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课堂中师生交往的权力属性

2015-06-09李吓琴

科教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权力课堂

李吓琴

摘 要 课堂中的师生交往是课堂权力系统的外部呈现,也是课堂中权力运行的主要过程。结合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以及交往实践论分析师生交往的权力系统,可将权力作用的范围归纳为交往环境、交往话语、交往内容三个方面。从微观政治学的视角分析,课堂中师生交往的权力属性是以课堂为场域,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制造与生产出自我规训的主体。

关键词 课堂 师生交往 权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5.035

On the Power Properties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the Classroom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icro-politics

LI Xiaqin

(Fujia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Fuzhou, Fujian 350007)

Abstract Teachers and student interaction is external presentation of classroom power system, the main process is the exercise of power in the classroom. Foucault's theory of power combined with microscopic analysis and exchang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exchanges Practice of power system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scope of the role of power relations environment, communication discourse, interaction of three asp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science microscopic analysis, exchang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is a classroom for power property field, knowledge-based, to speak to the media,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eries of specific strategies, tools and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tion from my gauge training of the body.

Key words classroom;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power

1 权力与师生交往

1.1 权力是什么

权力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从字面释义上理解,权力即权位,势力,包括职责范围内的指挥或支配力量。对权力的探讨,大多数的学者都是从宏观角度出发,而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福柯则从细处着眼,对人们容易忽视的日常生活和普遍被接受的主流观点提出质疑。在福柯看来,权力是无处不在的,表现为多种形态。从本质上看,权力是一种相互交错的关系网,它具有生产性,与知识共生共存。

1.2 师生交往

交往内在于社会活动,是标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师生交往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依托教学内容所展开的交流与沟通。师生交往区别于其他交往的特质,包括交往的主体、目的、内容等方面。师生交往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师生交往的目的不仅是获取知识,还包括交往主体在交往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情感、品德与个性的发展。师生交往的内容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文明成果,还包括在交往过程中所生成的个体知识。

2 师生交往中的权力属性

根据交往发生的条件与基础,我们可以将师生交往定义为是以教室为主要交往环境,以师生对话为媒介,以知识的传授与创造为内容的过程。因此,结合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以及交往实践论,我们可以将课堂中师生交往的权力系统作用范围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即交往环境、交往话语、交往内容。

2.1 交往环境

教室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交往中权力行使的场所。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是覆盖整个历史和社会的,毋庸置疑,教室这一生产传播知识的公共场所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福柯认为,教室是权力运作的秘密场所,在教室这个狭小的学科知识传递空间中,每个角落都渗透着微观权力的影响。①教室中的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要求在座位上坐好,手脚必须“定”在课桌椅上,直到教师“解除禁令”,才能变化姿势。如果学生没有按照要求端正姿势,那么教师就会用眼神提醒或是言语提示学生。教师是教室里面的统治者,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每个学生都被教师设定好他的座位排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课堂表现情况、家庭状况等等诸多方面随意安排学生的座位。任何学生都不得在未获得教师的同意的情况下随意离开或改变座位。福柯还认为,微观权力在教室中的运作,还普遍运用着监视和规范化裁决技术。规范化裁决的处罚理由是不规范,不守规则。教师在班级中设计了管理制度,定下了行为规则,运用奖惩的多种方式实施评价,评价的内容也几乎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所有方面。这不就与我国国内中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的做法如出一辙?我国国内中小学学校的班主任教师就俨然是福柯笔下“教师”统治者的化身。课堂上的学生在教师的“监视”中战战兢兢地接受知识的传递,思维的创新和发展是无从提起的。

2.2 交往话语

师生之间的交往话语也是师生交往中权力行使的重要载体。而课堂中师生交往话语的权力关系主要体现在师生对话的结构和人称关系。在课堂中最一般的对话结构式是IRE结构,即“教师主导的提问与提示”、“学生的应答”、“教师的评价”。剖析课堂对话的IRE结构,我们可见课堂对话的特殊性。在课堂的IRE的对话中,教师是知识的已知方,学生是知识的未知方,教师有意向学生提问,在对应答的学生表示感谢的同时评价答案的正确与否。这种类似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对话形式,本身就是一种话语控制。教师不仅通过对最后的E,即教师的评价的介入,剥夺了平等的人际关系对话的性质。而且,通过对对话方向的控制、对话者的选择并发言顺序的决定,单向主导了师生交往中的对话。现代课堂中师生交往话语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在语言运用的人称关系上。在课堂之外用“我”这个第一人称表现自我的教师,在进入教师角色以后,他们统一消除了自己的姓名,都自觉地用第三人称的“老师”来自称。将自己同化为“老师”的教师个人,使得自己的发言和评价的话语权威化,使得自己在师生交往的话语过程中所作出的干预和控制正统化。其次,使用第三人称的教师的话语使得课堂中的个体之间的人际关系淡化,重建了制度性的人际关系。即同化为“老师”的教师通过对对话主题的选择以及秩序的维持,决定了师生间人际关系的构成与维持。再次,丧失第一人称的教师不仅丧失了主格,而且丧失了作为生命主体所支配的自我关系的主格。即丧失了以“我”为主格的教育世界,丧失了以“我”为主体的个体价值观、人生观。

2.3 交往内容

知识产生权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掌握了话语权。这在阿普尔所提出的“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中对知识的权力属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福柯则认为,权力产生知识,权力和知识是并生共存的关系。权力产生知识,制造知识,规定知识,裁判知识;知识助长权力,增效权力,捍卫权力。师生交往的本质是知识的交往。知识是师生交往得以构成和维持的条件,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内容。在现代课堂中,师生交往的内容主要是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并且是预先设计的、系统的显性内容。虽然在课堂师生交往中也不排除即时产生的话题,但这些话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传授传统内容的交往服务的。因此,课堂中师生交往的内容呈现出明显的计划性、系统性等特性。师生交往内容的这些特性是师生交往中的权力关系的体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师生交往的权力属性做出如下概括:以课堂为场域,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制造与生产出自我规训的主体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在现今以民主与公平为时代精神的社会,课堂中以压抑与规训为主的权力关系的变革迫在眉睫。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是人性的自由与平等程度。只有社会中的每个公民实现了自身的自由与他人的关系平等,才能使社会分工顺利开展,社会才能和谐安定。而只有和谐安定的民主社会才能保证持续的进步与发展。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健康、幸福、品行、学业、个性是学生生活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五个因素,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五个目的和追求。压抑、控制的课堂权力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剥夺了学生享受幸福课堂的机会。身心都不健康、不幸福的学生更不用说品行、学业以及个性的发展。人性对自由和民主与生俱来的向往警示压抑、控制的课堂权力关系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个人自身的发展,都要求一个公正民主的课堂,必须变革压抑、控制、规训的课堂权力系统,重建课堂权力关系。

注释

①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2003.

参考文献

[1]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2]郭华.教学社会性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129.

[3]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0.

[4]李松林.课堂场域中的权力运作[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

[5]裴娣娜.知识·权力·主体——《控制与自主:课堂场域中的权力逻辑》评析[J].教育研究,2010.11.

[6]李松林.控制与自主——课堂教学的权力品性研究[J].教育学报,2006.6.

猜你喜欢

权力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民营金融权力榜
对于权力,人为什么会习惯性服从
权力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