”这个词在汉语言文化中表示对他人的尊敬,“老”也意味着有资历,有经验。因此汉语中“老师”“李老”“老人家”都是尊称,而在法国人看来,vieux, viellard(老,老人)都含有贬义,他们认为“老”意味着衰退和无用,法国人对“老”忌讳尤深,更不喜欢被人称老,因为“老”代表不再被需要,是对人的蔑视和侮辱。另外,西方文化受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深远影响,追求性自由和性解放,法国人更是以性自由和性解放著称于世,在法国街头,常会听到人们谈论性,毫无避讳。而在中国,尽管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性”依然属于绝对隐私,禁忌话题。
三、结束语
礼貌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既是一种交际方式和手段,又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和准则。礼貌也是交际活动中预期目的得以达成的基本条件。然而,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礼貌原则,这就给跨文化交际活动带来了很多困扰和不便,正是因为中法两国的极大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交流过程中的诸多语用失误,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双方做到彼此了解和坦诚相待尤为重要。交际双方应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习俗和交际习惯,遵从礼貌原则,避免由于語用迁移造成的语用失误和交际失败。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文化平等,学习和研究不同文化下的礼貌原则和交际规则,寻找规律。灵活运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Leech.G.《Principles of Progmatics》.London: Longman,1983.
[2]顾曰国著.《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贾玉新 著.《跨文化交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何兆雄 著.《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方仁杰 编著.《法语社会语言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6]伍修仪.《略论中西礼貌原则的文化对比》.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
[7]杨丽琴.《中法日常礼貌用语分析对比》.群文天地,2009.1.
[8]骆卫星.《中西方社会礼貌原则之文化差异》.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