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新闻生产模式 融通两个舆论场
——《河南日报》全国两会“豫米观察团”的传播学分析
2015-06-08□方舟
□方 舟
改变新闻生产模式融通两个舆论场
——《河南日报》全国两会“豫米观察团”的传播学分析
□方舟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南日报》推出的“豫米观察团”,让来源广泛的网友代表深度参与全国两会报道,改变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专业生产内容模式(PGC),实现了用户生产内容模式(UGC)与专业生产内容模式的有机结合;同时通过全媒体互动,颠覆了传统的传受关系,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提高了传播效率,提升了传播效果。这一尝试,也让党报与民间舆论场互融互动,对政治沟通视野下的媒体融合做出了有益探索。
媒体融合;UGC;PGC;互动;两个舆论场
每年全国两会都是新闻媒体的竞技场。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如何让两会报道更接地气、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是所有媒体的共同课题。尤其对于将时政报道视为看家本领的地方党报来说,全国两会更是探索媒体融合路径的演兵场。《河南日报》在近年来大力推进媒体融合的实践基础上,推出了“全国两会豫米观察团”这一主题策划,在全媒体平台上进行了全新的尝试。
一、推出“豫米观察团”的背景
“豫米”,是《河南日报》各个媒体平台受众的集体昵称,2013年10月通过网络征集和读者、网友投票产生。近年来,随着大力推进媒体融合,河南日报如今已经初步形成了 “一报三微一网”的全媒体矩阵,覆盖的“豫米”总人数已达近千万。
今年全国两会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提出了“全集团、全媒体”报道全国两会的理念。《河南日报》作为集团旗舰更是精心策划,力求在融合报道方面有新的突破。其中首次推出的“全国两会豫米观察团”就是其中的重点策划之一。
2月21日,距离全国两会召开还有10天,“全国两会豫米观察团”的“邀请函”通过河南日报微博、微信、网站发出:“如果你关心时事,心系河南发展,又有表达观点的愿望,快加入河南日报‘全国两会豫米观察团’吧!你将有机会和河南日报记者一起‘采访’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让亿万河南乡亲,听到你的‘两会好声音’!”报名参加的“豫米”,需要填写一份“全国两会热点和关注方式网络问卷”。通过手机答完10道题目并提交后,报名者对全国两会的关注程度、关注重点、关注途径和个人资料、两会建议等就都一目了然了。尽管时值春节长假,但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有数千名“豫米”填写了问卷。经过优中选优,30名关注全国两会的“观点达人”脱颖而出。这些“豫米”分布在河南全省十几个省辖市,还有的在省外务工、创业。他们中有基层公务员、教师、医生、学生、企业管理者、农民工等各行各业的普通网友,也有多位入选“河南省公职人员微博影响力”前十名或者在微博上拥有上百万粉丝的意见领袖。3月1日,距离2015年全国两会还有两天,“全国两会豫米观察团”的微信群正式建立。一个全天候关注两会热点,热议民生话题的“编外代表团”就此诞生。
二、“豫米观察团”在全国两会报道中的作用
(一)改变新闻内容生产模式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推进媒体融合需要技术支撑、渠道建设,但更离不开“内容为王”的理念。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内容为王”不但不能放弃,更需要加强。这种“内容”应该是在全新的传播格局下适应受众需求的内容,而传统的新闻内容生产模式,也需要随之做出调整。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自然会引起各媒体的高度重视,但如果关注的视野仅仅集中在会议进程与代表、委员身上,而没有来自普通民众的声音,则会令报道不接地气,甚至陷入自说自话的尴尬之中。当下要想让报道更多地反映基层民声,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就是依托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让基层网友直接参与到两会报道中来。网友的参与,也将带来新闻内容生产模式的变化。
河南日报建立的“豫米观察团”微信群中,不仅有来源广泛的众多网友,还有河南日报赴京采访全国两会的记者、河南日报新媒体部的编辑。随着两会的进程,记者还在采访过程中邀请了多位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加入该群。于是,这个小小的微信群,不仅成了草根网友和全国人大代表们一起共论国事的网络平台,还成为河南日报全媒体报道全国两会的“智囊团”“后援团”。“豫米”和人大代表们甚至也成了河南日报全媒体平台的“编外记者”“编外评论员”。
两会期间,河南日报的记者、编辑每天都会把两会热点和事关河南发展的话题、信息及时发布在群里,倾听“豫米”们的观点;一些人大代表也会就自己的议案、建议,征求网友们的意见;而“豫米”们则将来自基层的真实情况和自己关心的民生话题与大家分享,一起交流、讨论。记者还会将“观察团”中大家热议、关心的问题,带给更多代表、委员,请他们回应、发表观点。这些丰富的内容,无疑为报道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素材,经记者加工整理成为适合河南日报不同平台发布的新闻产品。为了让“豫米”们的观点、呼声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河南日报》开设了“豫米看两会”专栏,河南日报网制作了“全国两会豫米观察团”专题,河南日报微博、微信分别开设了“豫米两会提案”“豫米聊两会”等专栏。每天以多种形式、多个平台将来自基层的声音带上全国两会。
让“豫米”直接参与新闻内容生产,改变了以往大多数传统媒体主要依赖专业记者采写新闻的PGC模式,将UGC与PGC两种模式有机结合。UGC和PGC是关于内容生产模式的网络术语。其中,UGC (UserGeneratedContent)指用户生成内容,是伴随着以提倡个性化为主要特点的Web2.0概念而兴起的。[1]PGC(ProfessionalGeneratedContent),则指专业生产内容。这两个术语常用于网络视频制作等领域,而这两种模式在新闻生产中同样存在。UGC+PGC既大大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提高了新闻产品的丰富性,并且使新闻产品更符合广大普通受众的需求。
采访中,释永信代表委托《河南日报》记者将他的一条建议带给更多人大代表和各界人士一起来讨论。于是记者把相关信息发布在微信群中,就有了题为《释永信、二月河和豫米“对话”:告老还乡可行吗?》的报道,两位人大代表和众多豫米一起为新农村建设支招。
“今天河南日报将重点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书香社会’,欢迎豫米们发表观点。”记者把这个话题发布在微信群里,“豫米”们各抒己见,加上记者对代表、委员的采访,一篇汇集了各方观点的报道《政府报告新词“书香社会”,“热”起来了!》就新鲜出炉。
《豫米两会提案|文物怎么保护?全国人大代表听到了豫米的呼声!》《豫米话两会|“更新人民币反腐”之提案,天真又荒唐?》《豫米侃两会|99%的豫米赞成把元宵节设为法定节假日,同意的转起!》等一系列来自全新内容生产模式的报道都引发热议。
(二)互动颠覆传统传受关系
网络传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开放性和互动性。而媒体融合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使传统媒体更多地使用新媒体手段,逐渐增强开放性和互动性。河南日报的“豫米观察团”,通过微信群的形式,让网友与记者、网友与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记者与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之间可以随时随地“面对面”地互动交流。这让参与其中的网友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正如美国《时代周刊》撰稿人尔默·德威特所说:“通过电脑联机网络,凡拥有一台信息处理机和一台调制解调器的人,都可以成为发行人。网络时代的来临,使传、受两方的双向性传播恢复了,传者即受者,受者即传者。”[2]
在《河南日报》刊登的“豫米看两会”专栏里,每天都会有类似如下“对话”:
“‘豫米’@彭保红:……希望代表委员多关注在建项目,看看它们是否做了环境评估报告和文物保护规划,真正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珍贵文物。”
“凌解放代表(二月河):网友的建议很重要、很及时。河南的地下文物数量全国第一,这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项目开工前期,由权威部门做好监督、甄别、考评,把资源损失降至最低。不能让子孙后代讥笑我们短视、无能和愚蠢。”
“‘豫米’@不周风:……前年回村,清水白沙鱼虾多的河道面目全非,徒手就能抓到螃蟹的场景不复存在。”
“张全收代表:……今年两会上,我提了一个建议,建议有关部门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普查,加快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合理控制农药化肥施用强度,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多管齐下,让农村早日恢复天蓝水净。”
……
通过记者的牵线搭桥,“豫米”们关心的问题和建议,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的及时回应,有些还被他们写进了自己的建议、议案之中。
“豫米观察团”让30位“豫米”成为新闻内容生产的参与者,改变了他们作为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被动状态,还极大地调动了他们作为传播者的积极性。“豫米观察团”成员大都成为《河南日报》两会报道的积极传播者。而最初选择“豫米观察团”成员时,特意挑选的几位网络意见领袖更成为《河南日报》两会报道对外传播的重要节点。
网络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就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各个领域的问题展开讨论。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群活跃分子,他们在各自的兴趣领域积极地传播消息和表达观点,凭借发言的质量和频率成为网络舆论的引导者,对其他网民施加个人影响。受传统意见领袖概念的启发,研究者们将这类网民命名为网络意见领袖。[3]@刘五一、@赵云龙、@杨建国等“豫米”通过各自在微博、微信上的众多粉丝,将《河南日报》的全国两会报道迅速传播开来,而且由于他们的影响力,也提升了《河南日报》报道在受众心目中的接受度。3月5日,在《河南日报》的“豫米看两会”专栏中,刊发了题为《招商不能乱圈地》的报道,记者将“豫米”@杨建国在“观察团”中提出的对招商引资中避免过度圈地问题的建议,带给了全国人大代表吉炳伟,吉炳伟对此作出了积极回应。这一报道刊发后,@杨建国在自己拥有186万粉丝的新浪微博上转发,很快获得了200多条转发、评论和点赞。
通过“豫米观察团”的示范效应,更多的“豫米”主动参与到河南日报各新媒体平台的互动中,争相就两会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转发相关报道。“豫米两会提案”的征集帖在河南日报官方微博发布后,迅速收获留言、转评数百条,很多“豫米”提出了有价值的“民间提案”。全国两会期间,河南日报微博、微信发布的两会相关话题和报道,总阅读量达近千万次。
(三)探索政治沟通视野下的媒体融合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除了给传媒产业带来利好之外,实现不同舆论场之间的融通,“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仍是媒体融合的最终落脚点。
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很早就注意到,在当下中国,客观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主流媒体舆论场,忠实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是依托于口口相传特别是互联网的民间舆论场,人们在微博客、BBS、QQ、博客上议论时事,针砭时弊,品评政府的公共管理。[4]随着民间舆论场的兴起,网民对通过互联网表达诉求、参政议政表现出日益高涨的热情。
要实现两个舆论场的有效融通,一方面要改变传统媒体的话语方式,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另一方面则需要满足普通民众的网络问政需求。有观点甚至认为,所谓媒体融合,其实质是希望传统媒体能够向新媒体学习如何拓展公众政治参与机会与参与空间的经验和技巧。[5]
《河南日报》在两会期间推出“豫米观察团”,让网民可以直接对话代表委员,他们的观点有机会写入代表委员的建议、议案、提案、发言中,传递给中央政府,这无疑极大地激发了“豫米”们的主人翁意识。在全国两会期间,“豫米观察团”先后就教育改革、新型城镇化、郑州航空港建设、反腐倡廉、雾霾治理、医患关系、假期设置、延迟退休、全民阅读等十几个话题积极互动,文明理性表达意见,并特别就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支招献策,有的还给出了具体实现路径和解决办法。
@柏木能成林、@渊强、@常春中国、@山水甲航、@寒山远、@神奇大中原等“豫米观察团”成员纷纷表示,他们不只是表达个人的感受,而是代表千千万万网友发声,说出更加理性具体的问题和对策,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豫米”@天下为公认为,全国两会越来越热,其中一个原因是全媒体参与两会报道,使得会上会下、会场内外互动性更强,会议的场外效应更强。《河南日报》的“豫米观察团”就是一例。
三、结语
《河南日报》全国两会“豫米观察团”不仅从内容生产模式和传播方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而且让来自主流舆论场的党报深入到民间舆论场进行有效的对话,为政治沟通视野下的媒体融合做出了有益尝试。
[1]丁月.UGC+PGC:网络自制剧生产模式探究[J].视听界,2014 (8).
[2]陈峻俊.网络传播的人文思考[J].新闻前哨,2012(2).
[3]陈然,莫茜.网络意见领袖的来源、类型及其特征[J].新闻爱好者,2012(2).
[4]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打通两个舆论场[EB/OL].2011-7-13,人民网评http://yuqing.people.com.cn/GB/209170/15147976.html.
[5]朱春阳.政治沟通视野下的媒体融合——核心议题、价值取向与传播特征[J].新闻战线,2014(11).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新媒体部)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