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无常势”论
2015-06-08张越
张越
秦末群雄逐鹿,楚汉之争,硝烟弥漫。当时楚强汉弱,战争局势对汉极为不利,在此时,一场军事史上堪称神来之笔的“背水一战”一举扭转了形势。这场战争是由汉军大将韩信指挥的,当时汉军仅有数万,而对手赵国(当时归属楚国)却号称拥兵二十万,实力强劲。另,赵国坚壁自守,韩信远道而来,军马疲惫,赵国之优势显而易见。面对这样的状况,韩信下令让部队背水列阵,准备战斗。背水设阵,本是兵家大忌,因为这样列阵一旦兵溃则无处可逃。果然,此阵势一出,对面赵军看见,大笑不止,认为韩信是个草包。谁知大战开始,汉兵因为无路可退,个个神勇无比,殊死作战,赵国竟然远远不敌。此时,韩信又趁机派两千人袭击了赵国的大营,在大营插上了汉旗,赵国将士一看,还以为己方已经战败,立刻溃不成军,最后赵军主帅被擒,汉军大胜。《孙子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故能以变化取势者,谓之神。”韩信竟敢以兵家大忌列阵,并一举成功,真乃战神级人物。
实际上,虽然中国历史上关于兵法军事的著作很多,但真正的军事天才,均是因地制宜,绝不墨守成规。甚至于同样的计谋,不同的人使用的手法截然相反,也可大获全胜。战国时期,齐魏大战,孙膑与庞涓分别为两国统帅,孙膑用增兵减灶的方法,利用庞涓自满骄傲、认为齐兵怯懦人少的心态,一举攻破了当时强大的魏国,大败魏军。而传说在三国时期,诸葛亮西出祁山攻打魏国,因故中途退兵,为了迷惑老对手司马懿,诸葛亮使用减兵增灶的方法,让司马懿以为有伏兵在后,不敢贸然攻打蜀兵,最后蜀国将士安然离开。增兵减灶和增灶减兵,看似全然相反,但因为契合实际,所以都成了军事史上杰出的案例。
老子云:“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所谓“奇”,正是不循常规出神入化的用兵方式。所以,历史上那些善谈军阵兵法,却并不按照实际情况出兵的将帅,几乎都是以悲剧收场的。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纸上谈兵”的赵括。战国后期,赵国的实力很强,可以和强秦抗衡,却没想到长平一战,局势大变。长平之战中,赵国的主帅是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赵括说起兵法来连他的父亲赵奢都不是对手,但是他没有实战经验,一味死读兵书,又刚愎自用,结果由他率领的赵军在长平大败,自此赵国一蹶不振。赵括不可谓不是军事专家,但在实战面前,却不堪一击,如此看来,孙子所谓“以变化取势”,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