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及行为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2015-06-09彭子胭
彭子胭
摘 要 通过社会工作的相关理念和视角,本文在对单亲家庭子女成长的问题及其因素分析基础上,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的相关策略,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单亲家庭 行为问题 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5.083
On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of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from Single-parent Families
PENG Ziyan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147)
Abstract Through the relevant ideas and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the paper Children grow up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and factor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based on relevant strategies discussed in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Key words single-parent family; behavioral problems; social work
1 单亲家庭中子女主要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
单亲家庭主要是指那些由于父母离异而造成的父母一方与未成年未婚子女构成的家庭,具体包括丧偶式、离婚式、未婚式以及分居式四种类型。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单亲家庭子女有以下几方面问题:(1)内向自卑,敏感多疑。由于社会环境以及个体自身心理因素,单亲家庭的子女安全感较低,在言行举止方面较为内向,害怕各种节日以及参加朋友的家庭活动。一方面,表现为内心的自卑和孤独,沉默寡言;另一方面表现为敏感多疑,缺乏对周围人及社会的信任。(2)迷茫困惑,缺乏持久性。相比一般青少年,单亲家庭子女的自我同一性更难形成,往往陷入自我怀疑、迷茫困惑的心理困境。一方面表现为个体核心价值观的模糊,对未来缺乏足够的目标和期待,往往有“破罐子破摔”的思维惯性;另一方面表现为毅力和耐性的缺乏,不能对自己未来人生做出更加务实可行的规划,自我成效感较低。(3)强迫性上瘾行为。由于缺乏足够的管教以及自身控制能力低,单亲家庭子女更容易造成成瘾性行为。一方面,他们更容易形成惯性的自我孤独感、自卑感以及心理失调,不愿意与他人建立亲密性关系;另一方面,他们更容易受到不良青少年的影响而陷入网瘾、眼瘾、酒瘾以及毒品成瘾等问题。(4)模仿父母的恶习,人际交往困难。一方面,他们更容易模仿其父亲或母亲的恶习,如抽烟、酗酒、赌博、家庭暴力以及吸毒等行为,由此引发更为严重的青少年犯罪问题;另一方面,单亲家庭子女与其父母之间交往时间少、频率低、方式单一,导致家庭氛围比较紧张,由此带来进一步的学校学业问题、同辈交往问题以及心理和情绪问题。
2 社会工作视域下单亲家庭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因素
2.1 人类行为方面
从自我认知来看,单亲家庭的子女在获得的资源、关注、爱护和时间等都比较少。由此导致他们自我评价偏低,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所以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和爱。甚至有的孩子会认为是因为自己而导致父母分离,家庭破裂,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从个人态度来看,在单调冷清的家庭氛围和长期得不到更多关爱的情况下,单亲家庭的子女更容易对自己以及外界抱着一种比较漠然、消极的态度。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的遭遇是宿命所致,自己不值得被爱,最终导致缺乏改变不良现状和获得幸福的勇气。
从个人行为来看,自我认知的偏差和较为消极淡漠的人生态度则会导致一系列行为的失调。父母作为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要素,其教养方式对子女具有重要意义。①由于家庭性别角色的缺失,单亲家庭的子女在个体性别角色的发展方面更容易出现偏差。一些因为感情不合、经常吵架或家暴而离异的单亲家庭中,子女则容易习得暴躁易怒、偏激的性格,情绪管理和调控能力较差,甚至也会继承暴力倾向。
2.2 社会环境方面
在家庭中,一方面,由于家庭结构的失调和部分功能的缺失导致单亲家庭的子女难以感受到完整和谐的生活氛围。而且单亲的环境致使父母把生活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给他们带来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单亲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由父母其中一方来赚取,所以不得不承受经济上的压力(尤其在单亲母亲家庭经济压力更大)。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物质上的条件较差,使子女成长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因此,单亲家庭子女的生活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受到一定的压力。
在朋辈群体中,由于离异的单亲家庭可能会从一个社区或城市搬到另一个社区或城市,而这种流动性则直接影响子女和朋友们关系的变化。朋友关系的中断还有其它一些原因。比如,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一般家长们都禁止他们的孩子与父母离异的孩子们来往。②
在学校中,由于单亲家庭孩子自身的性格特质与行为态度,在学校中可能会表现出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人际交往能力缺失等特点。加之单亲家庭的父母缺少足够的时间与机会与教师沟通,缺乏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持子女的教育费用,缺乏足够的耐心开展子女的学业辅导,导致单亲家庭子女对家庭依恋关系的弱化,由此更倾向于寻求同辈的认同与接纳,由此也接纳了同辈的问题行为模式。③
3 单亲家庭子女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3.1 个案工作的介入
(1)单亲家庭成员的心理辅导。发挥个案工作的优势,就要与单亲家庭子女积极沟通,疏导他们的郁积情绪,排遣内在心理压力;同时运用同理心给他们提供精神支持,引导鼓励他们看到自己潜在的优势和资源,客观积极的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具有改变的潜力,勇敢地表达自己。此外,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关系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和个人是否病态的主要因素。④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个案心理辅导,帮助疏通他们的心理情绪障碍,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避免对子女教育的误区。(2)为特别困难的单亲家庭提供个案管理服务。冲突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主要冲突是由于资源的短缺。所以,社会工作者应立足于案主的实际情况,通过个案管理的综合手段,帮助他们寻求社会资源和支持,减少他们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尽力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进而保障单亲子女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3.2 小组工作的介入
(1)开展以单亲子女为对象的小组。由于单亲子女的境遇和经历具有一定的同质性,所以以他们为对象开展小组工作,可以通过他们经验的分享,产生情感共鸣和支持。同时还可以在分享中让组员学习借鉴一些在单亲家庭生活中好的认知态度,沟通模式,处理方法等。在与其他组员的接触交流中,提高自身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开展以单亲家长为对象的小组。可以通过小组过程,将单亲家长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和难题分享出来,经其他家长的回应得到有效的情绪疏导和解决办法,成员之间相互支持,互相分担。⑤引导单亲家长就经济压力问题、亲子关系情况、家庭教育情况等方面进行分享,使好的经验得到扩散,使坏的问题得到解决,并形成组员间的良性互动,引导其在一种开放豁达的态度下积极与子女沟通,给予子女真正需要的关心和教育。
3.3 社区工作的介入
首先,社区应该在社工的引导下加大对单亲家庭思想和心理状态的关心,运用增权理论加强单亲子女和家长的自我意识和权能感,同时开展一些丰富的社区活动。社区还应该加强对关爱单亲家庭的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单亲家庭子女教育讲座、开展互助会等形式,提高单亲家长的教育素质,促进单亲子女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融洽的社区氛围。
其次,学校应该给予单亲家庭子女更多的关爱和指导,加强行政协调,专门选派具有相应价值观和人格魅力的教师或者社会工作者面向单亲家庭子女较多的班级开展辅导工作,⑥积极营造和睦的班级氛围,鼓励单亲子女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强他们对集体的归属感,消除他们内心的孤独和自卑,愉快地融入班级的学习生活中。
再次,为了能够提高单亲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子女教育环境,应该积极挖掘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开展单亲家庭的经济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利用社会媒体的力量,在开展社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倡导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救助制度。
最后,社会工作者应通过倡导,打击大众舆论以及传媒对于单亲家庭的排斥和歧视现象,将单亲家庭视为一种正常的家庭状态,让子女从小了解其处境并以正常的心态来看待,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
注释
① 王瑞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二版)[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58.
② [美]R.Thomas berner著.父母离异[M].陈慧颖,陈昊,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38.
③ 姜志荣,夏禹波等.青岛市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3):123-128.
④ 赵佳丽.浅谈家庭社会工作多元理论对婚姻危机的介入问题[J].科技创业月刊,2011(8):122-124.
⑤ 肖云.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小组工作初探[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4):192-193.
⑥ 张建英.单亲孩子的心理问题和学校教育对策初探[J].校园心理,2009(12):393-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