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与人生(节选)

2015-06-09冯友兰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5年46期
关键词:道家图画成就

冯友兰

一个人的若趣。可以与他的成就不一致。例如一个大政治家,可以好音乐图画等。就其成为大政治家说,他的才是在政治方面见长的。但他的兴趣,又在于音乐图画,其兴趣与其才,并不是一致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有些人的才是一方面的,有些人的才,则是多方面的。一个人是大政治家而又好音乐图画,由此可见,他在政治方面及艺术方面均有才。因为有些人的才是多方面的,所以他一生所好的事物,可以随时不同.如一人于幼年时好音乐图画,及壮年又好政治。盖人在各方面的才,有些于其一生中某一时期表现.有些于其一生中另一时期表现。他在某一方面的才,在其一生中某一时期表现,他即于某一时期,对于某种事物,感觉若趣。

或可问: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可以随时变动.如果他又专做他所感觉若趣的事,则他所做的事,岂非需要常变?如果他所做的事需要常变,则他对于他所做的事,恐怕都不能有所成就。于此点,我们说:凡做什么而期其必有成就者,即是有所为而为,即不是率性而行。率性而行者,对于其所做之事,虽可有成就,但不期其有成就.更不期其必有成就。

在道家所说的理想的生活中,一个人只做他所感觉有若趣的事。在道家所说的理想的社会里.所有的人都只做他所感觉有若趣的事。如果这种生活,这种社会,事实上可以得到,这诚然是最理想的。不过这种生活,这种社会,事实上不是可以完垒得到的。其理由有几点可说。就第一点说,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有些事在根本上只是一种工具,为人所用以达到某种目的者,其本身是不能使人感觉兴趣的。人做这些事,只能是有所为而为,不能是无所为而为。例如吃药。没有人无所為而吃药,但吃药亦是人生中所不能免者。就第二点说,每一社会中的人.必对于其社会负相当的责任,必于相当范围内,分担社会的事,至少亦应该于相当范围内,分担社会的事。没有人能生存于社会之外。所以没有人能不,或应该不,于相当范围内,分担社会的事。对于此等事,有些人固亦感觉兴趣,但亦有些人不感觉若趣,或甚感觉无若趣.不过对于这些事,有些人虽不感觉兴趣,或甚感觉无若趣,而亦不能不做,亦不应该不做。就第三点说,有些人所感觉兴趣的事.有些是为社会所不能不加以限制的。社会对于这些事,若不加以限制,则必与别人发生冲突。因此有些人对于这些事,虽有很大的若趣,而不能做.或不能充分随意地做。因以上诸点,所以道家的理想的生活,理想的社会,事实是不能完垒得到的,至少是很不容易完垒得到的。

这种生活,这种社会,虽不能完垒得到,或不容易完垒得到.但我们却不能不承认这是台乎我们的理想的。在我们生活中,我们所做的事,其无所为而为者越多,我们的生活即越近乎理想。在我们的社会中,一般人所做的事,其无所为而为者越多,则其社会即越近乎理想。

猜你喜欢

道家图画成就
了不起的成就
失恋“成就”的CEO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