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2015-06-08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不合格率标本病理

聂 娟

(四川达州市中心医院手术室,四川 达州 635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对医疗健康越来越重视,“医疗风险无处不在”这一理念已成为医学领域的共识。医疗风险是指贯穿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引起患者发生伤害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出现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如医疗意外、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并发症以及由上述所述的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诉讼等[1]。手术标本的管理质量对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及病情预后有着重大意义,所以病理标本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手术室自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应用于病理标本管理,并与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的病理标本管理对比。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手术室自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送检病理标本6459件,我们将其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病理标本管理,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送检病理标本6591件,我们将其作为观察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应用于病理标本管理,两组病理标本在数量、类型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我们对对照组标本采用的管理方法为常规管理,我们对观察组标本采用的管理方法为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管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成立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小组,由6名高年资护士组成,且均经过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培训,熟悉管理流程。②绘制工作流程图,将病理标本管理工作以流程图画出,便于小组成员评估,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严格执行病理标本管理流程,即:术中保管,术后标本交接,术后送标本至手术室标本室,送至病理科。③效应分析,由FMEA小组高年资护士对失效模式进行评分,取6名护士评分的平均值。计算RPN,含O、D、S 3个因子,每个因子分数为1~10分,1分表示“非常不可能发生”,10分表示“非常可能发生”。RPN值为3个因子得分的乘积,RPN值的范围为1~1000分,数值越大对失效的影响越大,对其失效模式应优先进行整改。④严格落实标本管理制度,实施双人四核措施:a.手术医师和洗手护士在标本切除后对其进行核对;b.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再次对标本进行核对;c.总务护士与送检员在送检前进行核对;d.送检员与病理科接收者进行核对。每个环节实行双人把关制度,在核对无误后核对人签字确认。⑤改善标本存放环境,规范标本处理流程。

1.3 观察指标:我们分别对对照组及观察组标本进行评分,计算RPN值,比较两组标本的不合格率。

1.4 统计学方法:我们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作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对照组及观察组标本RPN值比较:相对与对照组标本而言,观察组标本在标本数目不清、信息核对不符、标签内容不全、标本存放、处理不规范、取材部位标注不明确方面的RPN值降低。见表1。

表1 对照组及观察组标本RPN值比较

2.2 两组标本的不合格率比较:对照组6459件标本,不合格例数94件,不合格率为1.5%;观察组6591件标本,不合格例数5件,不合格率为0.07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标本的不合格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标本的不合格率比较

3 讨 论

医疗风险的危害性极大,既可以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此外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医院的信誉,使医患关系陷入僵局[2]。近年来,医疗风险早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医疗风险成为了社会及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医疗风险管理模式,降低医疗风险隐患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及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 fectsanalysis,FMEA)是一种基于团队的、系统的及前瞻性的分析方法,用于识别一个程序或设计出现故障的原因和方式,并能为改善故障提供建议、制定措施,是一个持续的质量改进过程。活体组织的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的第一诊断,病理诊断对多种疾病具有确诊作用,尤其对肿瘤的诊断极为灵敏[3]。所以,手术标本的管理质量对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及病情预后有着重大意义。病理标本管理的流程较为复杂,包括术中保管标本、术后标本交接、巡回护士送检标本、送检员核对标本、病理科接收标本等多个环节,若医院收治患者较多,则病理标本的数量相对较大,病理标本的管理难度相应增加,这无形中增加了病理标本管理失误的风险,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存在很大影响。近年来,国内许多大型医院正逐步建立病理标本管理模式,但是目前病理标本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有限,且系统性、实用性不佳,所以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式成为了各大医疗机构急需解决的难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身体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关于病理标本安全管理的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杨华.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改造手术病理标本管理流程[J].上海护理,2014,14(5):84-86.

[2] 余婷,胡爱玲,林秋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门诊患者执行输液流程改造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9(11):60-63.

[3] 龚启慧.手术病理标本管理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8-59.

猜你喜欢

不合格率标本病理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食品安全抽检超223万批次
60%网上商城成为服装质量问题的重灾区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上海工商抽检 京东天猫1号店等集体“沦陷”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