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窦娥贞节观的二重性与关汉卿思想的二重性

2015-06-08朱文婷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二重性关汉卿窦娥

朱文婷

(安庆师范学院 文学系,安徽 安庆 246133)



窦娥贞节观的二重性与关汉卿思想的二重性

朱文婷

(安庆师范学院 文学系,安徽 安庆 246133)

摘要:窦娥所表现出的“有情义”、“敢反抗”、“重尊严”等品质与宿命论、封建孝道、封建礼教的成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其贞节观的二重性,而后者起主导作用。窦娥贞节观的二重性来源于作者思想的二重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作者对故事原型的不彻底改编;二是作者借笔下人物表达企图恢复传统伦理观念的愿望。

关键词:关汉卿;窦娥;贞节观;二重性

《窦娥冤》在《宋元戏曲考》中被王国维称赞为“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著作。学者们对窦娥形象的研究一直十分重视: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学批评史上对窦娥的评价多是“扬”——将其作为反封建的“斗士”,赞美其反抗、斗争的精神,甚至有不同程度的拔高[1]。20世纪80年代,因文学批评的自由度逐渐扩大,人们开始对窦娥进行客观的评价,尤其注重对其形象中的“节”“孝”成分的分析;80年代之后至本世纪初,多数学者认为窦娥是封建社会“节妇”“孝女”的典型,少数学者对窦娥是否是纯粹的“节孝妇”进行了论争[2]。近十来年,人们对窦娥的形象又进行了再认识,试图从窦娥的情感轨迹[3]、文化意蕴[4]、蒙汉民族文化差异[5]以及解构主义[6]等新视角,来穷尽对窦娥节孝形象的认识。

窦娥形象的研究经久不衰,源自于窦娥形象的多元立体化,难以进行单一的定义。本文仅论述窦娥的一个侧面,即窦娥贞节观的二重性与来源。

一、窦娥贞节观二重性的体现

窦娥的贞节观在剧中主要通过窦娥的三个行为表现出来,即自己甘愿守寡、反抗婆婆安排的改嫁和阻止蔡婆改嫁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中,窦娥所表现出的“有情义”“敢反抗”“重尊严”等品质与宿命论、封建孝道、封建礼教的成分交织在一起,而构成其贞节观的二重性。而这些品质只存在于窦娥的行为过程中,而宿命论、封建孝道、封建礼教是窦娥产生其行为的初衷与产生行为结果所遵循的准则,在其贞节观中起主导作用。

1.“有情有义”之“遵天命”烙印

窦娥七岁时被抵给蔡婆当儿媳妇,她与丈夫从小一起长大,两人感情应当很好,否则她看到“锦烂熳花枝横绣闼”和“团圞月色挂妆楼”时就不会觉得“催人泪”“断人肠”(一折【混江龙】)了。当蔡婆与张驴儿之父互相推让羊肚儿汤时,窦娥气愤地说:“想他家与咱家有甚的亲和戚?怎不记旧日夫妻情意。”窦娥说蔡婆忘了“旧日夫妻情意”,可见她自己是时刻铭记的。丈夫刚死不久,窦娥为丈夫守几年寡作为哀悼,既合乎人情,也体现其重情义。

在守寡方面,窦娥行为上体现出对死者的“有情有义”,而实质上却是难以摆脱“遵天命”的烙印。窦娥的守寡行为流露出宿命论的思想,并且这种思想也是其甘愿做出守寡行为的准则。窦娥在守寡时也曾觉得难熬,觉得“情怀冗冗,心绪悠悠” ,但她并不想积极地改变现状,她认为,自己“命苦”“忧愁”都是因为同住人“拔着短筹”,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窦娥只想着“将这婆侍养,将这服孝守”,想用今生的孝行“将来世修”。

2.“重尊严”“求自主”之“孝道”根本

窦娥不愿改嫁,除了丈夫刚死、不舍旧情且受宿命论的影响之外,还因为新人不能如意,窦娥与张驴儿没有任何感情基础与共同语言。张驴儿只是窦娥看不起的“好色荒淫漏面贼”,其言语、行为不雅,各种行为与正人君子毫不搭边,像窦娥这样“小有家资”“生得可喜,长得可爱”的规矩妇人怎可能看上他。另外,窦娥的父亲教导窦娥遵守“三从四德”,而此时,窦娥之父不在身边,丈夫已死,又无子嗣,身边只有个像母亲似的蔡婆是她的长辈,那么如果按照“三从”的规定: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那窦娥就应该像《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一样由婆婆主宰其去留。但是,当婆婆没和她商议,就不仅自己屈从了“村老子”,还将她也许给那个“半死囚”时,她就反抗了,当着张氏父子的面说蔡婆“婆婆也,你岂不知羞!”可见,窦娥反抗蔡婆的安排是出于维护自己的尊严、追求自己独立的人格。

在反抗蔡婆婆安排改嫁方面,窦娥虽“重尊严”“求自主”,但她在根本上却又服从于封建孝道。窦娥看似违反了父亲教诲的“三从四德”,而窦娥的“贞”在根本上是与封建“孝”道相一致的。因为她的反抗精神只存在于言语反抗中,在用言语维护尊严的行为结束后,她在结果上就妥协了——张驴儿暂时娶不到窦娥,但张氏父子入住蔡家,包吃包住。窦娥的妥协显示了其虽然反抗蔡婆,但终究拗不过蔡婆同意张氏父子入住蔡家的想法。说到底,窦娥的贞节观无法独立于“孝”道而存在。

3.“否定苟且、懦弱”之说教武器

窦娥从一开始就不同意张氏父子入门,她摆事实、讲道理地劝说蔡婆:“俺家又不是没有饭吃……怎生又招丈夫那?”可蔡婆怕“若不随顺他,依旧要勒死我”,并且还道出了“连你也许了他”。蔡婆的软弱已到了不仅将自己轻易许人,还将儿媳妇也可轻易送人的地步了。窦娥十分气愤,由最初的关心婆婆是否吃饭,是否与“人家惹争斗”转为以讽劝谏,嘲笑婆婆“女大不中留”等,并把死去的公公也搬出来,想压一压婆婆的改嫁之念。可婆婆仍不敢回绝婚事,道:“教我怎么会得他去?”窦娥见此,唱【寄生草】劝说蔡婆,但蔡婆却说:“他爷两个都在门首等候,事已至此,不若连你也招了女婿罢。”费了这么大劲来劝说婆婆,关心之语、讽刺之言都用了,可婆婆就是一味的懦弱,所以窦娥直接甩脸色:“你要招你自招,我并然不要女婿”的。窦娥由盼婆婆归家的急切到向婆婆问情由的关心,再到对婆婆安排婚事的反感、讽刺,这一系列的语言、心情的转变,都表现出她对婆婆懦弱性格的否定。

在阻止蔡婆改嫁方面,窦娥虽否定苟且、懦弱,但她却将封建贞节观作为说教的法宝,“贞心自守”,“好马不鞴双鞍,烈女不更二夫”等封建卫道士的语言充斥其间。窦娥的“否定苟且”的行为只是一个过程,她否定改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思想上带有封建性;而且,她虽然有反抗蔡婆的言语,却无任何反抗的成果,其行为的结果是:蔡婆对张驴儿说“待我慢慢地劝化俺儿媳妇儿”——依然有让儿媳妇改嫁的主意。这也说明哪怕窦娥的“否定懦弱、苟且”的行为有多合情合理,但其用封建贞节观反对封建孝道的行为是无力的,在结果上也只能妥协于“孝”。

二、窦娥贞节观的二重性源于作者思想的二重性

关汉卿既是上流社会的正统儒生,又是下层社会的书会才人。这种“双重身份”使得关汉卿的思想具有二重性,即其思想对封建传统观念有所突破,但又有一定程度的信守。窦娥形象可看作关汉卿思想的体现。因此,窦娥贞节观的二重性其实是来源于作者思想的二重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对故事原型的不彻底改编;二是作者借笔下人物表达企图恢复传统伦理观念的愿望。

1.窦娥贞节观与故事原型的改编

关于窦娥的原型,“祝肇年指出《淮南子·览冥训》的一则传说,应是最早的雏形:‘庶女叫天,雷电下击,(齐)景公台殒,支体伤折,海水大出。’”[7]许慎与高诱为《淮南子》作的注中,都将“庶女”变成了“齐之寡妇”,其形象为:“无子,不嫁,事姑谨敬”,面对改嫁都是“不肯”。西汉刘向《说苑·贵德》与《汉书·于定国传》关于“东海孝妇”记载相类似,都是“东海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干宝的《搜神记》与南朝王韶之的《孝子传》都将“东海孝妇”冠名为“周青”,形象为“养姑甚谨”,“母患积年,青扶持左右”,“劝令更嫁,青誓以匪石”。由“庶女”到“周青”的演变中,可以看到最初的“庶女”缺少人物性格,但在发展中被逐渐添加了“节”“孝”的因素。“齐之寡妇”与“周青”的“节”、“孝”形象是十分纯粹的、是一元化的,与人物个性无冲突,而且这种“节”、“孝”形象,在历代演变中从未有过本质的变化,由此可见此形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后人若要改变此形象并非易事。

到了元代,关汉卿立足于元代的社会现实,将其发展为较之前代更具体、更复杂、更有社会深度的人物形象——窦娥。关汉卿在窦娥的贞节观中融入了维护尊严、否定苟且、反抗强暴等内容,这些内容正符合了当时百姓对正义感、对自我幸福追求的渴望。关汉卿能够了解民众的思想,说出民众的心声,这是作者超越前人的地方,也是他的剧作能够受人欢迎、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改编故事的结果就是:“人们由于窦娥的正义行动而忽略了她的‘封建’宣言,而决不会由于她的观念落后,对她维护自己尊严的行为加以否定。”[8]可见,窦娥的贞节观中的维护尊严等精神是作者创新的结果,而窦娥这一形象还保留着“齐妇”“孝妇”“周青”的浓厚的伦理意识。

关汉卿对故事原型的不彻底改编,除了故事原型有着深厚的封建土壤、不易改变之外,作者还受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民众接受心理的影响。元代统治黑暗,贪官污吏盛行,据《元史·成宗本纪四》记载元,三十一年十一月,仅京师一地就有贪官三百人;元代等级制度森严,汉人地位低下,有知识、有文化的汉族读书人也只能有着“九儒十丐”的地位,不论是文人还是普通百姓,其生活都是苦不堪言的。元代经济畸形繁荣,市民阶层队伍壮大,文学被市民接受的程度加大。经济繁荣,竞争必然激烈,而畸形的经济往往又使得元代大都市里的书会之间、作家之间、演员之间的竞争更具残酷性。剧本是书会、作家、演员竞技的重要因素,剧本的质量在竞争中至关重要,因为剧本是否适合演出、是否出色、群众是否看得懂决定了它被接受的程度。关汉卿的剧作能广受欢迎,是因为他将文学根植于民众之中,其剧作语言通俗,内容取材于百姓听说过的人与事,例如《单刀会》中的关羽、《钱大尹智宠谢天香》中的谢天香与刘永,都是流传已久的人物形象。因此,关汉卿借助具有反抗精神且符合传统价值标准(如孝顺、善良等)的窦娥形象,既表达了自己对元代统治者的不满,迎合百姓对正义感、对家庭幸福追求的渴望, 也增加了剧本的竞争力。

2.窦娥贞节观与作者的理想

蒙古族的文化属于草原游牧文化,虽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不稳定的因素,但也铸就了其豪迈的风格。汉族文化属于农耕文化,文化传承波动性小,常含有某些束缚自由、压抑人性的传统观念。元朝的贞节观与前朝汉人的统治大不相同,它对妇女的离婚、再嫁,甚至私奔、婚内奸情都极为宽容。关汉卿是下层社会的书会才人,他或多或少地受到元朝贞节观的影响,《望江亭》中对寡妇谭记儿的再嫁表示赞同,且赞同女性的反抗精神:赵盼儿敢于戏弄周舍;谭记儿敢于戏耍被称为“花花太太岁第一”的杨衙内;杜蕊娘虽误会了韩辅臣,但她敢于维护自己的尊严,她容不得韩辅臣“又缠上一粉头”;燕燕虽然最后妥协于做侍女,但她敢于讨公道。作者的反抗精神是进步的,马克思曾说过:“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9]

关汉卿的另一身份是上流社会的正统儒生,当面对传统的汉族家庭伦理观念受到挑战时,他站在汉族作家的立场上,借剧作表达“企图恢复传统伦理观念的愿望”[5]350。关汉卿在《窦娥冤》第二折中就借窦娥之口批判了“多淫奔、少志气”的妇人家,希望多几个“卓氏般当垆涤器”,“孟光般举案齐眉”,“哭丧处哭倒长城”,“浣纱时甘投大水”,“上山来便化顽石”的女子。窦天章是关汉卿恢复封建正常秩序理想的一个化身,他让窦娥遵从“三从四德”,并在最后替窦娥洗去冤屈,使得王法得以彰显。《救风尘》《望江亭》《金线池》中判决是非的地方官,《诈妮子调风月》中决定婢女燕燕下嫁小千户做侍妾的老夫人,都是维护汉族伦理秩序的形象。《陈母教子》所反映的伦理观念更为突出:陈母希望三个儿子都中状元,且将女儿也许配给了头名状元王拱辰。“中状元”是儒家文化熏陶中的士子们最高的荣誉与理想。但是,元朝统治者废科举长达七八十年之久,这无疑是对关汉卿等读书人的沉重的打击。关汉卿在此剧作中,就构建了一个只要用功读书就可以中状元做官的理想:老大陈良资以“金榜无名誓不归”的信念考中了头名状元;老二陈良叟用功苦读,也中了头名状元;而老三陈良佐妄自尊大,只考了个探花,被陈母痛责后发愤苦读,再次应试时夺得头名状元。

关汉卿想恢复传统伦理观念的愿望既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性。蒙、汉两种婚恋关系的不同引起了社会道德观念的混乱,而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统一的道德标准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关汉卿的思想中已流露出了建构有序的社会伦理的想法,这是其思想进步的体现。但是,他反对“淫奔”现象又是站在维护汉民族传统的立场上的,没有将蒙汉两种道德思想进行融合。关汉卿无法跳出时代的局限性,他只能以旧的封建伦理观作为统一社会风尚的办法,但是后人不能苛求古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窦娥的贞节观之所以呈现出复杂性,是因为构成人物形象的正反两个对立面的因素——“有情义”“敢反抗”“重尊严”等品质与宿命论、封建孝道、封建礼教的成分,相反相成,互相渗透。面对此多元立体的形象,在研究时不能忽略任何一面。把窦娥的正反面因素在其行为的过程、产生原因、行为结果三个层面上加以划分,可以看到,其正面因素只存在于窦娥的行为过程中,而其反面因素则不仅存在于行为的过程中,且是其行动的出发点,还是使其行为产生妥协结果的根源。窦娥贞节观的正反两种因素来源于作者的思想的二重性,与故事原型的演变与改编、作者所处的时代等因素有关。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可以运用其他领域的知识,对窦娥的贞节观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剖析,从而得出对窦娥形象的更加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林喦.珠玑语唾自然流——士子才人关汉卿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21—23.

[2]施静.近二十年《窦娥冤》研究综述[J].前沿,2003,(3).

[3]周晓痴.人物的情感轨迹与作家的审美评价[G]//中国古代文学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

[4]陈训才,吕敬芬.窦娥·节妇·孝妇——窦娥形象的文化意蕴及其解读[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5]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贾建钢,李红霞.人生沉潜的悲凉:《窦娥冤》的隐喻世界[J].四川戏剧,2012,(2).

[7]李汉秋,袁有芬.前言[A].关汉卿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7.

[8]么书仪.关汉卿思想和创作的二重性[G]//中国古典文学论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208.

[9]马克思.哲学的贫困[G]//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04.

(责任编辑:刘东旭)

The Duality of Dou E’s Outlook on Chastity and the Duality of Guan Hanqing’s Thoughts

ZHU Wen-ti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Anqing 246133, China)

Abstract:The duality of Dou E’s outlook on chastity consists of the qualities of having affection and faith, being bravely to resist,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dignity, combined with fatalism, filial duty of feudalism, feudal code of ethics, with the latter playing the dominant role. The duality of Dou E’s outlook on chastity originates from the duality of Guan Hanqing’s thoughts reflected by the incomplete revision of the prototypes of Dou E and the author’s attempt to rebuild the traditional moral principles.

Key words:Guan Hanqing; Dou E; the outlook on chastity; duality

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1-0098-03

作者简介:朱文婷(1988—),女,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元明清方向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4-03-28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5.01.047

猜你喜欢

二重性关汉卿窦娥
关汉卿
窦娥冤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对新时代宗教二重性问题的再认识
戏词救命
话剧《关汉卿》:半个世纪的历史回响
对北洋政府新闻出版立法表里二重性的分析
谁杀死了窦娥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