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芪枝汤治疗缺血性中风肢体麻木的临床观察*
2015-06-10史会敏张青川李俊青
史会敏 张青川 李俊青
缺血性中风肢体麻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中风症状,表 现为前臂到小腿部位麻木,需要进行系统的治疗,但积极的综合治疗有时收效也并不令人满意,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痛苦[1]。采用中药进行辅助是治疗该症状较成功的方式。本研究观察自拟芪枝汤治疗缺血性中风肢体麻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肢体麻木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1例,其中男33例,女18例,年龄46~81岁,平均(61.2±10.2)岁;对照组51例,其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50~80岁,平均(61.0±10.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后实施。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均符合西医脑梗死诊断标准和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病程均在6个月内;近期未服用过肌肉松弛剂或中西医镇静药物;生命体征平稳,患者意识清楚。排除标准:脑外伤、脑肿瘤、脑寄生虫病及代谢障碍等引起的栓塞;中风次数≥3次。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本组采取常规治疗,采用红花、脑复康、奥扎格雷及阿司匹林等进行内科常规治疗。
1.3.2 观察组 本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芪枝汤。方子:黄芪60 g,炒白术40 g,白芍40 g,鸡血藤30 g,木瓜30 g,桑枝30 g,丹参20 g,川牛膝15 g,威灵仙15 g,水蛭15 g,桂枝15 g,鸡内金12 g,胆南星10 g,全蝎10 g,天麻9 g,地龙6 g,川芎3 g,水煎服,分两次服,1剂/d,连用14 d,间隔2 d再行第二疗程。两组治疗过程中经常观察面、舌瘫、疼痛及肢体麻木等情况的变化,观察有无牙龈、皮肤、消化道等的出血。
1.4 观察指标 (1)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量表(Barthel指数法),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主要日常生活能力(包括穿衣、活动、上楼梯、挪动椅子、用厕、修饰、大便等)进行评价;(2)采用生活满意指数(LSIA)评价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生活满意度,共20个问题,总分40分,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好;采用生活质量指数(QLI)从活动、日常生活、健康、支持、前景5个方面评价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均采用三级评分法,总分1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治愈:患者的麻木症状完全消失,其他症状完全消失,体征表现无感觉障碍;有效:患者的麻木症状有所改善,其他症状有所改善,体征表现无感觉障碍,或者不影响患者生活;无效:不符合上述情况。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198,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穿衣、洗澡、吃饭、活动、上楼梯、挪动椅子、用厕、修饰、大便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洗澡、活动、挪动椅子、用厕及修饰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x-±s) 分
2.3 两组生活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LSIA、QL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96%,未停药,自行缓解;对照组不良反应0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展,中风的治疗已经不再是临床难题[2]。虽然中风来势凶猛,病情严重,但大多数患者可得到救治,而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中风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并发症。中风后肢体麻木则是常见并发症之一,西医治疗肢体麻木一般是采取内科综合治疗配合肢体护理对患者症状进行缓解,不但进展较慢且疗效并不令人满意,而采用中药配合治疗可以辅助西医进行治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肢体麻木是一项成功的、对患者有利的尝试[3]。
本研究采用中药自拟芪枝汤辅助西医进行治疗,药方搭配适当,采用黄芪为主,大量补充患者元气;川芎补血;桂枝、鸡血藤等药物活络通经;其余药物主要作用在于疏经活络,调节患者麻木症状[4]。以上药物合用共同起到熄风、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活络通经之效[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穿衣、洗澡、吃饭、活动、上楼梯、挪动椅子、用厕、修饰、大便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洗澡、活动、挪动椅子、用厕及修饰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生活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过现代研究的洗礼,中药进步非常明显,去除了其中不科学的一面,将自然科学全面应用于医学,通过改善患者内环境,建立身体自我抵抗能力的同时对症状进行缓解,起到综合调理的作用[6-7]。中医治疗的缺点为见效较慢,但可采用西医进行弥补,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肢体麻木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成果[8-9]。但中西药并不可贸然联合使用,需要考虑其安全性[10-1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拟芪枝汤于西医综合治疗联合安全性较高,疗效满意。
综上所述,自拟芪枝汤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肢体麻木可促进患者部分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未发现安全性问题,发展前景广阔。
[1]贺普仁,王麟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四十二)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技术(下)[J].中国乡村医药,2010,17(8):82-84.
[2]杜鑫,王维宁.中医推拿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痉挛状态的研究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2):118-119.
[3]樊林.手法按摩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2):139-140.
[4]刘永平.补阳还五汤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肢体麻木患者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9):15-16.
[5]杨春霞.活血解毒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4):378-380.
[6] Churilov L,Fridriksdottir A,Keshtkaran M,et al.Decision support in pre-hospital stroke care operations:a case of using simulation to improve eligibility of acute stroke patients for thrombolysis treatment[J].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2013,40(9):2208-2218.
[7]董国红.补阳还五汤配合眼针治疗中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5):115-116.
[8]刘艳平,田培良.腹针配合火罐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41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4,6(8):70-71.
[9]刁丽梅.中风先兆证中医药治疗近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8):3639-3640.
[10] Agunloye A M,Owolabi M O.Exploring carotid sonographic parameters associated with stroke risk among hypertensive stroke patients compared to hypertensive controls[J].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2014,33(6):975-983.
[11]马井岗,李桂银,李桂清,等.元龙活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286例[J].陕西中医,2013,34(1):31-32.
[12]党丽莉.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后肢体肿胀麻木129例[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72.
[13]宇文亚,谢雁鸣,赵性泉,等.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4):526-530.
[14]赵卿,白宇,王明雁,等.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2):127-130.
[15]郭友华,陈红霞,谢仁明,等.益气为主中药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后气虚疲劳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2):160-163.
[16]李伟峰,张玲端,李庆海,等.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特点及与血浆HCY的关系[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274-1276.
[17]王迅.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80例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4):2117.
[18]吕敏捷,吴新贵,黄伟贞,等.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各证型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的关系[J].广西中医药,2012,35(6):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