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成蓝海,几家欢喜几家愁?
2015-06-08亮子
亮子
国内消费者对于跨境购物的需求,早在几年前食品安全问题凸显时就已经十分强烈了,中国的年轻妈妈们对海外奶粉品牌的追捧撕开了海淘市场的口子,也为日后跨境电商平台的诞生提供了温床。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4年短短两年时间内,国内跨境电子电商平台数量已超过5 000家,企业超过20万家。201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在3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跨境零售约3 0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将增长至6.5万亿元人民币,年增速超30%。
2014年初,央视以“一份大数据报告勾勒出未来全球贸易格局”为题对国内跨境电商行业进行了报道。“传统外贸年均增长不足10%,而跨境电子商务则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跨境已然成为电商行业蓝海,仍在迅速增长的海淘需求也为跨境电商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作为国内电商行业巨头,阿里巴巴在2014年初上线天猫国际,不过由于未能兑现搭建起外国品牌进入中国的快速通道的承诺,也一度饱受质疑。作为回应,天猫国际在2014年12月29日发布了相关经营数据。数据显示,从2014年2月上线起,平台上已有30家店铺单店成交额超过千万元人民币,双十一当天则有104家店铺的成交额超过百万元人民币,同时来自欧美等国家地区的100多个商家正排队等待入驻。
天猫国际之外,国内京东商城和苏宁易购等电商巨头也在积极布局跨境电商业务。而进入中国多年不见起色的亚马逊也借机将跨境电商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近日亚马逊又与天猫商城在进口直采业务上达成合作,正式入驻天猫商城,可见亚马逊对跨境电商业务的决心之大。海外电商平台的加入让行业竞争加剧,也从侧面验证了国内跨境电商行业的巨大潜力。
除传统电商巨头,官方也推出了相应的跨境电商平台,如上海自贸区推出了跨境通,宁波保税区推出了跨境购。但限于用户规模和入驻商家数量,这类电商目前订单量不高。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跨境电商市场未来竞争之大,以及保税模式对于跨境电商价值几何。
目前国内跨境电商的集货模式主要有海外直邮、集货直邮和保税三种模式。海外直邮既是商家在消费者下单之后通过物流公司一单一单发回国内;集货直邮则是商家在接到订单之后将货物集中存放在海外的集货仓,达到一定包裹量之后再统一发回国内。这两种模式成本较高,效率也较低,消费者从下单到收货平均历时在30~40天左右。
而保税模式则是商家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将热卖商品屯放在国内的保税区,消费者下单之后,直接从保税区发货,一方面节省商家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物流速度几乎与国内订单无异。相比前两种模式而言,保税模式目前来看是最为适合跨境电商发展的集货模式,也是国内电商平台选用的主要模式。天猫国际方面的数据显示截止目前有60%以上的订单通过保税模式备货发货。
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后,以亚马逊为代表的海外电商以及国内阿里巴巴等一众电商企业纷纷与自贸区达成贸易合作协定,低成本的保税模式也让天猫国际等跨境电商业务尝到了甜头。按照规划,有望获批的广东自贸区面积远大于上海自贸区,而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也在规划范围内,作为国内重要的航空枢纽,电商巨头们势必会因此争个“你死我活”。
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欲借机回归,让天猫、京东等国内电商巨头们加强了对跨境电商业务的重视,而蜜淘和洋码头等进口垂直类平台的不断涌现,也让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说到竞争,以往电商巨头们在竞争过程中往往采取“价格战”策略,直接将价格拉到全网最低,而竞争对手则进一步拉低价格作为回应。但对跨境电商这样一个尚处在初期阶段的行业来说,过早的价格战将破坏整个行业的价格体系,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好在目前看来,各大电商平台尚未展开明显的价格战,而是采取红包、优惠券等方式给予消费者更多优惠,从而提高平台竞争力。
巨头的加入一方面将改变整个跨境电商行业的市场格局,另一方面实力雄厚的大平台介入,也将加快行业的整合速度,将行业带入洗牌期。一些缺乏供应链整合能力的海淘平台、转运公司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从这个角度来看,合理的行业竞争对行业和消费者来讲是好事,有助于行业的自我净化和升级。
不过,跨境进口电商行业市场之大,除了那些品类大而全的电商巨头外,更为垂直化的进口类电商也有着相当大的生存空间。如果说2014年是跨境电商的爆发年,那么2015年预计还会有更多平台涌现,共同瓜分市场份额。当然,随着行业洗牌期的到来,也会有一部分平台在竞争中不可避免地走向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