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的听力教学探讨

2015-06-08周密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4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听力学习者

摘要:听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形式之一,作为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和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可理解信息的输入和其他各项语言技能的发展,但听力教学费时又低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学双方。本文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基于建构主义的启示从师生双方探讨改进的方法,希望能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

作者简介:周密(197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西安医学院人文社科发展项目(编号12SZ011)阶段成果

一、引言

听和说是语言交流的基本形式,其中“听”是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可以说学习者听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英语学习的关键环节。但现实是学生不爱上听力课,枯燥乏味的课堂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继而影响其他各项语言技能的发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为了教学双方关心的焦点,本文拟从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基于建构主义的启示从师生双方探讨改进的方法,目的在于改进听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以西安医学院医学英语专业2011级和2012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第一步,通过学籍档案了解学生生源地、高考志愿及专业选择等方面的信息;第二步,在2011~2012学年两个学期分别对英语专业2011级三个班的听力课堂教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观察(2011年10月至2011年12月,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第三步在每个班级中随机选取20名同学作为访谈对象,根据观察结果设计访谈问卷,就有关听力教学中观察到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了解,并整理和分析结果;第四步,将2012级四个班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班和两个对照班,除了进行上述的第一和第三步外,还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对比实验。

三、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听力技能。

第一,发音不准直接影响听力效果。听和说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技能,听力首先是个听音——辩音的过程,因此,首先要掌握准确的发音并熟悉语音知识。发音不准,语音知识薄弱,是听力障碍之一。第二,词汇量不足阻碍听力水平的提高。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对词汇含义的理解以及对词汇常见搭配得掌握都会影响听力过程中的理解。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做支撑,是听力障碍之二。第三,缺乏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制约听力理解的程度。对英、美等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政治不是很了解,对当今国内外的大事要事也不是很关心,使得学生虽然能听懂单词,却不能理解材料的内涵意思。第四,缺乏听力技能影响听力水平的提高。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大部分学生在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听力训练,对听力理解的过程不清楚,没有正确的听力策略来扶助,造成听力训练事倍功半。

(二)教师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不够灵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固定的教材为主。当然,这些教材都是经过编者精心编写而成的,但教材的内容并非适合所有的学生。另外,一部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再到推广,势必会有滞后性。第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虽然已将多媒体运用于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但大多数只是将多媒体作为一种简单的播放工具,教师操作,学生接受,教学在听音——讲解——复听——再讲解的机械流程中循环。在这样一种单一、机械的环境下,学生容易疲惫、走神,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对听力教学效果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由于上述的问题,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之后,看不到明显的效果,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焦虑水平过高的情况下,心理语言活动过程会处于抑制状态,思维变得迟钝,学生越是听不懂,焦虑程度就越高。如果在课堂上学生一直受挫、失败,就会产生严重的焦虑,会破坏学习情绪,甚至丧失学习听力的信心。而多媒体授课形式,教师处于操作台上,学生面对屏幕,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和帮助。

四、建构主义理论对听力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教学。学习的过程是个体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其次,主张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与学。认为在真情实景的体验中,借助于必要的学习资源,才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重组认知结构。再次,教与学的整个过程离不开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最后,教师要为学习者设计教学环境,提供各种资源,鼓励学习者主动探索并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

在上述教学思想的启示下,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发挥导向作用、组织作用,课堂上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营造真情实景,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语言能力进行交际,突出语言的实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观对听力教学的启示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一)关于教师

首先,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串联起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三大板块。其次,选择合适的素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做好三个阶段的工作:准备阶段、实践阶段和反思阶段。准备阶段:课程准备阶段,教师应先阐明听力学习的特点、难点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听力学习的艰巨性和渐进性,帮助其构建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策略;材料准备阶段,教师须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背景知识,或通过图片来激发学习兴趣,消除紧张情绪,为新信息的输入做好准备。实践阶段:要有针对性地、也要有创意地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材料。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上,而非答案本身。在求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思考、判断进而理解所输入的新信息。同时辅以听读、听说、听写练习,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提高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所得的效率。反思阶段: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和总结,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教材、媒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优化教学理念、方法和策略。

(二)关于学生

首先,转变学习理念,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和探究者。其次,由孤立的学习者转为合作学习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探讨、充分交流和合作。在入学之初,学生首先要了解听力课的实质和目标,听力是通过“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也就是让学习者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第二步,明确教学大纲,了解学习任务。了解了课程的目标、进度、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测验及考试等方面的信息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第三步,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完成听前、听中和听后所布置的任务,并在课外练习中发挥合作的优势,强化技能,积累知识。第四步,要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听提供说和写的语言输入和质量保证,训练读的速度和感觉,说和读为听力技能的发展提供支撑,通过写来整理和培养英语语言思维,从而全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第五步,要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

五、结语

总之,听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复杂而困难的过程,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在教学上转变观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辅以听力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学生要发挥主体性价值,积极主动参与课内训练与课外拓展,明确目标与任务,下定持之以恒的决心,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听力这个原本薄弱的环节尽快转化为形成和强化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平台。

编辑∕高伟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听力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Units 7—8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1—2 听力练习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