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手机的奇葩命名哲学

2015-06-08张书乐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15年8期
关键词:国产手机性价比单品

张书乐

谁能准确地说出时下最流行的十款国产手机的全名?也许你可以,但至少我和大多数人不行。因为它们的命名实在是太让人眼花缭乱了。

据说,早在2012年,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就曾指责国产手机的命名太过复杂,没有人能记得住,也没有像苹果那样少而精。而消费者们也意见很大,乱七八糟的命名根本搞不清谁更先进。于是乎国产手机们在奉行“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在血拼性价比的同时,也纷纷玩起了命名哲学。总的来说,目前国产手机的命名主要遵循以下四种方式。

第一类,积极学习苹果。人家苹果兄弟就是灵泛,iPhone加数字加S(C)的简单命名,谁更贵就谁更好,一看就懂。对此,一直被誉为“雷布斯”的雷军和他的小米也自然紧紧跟上节奏,主流机型的名字都叫小米加数字加字母,直到那个不知所谓的NOTE上市。不过其在首发的说明书上,赫然印着“小米手机5”的字眼,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是临时换名字,结果忘记换说明书。

第二类,食品饮料齐上阵。小米红了、红米又来了,有寨厂便很快弄了个大米。这个“食品”家族的其他成员也很有名,比如大可乐、小辣椒、红牛、青橙、青葱和乐檬啥的,食品饮料齐上阵。噎着了?不怕,让酷派大神拿着罗永浩的锤子帮你敲一敲就好了。这些名字虽然顺口,但一窝蜂都走这个路子,真的好么?

第三类,整点英文伴洋气。中华酷联米们一心一意想成为中国的苹果、世界的三星,因此为了标榜国际化,名字也得国际范儿。比如,三星弄了个Note系列大屏手机,咱也出大屏手机,有无手写笔不重要,统一加Note。微软有Surface Pro,咱魅族有MX4 Pro。苹果发布了iPhone 6 Plus,华为荣耀 6 Plus在2个月后堂而皇之登场……

第四类,高配低配要婉转。在发现加数字,加字母,加单词都不够忽悠,不够高科技之时,高配低配又成了新的营销热点。这不,时下青春版、畅玩版、全高清版和全网通都跳出来了。话说,青春版不就是低配版,畅玩版不就是高配版么?

相比之前那些晦涩难记的数字和符号,如今的国产手机名称的确朗朗上口。但与此同时,另一种浮夸、山寨和生搬硬套之感却又跃然纸上。

国产手机们起名字这件事儿,看起来已经成为了比产品研发更重要的工作了。在产品创新力不济的情况下,我们势必要在命名上赶超国外同行。笔者猜测,下一波名字是否该涉及国粹了?怎么也该轮到左青龙、右白虎上了吧?

回过头来看,拼命在名字上发力,一个劲的耍“逼格”,其实也不是国产手机一家的问题。当下智能手机在设计和工艺上,已大体趋同,不同之处多反映在个别功能之上。很多厂家也希望借此,尽力凸显出“极致单品”的性价比优势。而当一些厂商“极致单品”的优势也刷不出来的时候,就只能考虑借力时尚人群爱炫耀、追求个性化的特征,用产品名字刷刷存在感了。

猜你喜欢

国产手机性价比单品
国产手机,走红海外
买房,要的就是性价比
OFFICE LADY之娇美清新型美妆必备单品
性价比再度提升 Velodyne Acoustics(威力登)Impact 12 MKII
热卖单品
超难搭配的单品也可以轻松驾驶
国产手机几家欢乐几家愁
创新力不足导致国产手机再遇寒冬
有范穿衣也是性价比王
性价比大认证 秋季新品 必扫基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