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中应把握的若干原则
2015-06-08郭凤杰
郭凤杰
摘 要 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大量应用,对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阐述信息化教学中应把握的若干原则,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125-02
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应用,使得信息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飞速的发展,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多种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手段,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相应产生一些以前从没有过的新问题,如果这些技术手段运用不当的话,就会反而不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应该时刻把握住以下几点原则。
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是采用“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写半天”的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由于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形式相对单一,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方法和对教材理解能力及程度有着相当的要求,也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耐心程度有着相当高的标准。自从信息技术介入课堂之后,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多种感官直接接受刺激,发展立体思维能力,拓展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让课堂异彩纷呈,精彩不断。
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教学方式适合现代的要求,符合引入信息技术进课堂的初衷。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使用大量的信息技术的同时,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教学手段怎样的丰富和发展,都是为了配合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过程,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切不可喧宾夺主。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导”上作文章。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简单地规定了一条路线,学生在上面直接走就完成了全部的工作,而是要在学生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仔细观察、了解、判断后,总结出自己和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加以肯定和指导以及改进。
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大量应用,并不能解决教师在以前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它只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学习手段、提高了学习效率,必须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时时观察学生、指导学生、引导学生。解决旧有的矛盾,注意新生成的矛盾。所有的教师都应该知道,世上从来就没有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是毫无瑕疵的,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改进,才能实现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2 坚持“形式服务于内容”的原则
经过这么多年信息技术的充分发展,互联网上的视频和音频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过程,毫不夸张地说,已经达到海量的地步。这使得教学过程中教师掌握的教“具”也就是说素材如此的多姿多彩、丰富多样,固然成功地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但也要注意到,同时隐含着再次分散注意力的可能性。形式的过于丰富,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本身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自控力不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就可能产生目不暇接、无所适从的结果,本能地就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多看几眼,而对这节课程主要的地方关注不够。
一些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有时过分追求动感效应,会借鉴一些网络上的动漫图片。这样虽然会极大地吸引学生的眼球,但也有可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图片上来,影响对本来应该关注的主要内容的注意。所以,教师应该本着形式服务于内容的原则,对本来可以用简单精练的语言、文字、图形等多媒体形式就能表现得十分清楚的内容,就不需要也没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再去有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上搜集影像资料、精心制作动画片断。过度追求色彩的丰富、形式的多样,有时反而会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同时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制作动画、视频、音频,也会加大教师不必要的工作量。
另外,在课堂上大量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一些传统教具的使用,拥有了信息技术就放弃以前广泛使用的教具这是不可取的,否定传统教具所拥有的优点和特点同样是不可接受的。一些用这些简单的工具就能说明的问题,如果大量采用视频、音频、动画等等技术,片面追求感官效果,固然能够使教学过程有可能丰富一些,但从投入的工作量与教学效果上来说这是事倍功半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和不应该提倡的。
同时有一点也必须要引起注意,在选取材料上一定要仔细认真甄选,现代社会信息的海量化导致在搜寻信息时一个细小的环节会引起结果产生很大的偏差。比如就同一主题采用不同的风格迥异的图片,教学效果是大相径庭的,而正是这些细小的偏差反而会影响到整个教学效果,甚至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准确性。
3 坚持“资源共享”的原则
由于时代的差别,教师的专业水平因各种原因而参差不齐。有些老教师由于年龄及本身和工作环境的局限,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可能不是太多,一味地强求其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来进行课堂教学反而显得捉襟见肘。对于这种情况,不能简单地要求大家在一日之内达到相同的水平,但对于这种现象也不能推诿和无视,在一所学校、一定区域内作到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和交流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资源,就能够得到教学质量的一个整体提升。同时,把以前教师所做的一些课件加以保留,不仅节省了以后教师的工作强度,同时也为提高和改善课件的知识性、完整性和趣味性提供了一个平台。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许多教师的作品经常不是网页格式的,这样就会导致必须是按照作者固定的顺序来播放,这样的课件也只能一个人用,别人要用的话只能按作者的思路讲解,束缚了别人的发展空间,禁锢了别人创新的思路,无法体现各自的教学风格。所以应设计成网页格式的,这样的一个平台才能方便大家使用,从而展现各自风彩,采众人之长、补个人之短。
4 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不像从前一样,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它渗透到人们生活与工作中的各个角落中,现在每个家庭都能够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一些。而且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与淘汰的周期很短,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教师和学生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因此不应该把它当作教师仅有的专利,而应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相学习借鉴。应该让有条件的学生参与到一部分课件的策划、制作、完善过程中,国外许多计算机天才在十几岁时就以经崭露头角,而国内的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天分一点儿也不比成年人差,不要仅仅把学生当作一个被动接受的对象,而应该当成一个平等的合作伙伴,在有些时候他们的优点也是需要教师借鉴和学习的。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理论与实践联系的能力,同时能激发他们自学的兴趣。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应用,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需要越来越多地借重它们,当为它们带来的便利而欢欣鼓舞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哲学上的一句话;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应该辩证地对待它们,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学的得力助手,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