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集成化教学模式
2015-06-09罗艳罗卫
罗艳+罗卫
摘 要 教育信息化变革的浪潮再次掀起,囊括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和课堂布局在内的集成化教学模式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成果。能满足“碎片化”学习需求的微课需要通过集成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构建出一个精巧完整的系统化教学场景。
关键词 微课 集成化教学 教育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5.019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icro-lesson
LUO Yan[1], LUO Wei[2]
([1] Hu'nan Women'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4;
[2]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Abstract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waves off again, and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has became the inevitable result, which includes teaching methods, curriculum design and classroom layout. The micro class to meet the "fragmentation" learning needs can construct a complete system of sophisticated teaching scene according to integrate the teaching resour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Micro class; integrated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education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自上世纪90年代开启以来,经历了一个“多媒体—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过程,信息技术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变革的中坚力量。如今,进入了移动互联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信息化势将再次掀起变革浪潮。
1 集成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已有一定的“集成”理念的应用,代表性的有以综合集成方法论实施网络辅助教学,①有以系统集成教学法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予以有机统一的课堂实践,②还有从模块化原理出发的集成式模块课程的设计运用。③通过这些成果我们可以总结出集成理念在教育教学领域不同层次和侧面的应用情况,为我们从整体上构思一个完整系统的集成化教学模式提供支持。
完整系统的集成化教学模式应当是一个包含集成理念在内的囊括宏观教学方法、中观课程设计和微观课堂布局的有机整体。在教学方法上,它以综合集成方法论为纽带,构建一个以人为主体的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综合系统,经验、数据和信息资料是其主要的物理基础。同时,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集成方法论予以调和,目的在于打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引入教学处方理论以生成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处理模式,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在课程设计上,主要考虑知识本身的特点与演变方式,将知识习得所要求的总能力分解成具体的能力目标,能力目标与封装好的课程模块相一致,从而形成一个满足能力获得序列的自上而下的能力目标体系。这种集成化的模块课程满足了教学改革的动态需求,有较强的灵活性,诸如教学案例、理论要点等资源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动态调整,能够很好地兼顾实践实训与理论学习两方面的要求。在微观课堂上,主要是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素材的集成,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帮助下,这种集成更便于实现且收效颇佳。不管是传统课堂、慕课还是微课,课堂中的手段与素材集成都是必要的,区别是依据授课内容和课堂形式的区别采取更合适的策略。
集成化教学模式可以说是教育信息化时代对教学创新改革所提出的必然选择,因为随着教学资源调度范围的极大拓展和学习者来源的更加多样化,必然要求执教者将资源、方法和手段等更加细致地组合,以满足日益苛刻的学习者的要求。④集成化教学模式克服了常规教学模式的被动性,在构建主义理论的推动下,学习会变得更有趣味,学习者会产生与学习情境相符合的角色意识,对知识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把握将更精准,教师将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知识资源的组织者和学习引导者。集成化教学模式也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对于一个知识点,学习者要完成记忆、理解、熟悉和运用的过程,必然要求有一个反复的过程,但传统教学多具有一次性的特点,面对学习中频繁出现的空白区学习者往往不能及时填补,导致学习过程的一再犯难乃至不堪其负,而集成化教学模式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集成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应用集成化教学模式会对教师执教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能熟练运用更多的教学方法,要求更加全面的知识结构,并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终身学习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职业要求,在集成化教学理念推动下,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必然会得到提高。集成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集成化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充分考虑给学生提供表现获得成绩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出现像传统学习那样因课堂形式而被边缘化的情况,参与式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学习信心不断增强。
2 基于微课的集成化教学模式构建
2.1 微课的内涵及应用
微课的兴起源于互联网时代人们“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即人们希望通过传统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在一小段时间里学习一个短小精悍的内容。2010年,微课作为一种最初应用于中小学教育的新兴教学方式在广东佛山悄然兴起,随后迅速风靡全国,成为各个层次教育教学领域争先关注与实践的对象。人们对微课进行观察与总结,认为“微课”是围绕课堂教学中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设计出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再辅之以学习指导、进阶测试、在线问答、教学评价等其他要素共同组成的“微集成”教学资源。⑤微课的最大特点是教学主题突出明确,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特征明显,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手段的高度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新型学习空间。endprint
近几年,微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蓬勃发展。2012年教育部全国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⑥这次比赛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关注,总计有1600多所高校和超过12000名选手参赛,大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展开互动,获奖作品平均网络点击12730次,平均网络评论达288次。⑦微课教学比赛对于推动高等教育领域微课教学的发展有意义重大,有力贯彻落实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于建设高水平高校师资队伍,提高高校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融合,推动网络环境下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2.2 集成化的微课模式设计
创建微课必须依靠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信息化时代这些教学资源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就是“开放性”,这是由教育和学习的本质所决定的,信息化为其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微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开放式教育资源的集成。开放式教育资源的主要特征是免费、可复制重组、无任何获取和交互障碍。诸如世界开放课程联盟、“开放大学”这类的开源课程,能够为微课提供共享的涵盖几乎所有学科的课程资源;美国“社区学院开放教育资源联盟”和“平坦世界的知识”这些能够提供丰富的开放教科书资源;iTunes大学、网易公开课能够提供丰富的开放式音视频资源;MERLOT和“可重复使用的学习原件”能够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FLICKR和视觉搜索网站能够提供海量的教学图片,CC Mixter和 The Freesound Project能够提供各类满足教学需求的声音和音乐,至于学术期刊资源,其数量也是极为丰富的。
微课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予以实现,核心在于对各种教育信息技术手段的集成。微课在形式上就是一段视频,所以视频制作工具可以说是其主要的技术工具。当前很多微课视频就是用录屏技术工具制作的,只是单纯使用这个工具制作的微课应用效果会不大好,为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要用到素材处理的工具,如处理静态图像的,制作动画效果的,进行音频处理的等等。在做原始视频素材时,可用专门的屏幕录制工具,或者用PowerPoint自带的录制功能,后者能将幻灯片展示的动画效果体现出来,还能用到荧光笔的功能,互动性很好。总之,微课制作,需要尽量多考虑到技术手段、技术素材的融入。以内容为核心,以情景为纽带,以技术为支持,方能为制作优质的微课提供条件。
好的微课必然是在内容、资源和技术上均有较高集成度的成果。这种集成化的思路是针对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各个维度的需求,将至整合到一个框架下,形成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本身就是模块化的,针对各个需求点形成单独的实体或概念上的构建,构建之间当然是具有适度耦合的,同时可以依据外部需求的变化予以动态调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集成化的微课模型依托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实现网络视频课堂、自定义学习、交流互动、教案课件下载、在线教程阅读、师生互动及教学评价等多项工作,传统教学这些工作是分散于不同时空的,但集成化环境下这些工作过程实现了“一站式”化,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得到了有效实现。
3 结语
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系统性更强,越来越需要考虑到学习者需求导向这一现实。微课教学是未来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集成化的微课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成为一个资源整合者,同时通过创建强化师生互动的场景来提高课程的教学应用效果。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法创新研究》(XJK011QGD018)、湖南省教育厅项目《基于公众需求导向的政府电子服务集成体系构建研究》(11C1239)的研究成果、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改项目《公共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G2012A010)、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基于“输入、互动和输出”理论的英语视听说课程探索和实践》(湘教通[2012]401号)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信息生态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模式研究》(XJK011Q XJ004)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欧阳明,陶艳萍.基于综合集成方法论的网络辅助教学设计系统初探——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3:108-110.
② 陈树文,唐子茜.研究型课堂“系统集成教学法”探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68-170.
③ 任娟,袁顶国.现代教师培训新型课程——集成式模块课程的功能、结构、特征与模式[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4:41-44.
④ 蒙华贞,李翠芳,彭翠英,吴小燕,伍东亮,蒋跃贵,兰照军.集成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植物保护课程教学的探究及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223-224.
⑤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⑥ 葛秀丽,陶瑞雪.高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的发展与应用[J].青年与社会,2014.3:207.
⑦ 靳晓燕.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举行[N].光明日报,2014-01-19: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