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达国家城市设计主要要素控制方法

2015-06-07

山西建筑 2015年6期
关键词:色彩日本空间

曹 式 健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发达国家城市设计主要要素控制方法

曹 式 健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通过对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主要要素——建筑形态、色彩和空间肌理进行比较,总结出中国城市建设亟待改进的几方面控制方法,对现代城市中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主要要素,控制目标,控制方法

0 引言

早在1965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就正式使用“城市设计”这个词汇:“建立城市设计概念并不是要创造一个新的分离的领域,而是要恢复对一个基本的环境问题的重视。”[1]欧洲诸国历史悠久,城市设计研究在保护传统历史文脉和新旧城关系处理上十分慎重。日本城市设计早期只是引进欧美各国城市设计技术展开讨论和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激发了城市设计热潮。

目前,城市设计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得到极大发展,具体控制方法各异,本文旨在对先进国家城市设计主要要素的具体控制方法进行整理和归纳。

1 城市设计原则解读

当代著名城市设计师J·Barnett强调:“每个城市设计项目都应放在比该项目高一层次的空间背景中去审视”。城市设计精髓在于控制好建筑与历史文化、与其周围空间环境以及与地方特色的关系。

从控制目标层面上看,城市设计原则可总结为可持续性、整体性和可识别性三方面:可持续性原则是地区文化生命延续和长期动态发展的根本原则,即在建筑与城市环境中保持空间的传统形态,反映和继承传统文化内涵;整体性原则是处理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基础,即协调和利用空间环境,通过各构成要素的协调组合、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有机整体;可识别性原则,即对影响地域特征的诸要素与优势加以利用,如文物古迹、历史风貌及自然景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

2 美国、欧洲、日本城市设计主要要素控制方法的比较

可持续性、整体性和可识别性等原则在城市设计中具体体现在历史连续性、整体协调性和地域性等关键设计目标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无论在建筑形态、色彩还是空间肌理等要素,都采用一定控制手法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协调周边环境,以体现不同城市特色。

2.1 建筑形态

1)建筑的历史延续性。

美国、欧洲、日本对建筑历史连续性的态度一致,重在保护历史文脉,将历史文物充分保护利用,使新老建筑和谐共生,达到整体协调,但控制方法不同:美国多采用旧建筑再利用,如多个美国城市都通过Main Street即在城市发展历史中起源的地方,形成城市的核心区域,向外辐射发展,达到保护与复兴的目的;欧洲历史性城市多利用后续建筑与原有建筑并存,例如意大利的罗马始终保持的城市的历史风貌;日本对历史建筑古迹多采取保护和继承,积极开展“保护街区风貌”运动。

2)相邻建筑关系。

相邻建筑关系是建筑与环境关系的一种,协调设计是其基本手法。欧美国家多采用视觉谐和的控制方法,“视觉谐和是影响几个世纪的传统的文艺复兴理论,即在视觉上相互协调,以形成完美的整体。”[2]美国旧金山城市设计中就有明确的视觉和谐政策指导;欧洲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也是整体统一的典范;日本重在对外部秩序的控制,注重建筑与街道的沟通。

3)建筑的地域性控制。

长期以来,地域特征在维持建筑形态的地方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建筑材料、空间轮廓、历史风貌及自然景观环境等地域特征进行保护与发展,城市中建筑形态的设计往往要契合城市发展的特征表达出城市独有的地域性。

a.建筑材料的地域性控制。建筑材料在地域性控制的表现也极为突出。如美国建筑的地域特征得益于现代材料和技术支持。在纽约,灰色玻璃幕墙和先进的饰面材料形成了现代建筑统一和谐的外表。欧洲建筑的地域性多由地方性材料决定,爱琴海当地的石灰涂料造就了明亮醒目又独具特色的白色住宅;西班牙建筑因使用当地陶土所烧成的红褐色“西班牙瓦”而独具风格。日本的气候和自然条件形成了以木结构材料为主的地域型传统建筑形式,传统木结构建筑不仅抗震性能好,更体现了日本木构建筑的地域特色。

b.建筑空间轮廓的地域性控制。建筑空间轮廓的地域性控制主要利用风格各异的城市天际线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见图1)。

美国利用山地、河流、海湾等自然条件构成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和城市轮廓线。例如旧金山城市设计方案中提出的“山体主导轮廓线”控制原则:在山丘地区新建房屋应加强地形特征,维护视线通畅;避免体量庞大的建筑掩没地形特征,阻挡视线。欧洲因宗教信仰,城市中充满了作为城市置高点的教堂、钟塔,利用高塔来保持完整的城市轮廓线,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日本通过对传统建筑形式的应用,对城市天际线进行控制。例如千叶县幕张湾城街区城市设计导则中对建筑形式就有明确的要求,“沿街外观立面设计需采用经典的基座、中部和顶部的三段式构成”[3]。

2.2 色彩

1)色彩的历史延续性。

延续传统城市色彩的手法在美国、欧洲、日本被普遍采用,使新旧城色彩和谐统一,达到历史延续性的色彩控制,同时色彩也是地域性特征的载体。

美国多民族多宗教,注重对固有民族特色的偏好。历史城市波士顿以承载历史的暗红色为主调,红砖房屋成为城市特色,既沿袭了传统色彩,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欧洲尊重历史的观点使城市色彩在新旧关系上十分统一,许多城市都延续了老城区的主色调。巴黎旧城严格限制现代建筑,即使是必建的新建筑也尽量在色彩上与旧建筑统一。日本京都从1972年起就以本地古建筑群色彩为基调对城市建筑、道路设施等的颜色作了限制性规定,使城市传统风貌得以保持。

2)城市色彩的整体协调控制。

许多国家都对城市色彩进行了规划,从宏观上调控一座城市或某个地域的整体色调,使其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这也是在我们国家开始实施的一种城市特色。欧美国家在宏观色彩调控上类似,都是规定城市整体色调。例如美国华盛顿的灰白主色调,形式不同、材料各异的各类建筑均统一为灰白色系,烘托出首都的明朗和大气。又如巴黎统一的浅灰色铅皮屋顶与米黄色石材墙面,形成了低彩度、高明度的城市主色调。日本在经历了60年代的城市色彩混乱后逐步对城市色彩进行了规划和立法,对城市色彩进行整体性把握。

2.3 空间肌理

1)空间肌理的历史延续性。

空间格局的历史延续是城市长期发展演变而成的城市空间形态。具有地理空间差异的国家,由于自然环境、地貌条件的影响,形成对城市建设的初始限制条件,进而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形成不同地域的特征性肌理。这种特征性的空间肌理在具有历史意义的街区是城市设计的重要控制因素。美国城市建设历史短,大部分城市沿袭了传统的棋盘状街区形式。例如繁华的芝加哥,市区建筑密度较高,城市空间肌理基本保持了传统的棋盘状格局。欧洲多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城市肌理多由历史性轴线决定。例如罗马城区,空间形态多表现为由空间节点向外放射的轴线延伸。日本是多山多川的岛国,土地资源稀少,城市密度高,城市缺乏中心性,整体形态不规则。

2)空间节点的地域性控制。

“节点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典型的如道路连接点或某些特征的集中点。尽管从概念上节点是城市意象中很小的点,但事实上它可能是很大的广场,或是也可能呈稍微延伸的线条状。从更广阔的层面上观察城市时,它甚至可以是整个城市中心区。”[4]

a.宏观空间节点的地域性控制。

美国、欧洲和日本重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从而形成特定的城市风貌。例如海边坡地城市旧金山,位依太平洋,众多丘岭作为分界,形成了独特的开放空间;欧洲国家卢森堡,首都建在被峡谷切开的山顶上,峡谷公园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开放空间,各类建筑依峡谷而建,形成优雅绮丽的山顶都市;日本的千叶市高度尊重原有自然地貌,对湖泊、河流、山地森林加以精心规划,形成十几个大小不一、景观特色各异、均匀分布于城区的开放式公园。

b.中观空间节点的地域性控制。

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中观空间节点因地缘特征和主要功能的不同,在对其空间布局的控制上各有不同。如表1所示,美国高度城市化产生了较多的商业、娱乐性广场,考虑到其商业性中观空间节点多设置于商业大街的交点。欧洲在宗教信仰和军权主义的影响下,诞生了许多作为宗教或城市纪念碑的城市广场,因其历史性和纪念性,中观空间节点多设置在城市历史轴线上。日本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城市公园多承载着防灾功能,因此,防灾公园多设置在中心市区1 h或半径2 km以内。

表1 中观空间节点的地域性控制比较

3 结语

美国、欧洲和日本在城市设计主要要素的控制手法上各有不同,但对待历史、环境和地域性的态度一致,即在保护和尊重自然环境的同时,创造根生于自身的城市形态,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感和历史感。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现阶段城市化与经济发展迅猛。经历了近30年的研究和实践,城市设计逐步走向成熟,尽管已经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符合国情的控制方法还十分欠缺。通过对具体控制方法的比较研究,其中四方面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尤显重要:1)进一步加强保护和发展城市文化环境,弘扬民族文化。2)应在城市整体范围内、统一策略指导下有重点、分层次、全面性地开展城市设计。3)要充分把握城市的地域性特征和优势,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4)应充分利用法制依据,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法规体系,使城市设计具有法令的强制性和行政的实效性,提高实施效率。

[1] D. Spreiregen, Paul.Urban Design.AIA. United States,1965.

[2] 郭恩章.意大利的城市设计传统[D].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2009.

[3] 黄大田.以多层次设计协调为特色的街区城市设计运作模式——浅析日本千叶县幕张湾城的城市设计探索[J].国际城市规划,2011(6):18-19.

[4]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The main elements control method of developed country city design

Cao Shijian

(ShanxiArchitecturalDesignResearchInstitute,Taiyuan030013,China)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main elements-architectural form, color and space texture to American, Europe, Japan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in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this paper summed up several control methods of Chinese city construc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had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city design, city design main element, control objective, control method

2014-12-11

曹式健(1989- ),男,助理工程师

1009-6825(2015)06-0026-02

TU984

A

猜你喜欢

色彩日本空间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黄金时代》日本版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