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2015-06-08邓燕婷刘燕兰杨露宁
邓燕婷 刘燕兰 杨露宁
(广东医学院附属三水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佛山 528100)
颅脑外伤在脑外科临床上是较常见疾病类型,其发病率较高,在外伤患者中仅次于四肢骨折,占居第2位[1]。颅脑外伤是由外界暴力所致,主要包括有颅骨损伤、颅内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等,一般情况患者病情较危重,并发症发生率与临床病死率均较高[2],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本文选取颅脑外伤患者7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旨在探讨颅脑外伤临床护理的有效途径,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们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颅脑外伤患者142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与观察组71例。对照组71例患者中:男46例,女25例;年龄在19~76岁,平均年龄为(42.7±11.6)岁。患者致伤原因分为:交通事故32例;高空坠落24例;击打12例;其他原因3例。观察组71例患者中:男43例,女28例;年龄在24~72岁,平均年龄为(43.5±11.2)岁。患者致伤原因分为:交通事故37例;高空坠落19例;击打13例;其他原因2例。排除标准:生命垂危患者;合并有精神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较好的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①急诊期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在短时间内通过简短询问、细致观察、初步检查等,对患者病情危重程度进行评估,同时做好抢救药品及器械准备;速度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及时清除患者痰液与呕吐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于通气障碍患者,及时给予其行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便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对于需要手术患者,为其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对于昏迷患者,要注意观察脑病迹象,若有异常,立即通知医师,以便及时给予处置。②意识恢复期护理:患者病情平稳后,根据患者意识恢复情况,逐渐恢复其饮食,对于清醒患者采用少量、多餐原则给予进食指导;对于昏迷患者给予鼻饲进食,根据患者病情转归程度,遵医嘱给予相应护理操作。③病情稳定期:多数患者会有程度不同的语言、肢体功能障碍表现,此时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①急诊期护理:清楚患者面对突发意外及身体疼痛等不适症状,均会产生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在积极抢救患者的同时,也要对患者及家属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对其提供信息性、医疗性、情感性支持[3],使患者或家属稳定情绪,保证抢救顺利实施,为临床救治奠定良好的基础。②意识恢复期护理:第一,患者由昏迷期转归至苏醒期时,一般情况均会呈高敏状态,极小的刺激及生理不适,均会让其发生躁动,此时,尽量为患者提供较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开启床头灯照明,将监护仪器的音量调至最低,有计划性实施治疗与护理。第二,虽然患者意识有所恢复,但仍处于神志不清状态,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基础护理,定期为患者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与清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时更换被患者污染的衣物与床单,减少或避免压疮发生。第三,长期昏迷患者,由于其吞咽、咳痰等功能反射均呈减弱状态,分泌物极易阻塞气道,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气道管理,在吸痰同时,给予雾化吸入、气道湿化等治疗,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预防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第四,患者逐渐转至清醒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根据患者性格、文化程度、工作特点等,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通过向其讲解疾病治疗措施、预后效果等,例举治疗成功病例等方法,增加患者治疗信心;另外,护理人员要经常询问患者需求,尽量帮助患者解决困难,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爱与支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③病情稳定期:多数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肢体功能障碍,此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由医师与患者共同参与,为其制定有计划性的功能锻炼内容,并将其逐项书写在实施卡片上[4],挂于患者床头,每天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训练项目,并在实施卡上注明完成程度及情况,医师于第2日,根据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及时给予调整。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表(分)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表(%)
1.3 评价指标:①采取WHO量表给予患者治疗结束后的生存质量评分[5],其共包括4项评分内容:环境方面、社会关系方面、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等,将各项分值相加,即为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值,其在26~130分,评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好。②采取巴氏量表给予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其共包括5方面内容:洗澡、进食、走动、穿衣、爬楼梯等,将各项分值相加,即为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值,其在0~100分,评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自理能力越强。③患者出院时将本院自行设计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发放患者,在责任护士监督下,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填写,调查表共包括四项内容:健康教育满意度、护理人员态度满意度、服务流程满意度、护理技术满意度等,每项下均有满意与不满意两项选项卡,患者在选择项上划勾即可,由此计算出患者对各项护理内容的满意度[7]。
1.4 统计学处理:将数据输入SPSS 11.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独立样本比较行t检验,将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 果
2.1 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生活质量、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病情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对比表(d)
3 讨 论
优质化护理是新型护理模式,其为患者不仅提供了最为优质的护理服务,而且也将患者为中心理念真正落实到临床护理中[8],本组病例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平稳了患者与家属的不良情绪,通过护理人员高度责任心、娴熟敏捷护理操作技术,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为抢救治疗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舒适性护理操作,让患者感受到了爱心与耐心,满足了患者内心需求;通过康复训练实施卡的实施,保证了患者康复训练的质量,利于其快速恢复语言、肢体等方面功能。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不同在于,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操作前,能够审时度势,在坚持护理原则基础上,让各项操作均显示出体贴与关怀,患者与家属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能够体会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爱与支持,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回归,从而获得安全感与满足感[9],使临床治疗与护理得以顺利进行,有效地提高了救治效果及患者满意度。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与贺竹梅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0],这一结果提示出,颅脑外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较显著,其在完成护理操作基础上,在生理、心理等方面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不仅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而且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1] 齐小玲.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24):114-115.
[2] 卢明云.颅脑外伤患者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9):216.
[3] 杨红,刘欣菊,许蓉,等.优质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07-108.
[4] 张爱萍.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3):82-83.
[5] 李凤云.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51.
[6] 叶曙光.颅脑外伤患者中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16):165-166.
[7] 闫丹.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护理观察[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19(10):78-79.
[8] 刘玉美.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2,24(20):177.
[9] 张林琼.优质护理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2):249-250.
[10] 贺竹梅.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脑外伤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11(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