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2015-06-08吴海江陈志刚袁文华李梦奇

时代农机 2015年5期
关键词:邵阳机械类应用型

吴海江,陈志刚,袁文华,李梦奇,李 滔

(邵阳学院 机械与能源工程系,湖南 邵阳 422000)

湖南是装备制造业强省,机械工程是邵阳重点发展的行业。机械类专业具有理论多、工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的培养及训练,导致毕业生往往不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要求,成为各地方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校企合作是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办学模式。

作为一所省属多科性地方本科院校,邵阳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一直致力于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秉承“特色立校”办学理念,不断扩大与企业的合作。不过,学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的主体,追求的利益、管理的思路也不尽相同,校企合作普遍面临着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欠缺、校企合作形式不尽人意、合作培养成本高、企业实践导师的素质不高等诸多难题。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进校企联合的产学研办学模式,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组建师资,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培养人才,将育人与就业有机结合,把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的需要紧密相连,根据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修订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调整实习时间,调整培养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2012年,“邵阳学院——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项目获湖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经过三年的建设,在培养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保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长效运行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1 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

面向现代化对机械类专业现场工程师的需求,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宗旨,以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采用“做中学、学练合、校企联”的方式,结合合作企业的典型产品,按照CDIO的模式设置项目,使学生建立一个从产品开发设计到制造的系统工程的感性认识和实践,具有制造工艺的基本技能,明确各种制造工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基地总体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总体思路

2 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为建立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分工合作、良性互动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邵阳学院与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担任组长,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和学校教务处长担任副组长,负责领导、督促和协调建设工作;设立基地管理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由机械与能源工程系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和项目总负责人,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分管实验室与科研工作的副主任和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担任执行负责人,相关教研室主任、公司人力资源部和相关分厂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项目实施,实行“学校——系部——基地”目标管理,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

3 制定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有序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工作,规范基地建设管理,制订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教学实习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低值耐用品管理办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实习教学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学校也制订了《邵阳学院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管理办法》、《邵阳学院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邵阳学院实践教学管理暂行规定》、《邵阳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

4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由学校和企业组织专家,对基地的实践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在《邵阳学院实践教学质量评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基地实际,制定了《基地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从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效果等方面对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管理等进行全面、科学、规范的评价。填写《基地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表》,评价等级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合格(60-69分)、不合格(60分以下)。

5 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有较大缺口,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偏低,年轻教师多是从学校直接到高校任教,没有任何企业任职经历,实践教学经验匮乏。为此,学校制定了《邵阳学院机械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加强校企双方的融合交流。先后选派8位教师到基地挂职锻炼,同时聘请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6名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引进、培养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4名博士、9名硕士,培养造就了一支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多元化“双师型”机械类专业专兼结合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经过在企业的锻炼,教师个人的实践现场工作经验获得了显著提升,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得到了有机融合,教书育人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等各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先后主持“基于加强创新能力的校企合作培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等省级教学研究项目3项,“基于'CDIO'模式的动力机械类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等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4项;完成横向课题8项;发表相关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15篇;从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的胡玮军老师,将自己在企业的经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荣获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工程力学组二等奖;相关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产学对接,培养机械动力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获第十届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6 搭建实践教学网络信息与学习平台

构建一个既面向本专科教学的、完善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平台,又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协调发展的、相互促进的示范基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学校搭建了内容丰富的基地建设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了网上辅助教学和基地管理的信息化,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网络实践教学环境,其域名为http://www1.hnsyu.net/jixie/xqhz/。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网站进入实践教学网络模块,可以观看实践网络教学视频课和部分所涉及的理论课程,同时学生可以在实践教学网络模块中申请校企合作项目参与,也方便学院对实践教学的管理,推进实践教学的网络化,为学生、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技术交流的信息平台,增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学习与示范作用。

7 结语

机械工业是邵阳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湖南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四化两型"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机械类专业既需要学习较多的理论知识,又必需参加更多的工程实践。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进行的工程实训相对偏少,导致参加工作时常常不能顺利进入角色。依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是地方性本科高校培养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基于从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及搭建实践教学网络信息与学习平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确保人才培养基地的长效运行。培养的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应用能力明显加强,就业竞争能力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实现我校培养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1] 徐鹏云,张秀花,王泽河.机械类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15(5):80-83.

[2] 苏春建,范云霄,于涛,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多样性[J].教学研究,2012,35(1):97-99.

[3] 张杰飞,赵伟章.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湖南农机,2014,41(1):103-105.

[4] 傅怀梁.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河学刊,2013,(11):111-113.

[5] 徐家文,郑光海,刘爱莲,等.校企合作培养材料学科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20):251-252.

猜你喜欢

邵阳机械类应用型
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与开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作品选登
单圈图的增强型Zagreb指数的下界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