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襄,一缕茶香中销魂

2015-06-09雷杰龙

普洱 2015年1期
关键词:宗皇帝蔡襄仁宗

雷杰龙

茶话宋朝之前,先说说宋朝的包子吧。南宋孟元老追忆北宋京都——汴京的名著《东京梦华录》里记载了一则关于包子的小故事。一名曾在宰相蔡京府里做过包子的厨师,逃到南宋新都——临安之后,开了一家包子店,味道极美,门庭若市,不久就开了许多分店,很快发了。他的包子出名了,人也就出名了,于是有好事者追问当年在蔡京府里做包子的事情,该老板总是笑而不答,顾左右而言他。直到被问急了,才道出真相:蔡京府上的大厨有几十位,每一位大厨,只负责一两样菜品,而他,也不是做包子的大厨师,只是为做包子的大厨师打下手的三十几个下人之一,他的活儿,只是拣葱。他如今的包子,若说和蔡府的包子有什么血统关系,其实就只有一样——葱。

说了宋朝的包子,该说宋朝的茶了。可宋朝的茶,绝不只是吃了包子之后用来消化包子的一种饮料。茶兴于唐,可茶在唐朝,还只是一种简单的日常生活物品,远没有登上大雅之堂,成为一种艺术,故此,陆羽先生著《茶经》的时候,可以感觉他的孤独愤懑之气。茶那么好的东西,竟然没人好好写过。所以他才去写,一开始就是“南方有嘉木”,可这种嘉木,在生活里开出繁盛的艺术之花,则要等到宋朝,他这位被后人尊为“茶圣”的先行者,是看不到了。

宋朝的茶,终于开出了艳丽的艺术之花。这朵花,可复杂了。宋人把生活里的一切,玩成艺术,几个包子,尚且如此,何况是茶?在宋朝,茶这朵艳丽的艺术之花呈现多种功能,它可以玩赏,可以品饮,可以相斗,可以发财,可以升官,但它的最高境界,则很朴素,那就是可以爱,值得爱。

好了,绕了好大一个圈子,终于说到蔡襄先生了。为什么说他,因为在宋朝,最爱茶之人,当首推这位先生。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专家,前面提到过的那位北宋宰相蔡京先生的从兄。那位蔡京先生,历史上被称为“奸相”,是和高俅先生齐名的著名奸臣。他被后人戴上“奸相”这顶帽子,其中的罪状之一便是前面提到过的包子。不过,中国历史不可轻信,若说蔡京先生有包子的问题,那北宋著名宰相,也就是后人公认的著名“贤相”寇准先生(后面“茶话宋朝”的系列文章里还会提到他),也有类似的问题,那就是蜡烛问题。“奸相”蔡京府上奢华,著名“贤相”寇准先生府上也不遑多让。史籍有载,寇准府里的厕所是无比奢华的,那里面终日萦绕的不是臭气,而是香气,名贵香料燃烧发出的香气。最夸张的是夜晚,整个夜晚,寇府厕所里都点着许多根其中加了香料的名贵大蜡烛。要知道,在宋朝,蜡烛可不是便宜之物,一般人家根本用不起,可寇府厕所里彻夜燃的,都是加了香料的大蜡烛,寇准日常生活的奢华,由此可见一斑。不过,寇准生并没因此成为奸相,蔡京先生却成了奸相,大约另有别的复杂原因。

好了,还是说蔡襄先生吧。蔡襄先生可不像他的族人蔡京,留下骂名。他留下的,几乎全是美名。早年得志,十八岁中进士(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可谓官运亨通;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为人忠厚、正直,重信义,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之说;茶史上,著《茶录》,首述宋茶烹饮之法,为家乡福建建安茶树碑立传。官史、书史、茶史上都留下美名,蔡襄之名,可谓美矣!

但对茶史来说,蔡襄可谓宋代最爱茶、痴茶之人。

蔡襄是福建莆田人。福建,特别是福建的建溪、安溪流域一带,为宋代最重要的茶叶产地,所以蔡襄从小便习知茶事。他任福建转运使时,负责监制北苑贡茶,独创了一种小团茶(也称为“龙茶”),为当时绝品,进贡仁宗皇帝,深受仁宗喜爱,贵逾黄金,天下闻名。当然,蔡襄此举,也引来了各种非议,说他是谄谀小人,像仆从臣妾一般讨好皇上,以求晋升之阶。不过,日久见人心,后来的事情,证明蔡襄此举,虽确有讨好皇上之嫌,但最根本的原因,那还是因为他爱茶。

两件事能说明他爱茶,并且爱到极致。

一件事是著《茶录》。蔡襄著此文,在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3年)。著此书的目的,他在序中明言,那是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就是说,他写这篇文章,是因为陆羽《茶经》中没有提及建安茶,丁谓《茶图》虽说建安茶,但只是讲了采造之法,但对烹饮之法,却没说到。所以,他要好好写些建安茶,特别是建安茶的烹饮之法。但在后序中,他又补充了写作此文的另一个更重要的理由,那就是为了追怀已经驾崩仙逝的仁宗皇帝。原来,在皇祐年间,蔡襄任职直史馆,负责修仁宗起居注。什么是修起居注?就是把皇帝每天的活动,如实记录下来。干这事的主要目的,是为今后皇帝驾崩后修实录,留下第一手资料。但干这事的人,几乎每天都要见皇帝,跟随皇帝行止,所以,实际上也就成了皇帝的贴身秘书。因为蔡襄爱茶、懂茶,而仁宗皇帝也爱茶,经常问建安贡茶的各种事情,包括烹饮之法。别以为仁宗问茶只是单纯的闲情雅致,这还关乎国家大事。看看沈括的《宋代茶法》就明白了,茶政,是宋朝的重要政务。茶叶贸易适于唐代,自唐德宗起就被有了茶禁,茶叶贸易开始被国家垄断,但在国家财政收入中还不占重要地位。自北宋开始,茶叶之利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获利甚丰的盐、酒之利并列。蔡襄做过福建转运使,办过贡茶事务,熟悉茶政,仁宗向他问茶,许多时候,问的就是茶政。仁宗是极为勤政的一代明君,茶政的事情,他问过了就记住了,可对茶的烹饮之法,却不大留意,问过了,可过几天又忘了,再次问起。蔡襄就想,那就写篇文章,细述烹茶要领,献给皇上备览吧,省得仁宗一遍遍问起,弄得双方都不好意思。没想到,工作太忙,直到离开京城,调任福州,这篇文章都没写好。到福州之后,他总算写好了,打算寻找时机,呈给仁宗。没想到,这事又泡汤了。原因是蔡襄的字太值钱了,那时虽还没有后世“苏、黄、米、蔡”四大家的说法,可他的字还是千金难买,一字难求。正因为如此,他写好的《茶录》被身边的秘书——“掌书记”偷走了,抵死不认。这一偷,把蔡襄的心情也偷没了,写好的《茶录》也就此失踪。直到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也就是仁宗驾崩后的那一年,市面上出现了刊印售卖的《茶录》,蔡襄才又想起这事,并且发现刊印的《茶录》里有许多错误,于是又想起当年在宫中和仁宗一起共事的日子,想起仁宗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忍不住伤感流泪。

这里,插上一句,宋仁宗赵祯是值得蔡襄哭一下的明君,他的泪,流得一点也不矫情。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皇帝中执政最长的一位,他生性恭俭仁恕,宽容温厚。史籍记载,宋仁宗去世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就连讣告送到辽国时,竟也“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甚至,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痛哭起来了,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史载他“惊肃再拜,谓左右曰:‘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持盖一都虞侯耳!”仁宗死了,宋辽百姓皆哭,是有道理的。仁宗时,宋很强盛。国家强盛了,打仗的呼声就高了,可生性仁慈的仁宗皇帝,坚决阻止了这种冲动,同时也阻止了宋辽两国无数军民死于非命的厄运。所以,仁宗的仁,那可是名不虚传的,无数百姓,包括蔡襄,为他掉点儿眼泪,是合乎常情的。

看到刊行《茶录》的错误,想起仁宗对自己的厚爱,时年52岁的蔡襄擦完眼泪,再次拿起毛笔,改正了原先的错谬,在宣纸上再次书写《茶录》。写完之后,请来石匠刻师,将其刻之于石,以求永传。这个时候的蔡襄,没人再敢说他以此求媚于仁宗了,因为仁宗已经不在世间了,他干这事,纯粹出于重情重义。

另一件事发生在刻《茶录》于石的三年之后。蔡襄一生很美满,要说唯一的不美满,那就是天年不永。宋代,是中国古代文人最长寿的一个朝代。一方面,宋代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文人生活较为优裕;另一方面,宋代国君对文人最好,虽有激烈党争,贬谪流放,但鲜有株连杀戮,人格上也较为尊重,不会在朝堂上拉下谁的裤子打板子,文人生活心态比较从容放松。故此,宋代有名有姓的文人,都较为高寿,一般都能尽其天年,活到六七十岁,甚至八十多岁不成问题。可大好时代里,蔡襄寿缘却不够,只活了55岁。

临终时,蔡襄躺在床上,大睁着眼睛,不能合上,似有未了之事。家人猜测,询问,全都不得要领。

最后,一位贴身侍妾最懂他,说,是不是茶?蔡襄以目示意:是。

于是,一盏建安北苑贡茶泡好了,盛在琉璃盏里,送到蔡襄嘴边。

蔡襄早已水米不进,不能饮了。可他的眼睛活络起来,鼻孔噏动起来,脸上渐渐泛出笑意,接着缓慢舒开,漾开了。

在茶香氤氲里,他安详地合上了眼睛。

猜你喜欢

宗皇帝蔡襄仁宗
宋仁宗好色
蔡襄
两个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