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的“快乐”
2015-06-09麦子狐狸
麦子狐狸
在婚恋交友网站工作时,我非常不解的一件事是,为什么网站做了那么多明显的提示“不要汇款给网恋对象”,还是有那么多人投诉被骗了?
我们也接待过一些受骗后反应非常激烈的人,总结了一下,有一类人群被骗的比例非常大:35~55岁的女性。如果去了解一下她们的被骗故事,很多年轻女孩都会找到优越感:这些阿姨也太幼稚太愚钝了。确实,骗子几乎没有技术含量,有些女人甚至连对方都没见过,就把全部身家汇了过去。
这个年纪上婚恋网站的女性,要么是离异的,要么是丧偶的,也不排除老公出轨后经常不回家,于是在网上寻找情感慰藉的。她们容易轻信人,都是同时被骗了感情和钱财。不用福尔摩斯的天才,我们也可以推测出她们对爱情有多么饥渴。
有一次和一个心理咨询师朋友吃饭,我说起这个现象:“这些女人们就不能花点时间好好爱一下自己吗?为什么再三去上感情的当?”朋友对我眨眨眼,意味深长地说:“我曾经有个女性客户,她告诉我,她被一个年轻男人骗的那段日子,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原来如此。
电影《东邪西毒》里的慕容嫣明知道黄药师不可能爱她,她还是爱上了他。她爱得很辛苦,理智告诉她不要去爱,甚至分裂出了一个名叫“慕容燕”的“哥哥”,去阻止她爱。可她还是欲罢不能。这个因爱绝望的女人,对着臆想中的黄药师,说了一句话:“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问起,你一定要骗我,就算你心里有多么不愿意,也不要告诉我你最喜欢的女人不是我。”
我看到这里时,曾经嗤笑她,不敢面对真相的人最可怜。后来想想,自己可能还并未懂得怜悯人心。回到那群受骗的中年女人身上来。她们不一定是幼稚,也不一定是愚钝,甚至可能早就隐隐看穿了对方的蹩脚伎俩,但她们还是愿意去相信:这个人是爱我的。这种相信的需要越强烈,这个骗局就越简单——因为无论对方说什么,她都会信,都会自动合理化。
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由斯琴高娃饰演的独居多年的姨妈,遇上了由周润发饰演的愿意哄她赞美她的潘知常,立刻就像一盏古老的暗淡了许久的煤油灯,被点亮了。她把他当作知己和情人,而他偷偷卷走了她的毕生积蓄。这样的故事,又何尝不是许多寂寞女人的翻版?
中老年女人比年轻女人更容易受骗,只是因为,人到中年后,时间把年轻时的那些可能性都一点点盘剥光,露出荒芜的沙漠,才会真实地体验到那种窘迫和急切。曾经的理智与清醒,都在这样的窘迫和急切面前,不知不觉地败下阵来。潜意识里明知是一场幻梦般的不可信,却也要去信,因为这真的可能是这一生最快乐的日子。只是醒来之后,若不能调整心态,最快乐的日子就可能变成最不堪面对的过往。
在臆想中确认和强化对方的爱不是年老色衰的专利,年轻女孩也有年轻女孩的软肋。最出名的一个案例是电影《色戒》里的王佳芝,在千钧一发的敌我对战关头,她冒出的念头竟然是:“这个男人是爱我的”。她的代价更高,丢了性命。可在她那个周围人都把她当革命工具的人生里,她又急需抓住这一点“天涯海角我或许总有一个知音”的安慰。
前段时间流行一个网络词叫“人艰不拆”:人生已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可这只是一个愿望。所以,哪怕你是心甘情愿被骗,也要做好准备,迎接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倘若一辈子到头都没有发现骗局,那么恭喜你,能骗你一辈子的人,已然是真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