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爱铺满饭桌
2015-06-09宫学萍
宫学萍
前两天参加一期某电视频道的节目录制,主题是关于“小胖孩减肥难”:让参加体验的三对父子互换角色,让小朋友在活动中扮演“帮助儿子减肥的爸爸”,父亲则只需要表现为一个“贪吃犯懒的孩子”。节目组希望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让小胖子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爸爸妈妈身为家长的不容易,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父母的管教,尤其是在 “减肥”这件事上。
但我不认为事情有这么简单。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单单知道一件事“应该”怎么做,距离他“真正能够做到”,相差的可不止十万八千里。
第一对父子,正式活动还没有开始,小男孩就激动不已,嘴里反复咕哝着 “看我今天怎么管你!”开机之后,他果然对待自己的“儿子”毫不留情,跑步机、打球……统统不许休息,大有一番报仇雪恨的味道。午饭时更可爱,“儿子”的筷子稍稍一碰鸡腿,就被他强硬地一把夺下,还甚有道理地批评说:“让你减肥知道吗?吃菜!爸爸是大人了,胖就胖点儿,你不行!”
相比之下,第二对父子的表现温情了许多。孩子站在跑步机旁,很投入地陪伴“儿子”锻炼,还时不时地替“儿子”加油鼓劲:“嗯,真好!跑完了,爸爸带你吃好吃的,想吃什么吃什么!加油啊!”休息时节目组问他们,类似的说法是不是在家里经常用?爸爸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是,我经常这样鼓励他去做一些需要努力的事情,一般他都会比较听话。”
生活中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稍加留意一些“小胖子”的家庭,通常都会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在这些家庭中,食物,通常不仅仅用来缓解孩子生理上的饥饿感,还负载着许许多多其他隐含的心理意义。
比如第一对父子。对他们而言,似乎“吃东西”,或者说“具体谁吃什么东西”这件事,体现着一种秘而不宣的“家庭特权”——这对父子之间有很多动力十足的冲突和对抗,交织在一只只香脆可口的鸡腿之上。而且每次儿子成功“管教”了老爸之后,一旁观看的妈妈脸上都略带一丝得意的笑容。
至于第二对父子,大家可能比较容易看出来——很多家长都会过度使用美食,来诱惑孩子听自己的话,以便我们不必在生活中常常板起脸来,扮演那个不招人喜欢的、凶巴巴的“坏爸爸”和”坏妈妈”。我承认自己也经常这样做,不过目的稍稍有那么一点儿不同。我不怕在孩子面前扮演“规则制订者”和“惩罚者”,更多的时候,我是在借助食物同我的父母(照顾孩子的姥姥姥爷)竞争——“哦,宝贝!妈妈才是全天下最疼你的人哦!”
除了“对抗”“诱惑”和“竞争”,还有一种过度使用食物的方式,在生活中更为常见——表达我们心中对于孩子那深深的、浓浓的、粘粘的爱。在参加这次节目录制的三个家庭里,无一例外地都有一个“特别会做饭的姥姥/奶奶”,也都是让爸爸妈妈头疼的“特别心疼孩子的老人”,他们总是成为整个家庭成员减肥的大阻碍。
我们都知道,老一辈经历过可怕的大饥荒,对于食物,他们的态度几乎虔诚得接近于膜拜。等到今天照顾孙子、外孙子时,就特别喜欢把孩子“喂得饱饱的”,似乎只有食物,才是他们可以给予小宝贝们最好的东西。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也一样,“食物就是爱”这样的观念,经常会在家庭中发生代际遗传,在潜移默化中对下一代产生影响。这次录影中的第三对父子就是这样。每一次孩子吃东西,爸爸就在一边满脸陶醉地看着,孩子咬一下,他就跟着点一下头;孩子咽一口,他就立刻微笑。那种从骨头里渗出来的幸福感,简直就像一个迷恋艺术的画痴,徜徉在大英博物馆的稀世作品前。
要解决如今满大街的小胖孩问题,不是简简单单依靠广大父母的意志努力就能搞定。不妨听听我们这些讨人厌的心理医生的话吧——去寻找其他一些可以表达我们对孩子的爱的方式。当我们已经连续加班,三天没能好好和孩子聊聊天,周末带孩子一起去公园散散步,赏赏花,大概效果会比为他买一大包垃圾食品更好。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还是“买好吃的”更容易操作。挑战我们自己早已习惯了的生活模式,而不是孩子们的饮食习惯,可能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美国,肥胖几乎已经成了贫困阶层的统一名片。从家庭治疗的角度来理解,这正好说明越是贫困的家庭,父母用来“爱”孩子的方式越单一,越是找不到除了食物之外的方法,关爱自己的孩子。
一个德国朋友说:“如果一个母亲总是把表达她自己的爱,看做是一件比女儿的美丽更重要的事情,那么,这个女儿就很难不成为一个忠于母亲的胖姑娘。”路漫漫其修远兮,要改变总是不易,我们都是在路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