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探索

2015-06-07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年8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验室环境

张 婷

(郑州大学 建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文经管类实验室·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探索

张 婷

(郑州大学 建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通过分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人才培养、以及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中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与教学结合的探索;从打造一专多能型人才,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旨,全面提高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质量;将“CDIO模式”引入环境艺术设计实验室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结合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经验,指出实验室建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发展的重要依托;加强艺术实验室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实验室建设;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实验教学

0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脚步逐渐加快,城市规划、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毕业半年后薪资最高的50个本科专业里,建筑相关专业高居榜首,从而引发了这类专业的填报热潮,尤其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其在工科的基础上增加了艺术的特点,就业面广,受到了广大考生的青睐,如何培养出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就成了各个高校教学的重中之重[1]。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相关的配套实验室建设水平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艺术实验室的全面建设,是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

1 环境艺术设计实验室建设必要性

1.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需要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雕塑、装饰、建筑、园林、人体工程学、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要求专业理论广,专业技能多样,“创造性”是其最根本的特点[2],设计目标指向“为人民服务”,这些方面也是人才培养的切入点,针对这些特征在教学中要强调传统教学与社会性实践的并重,强调其专业实用性和社会服务性相结合[3],这就要求与时俱进的专业实验室建设保驾护航,它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1.2 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

培养“设计师”,是各高校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师的最根本品质是要富有创造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意识的来源常常是艺术与设计实践,实验室在高校教育中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阵地,它不仅将学与用相贯通,更重要的是能够为环境艺术课程学习各个相关专业的交接与融合搭建一个互通的平台[4],根据对国内外多所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考察,实验室已经不再是教学的选择性条件,而是必需项,实验室建设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

1.3 产、学、研共同发展的需要

实验室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基地,也是教师的科研基地,在这个基地上实现了教师将课程理论知识系统化、序列化的传授过程,指导学生在实验室通过相关的过程将学习理论成品化,学生通过相关的学习与亲身实践接收知识体系并形成为相应作品;教师在进行教研和科研工作时,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实验室的完善配套;党的十八大关于教育问题着意提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就要求将教学与生产结合起来,实验室就是校园生产的初期平台[5],就目前来看各个用人单位也非常重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实验室建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齐头并进的客观需要。

2 实验室建设与教学相结合

2.1 转变观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时代性、新颖性、预见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更新,相应的实验室基础性设施、设备、和实验手段都需要随着教学知识的变迁而更新,在有些院校许多实验室在建成以后就定了型,数十年如一日,严重阻碍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与时俱进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相关实验室人员应当转变观念,化被动为主动,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并引起重视,使实验室的建设如同计算机的程序更新一样形成一种自觉机制,强而有力的新型实验室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6]。比如学生在图形实验室,可以熟练掌握CAD,3D,SKETCH UP,PHOTO等多种计算机图形处理手段,在模型实验室除了能够掌握模型制作的技术技法、机器设备的使用等还能够将自己的设计成品化等等,只有先进的实验室才能打造学生先进的知识与技术,使学生在实习、择业过程中占据优势,并且通过相应的实验教学,也使得学生成为一专多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不仅能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师,还可能成为模型设计制作师,专业的制图师等。

2.2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

“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是现代大学的心脏”[7],从整个高校教育来看,无论国内国外强调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共同的目标,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果也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条件,而一流的学科建设需要一流的实验室作为支撑,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创新人才[8]。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质,更是要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环境艺术设计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没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设计师,就不能称之为设计师,只是单纯的制图员。因为学生的每一次设计都是一个全新的创作和创造过程,在创作过程中除了依靠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技术手法以外,在实验室的实践分析过程是其重要的创新来源,因此加强实验室的建设要把学生作为主体因素来考虑,让学生的实践活动加入到实验室的建设中来,引导学生主动改造实验室设备和开发实验项目,结合学习活动积极提出实验室建设的相关意见和建议[9],从而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3 加强管理

毕业设计是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它不仅是学生是否能够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关键,也是学生大学阶段专业总结性设计的全面体现,但是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选题与实践脱节、缺乏创新、毕业设计过程中实验室不允许使用等,针对这些问题各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首先根据实验室现存承担能力来为学生进行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选取[10],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加强实验室的人员配备和制度管理,让学生实现设计与实验相结合,并鼓励学生组成研究团队,团结协作,大胆创新,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更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促进实验室建设与完善的有效途径[11]。

2.4 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

要全面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必须构建一支人员结构相对稳定,业务熟练且有责任心的管理队伍,才能使教学得以保障:①重视人才吸纳,强调按需到岗,实验室的相关人员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得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在实验课程中给予学生专业性的指导;②完善培训制度,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交流活动,向先进院校学习,注重实验室队伍掌握技术手段的时效性,了解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向和趋势等,提高实验室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学生实验课程知识、技术、设备的常新性;③完善管理制度,实行激励机制,必须制定一系列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要求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安全制度是重中之重[12],在此过程中还应该注重鼓励实验室队伍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相关人员积极发表与实际工作相关的教学、科研论文,努力提高实验技术和管理水平,对设备进行合理化改进[13],为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2.5 以点带面,开展实验室建设与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整体课程看作是一个面,那么不同的实验课程就是其中若干个教学点,这些点散布在整个本科阶段这个面中的各个部分,而多个实验课程就形成了许多条线,这些线互相交织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网络存在于整个教学面中,并与其他课程形成无法分割的关系,如果我们针对教学中的某一实验课程点发生了改变,那么整个课程网络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我们要重视实验课程这一“点”的作用,加强实验室相关建设,让这个点做的更加完美,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面。

2.6 引入“CDIO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CDIO”是现代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十分符合我们国家的这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的要求,它指的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层次 ,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 ,让学生以主动的、 实践的、 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14]。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恰恰非常需要这种模式的引入,建立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将学生的构思切实引入到设计实践中来,以实验室为枢纽将所需课程有机整合,达到国家提出的“优化知识结构”,“学会动手动脑”的目标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同学们之间的有机协作,增强团队精神[15]。

3 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办学实践

3.1 多个实验室的联袂打造共享体系

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设有模型、建筑物理、摄影、构造、计算机图形和美术实验室,形成了涵盖教学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实验室体系,学校和学院十分重视实验室发展,每年均有专项拨款用于实验室建设,并由专业实验队伍进行管理。依托这些实验教师可以进行科研研究,获得科研成果,促进了实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实现了一条龙式的实践活动,首先可以在美术实验室进行思路的开拓与构思,然后进入图形实验室完成相应的计算机绘制,并在绘制过程中与模型实验室的模型制作相结合共同完成设计理念的实现,之后进入建筑物理实验室和结构实验室来测定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最后对于定型的完整设计进入摄影实验室对建筑模型,构思设定草图等进行专业性的拍照,之后再回到计算机图形实验室对所有成果进行系统的整合、排版、艺术加工,最终生成一系列成品图纸。

3.2 打破院系分隔,协作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一些课程是跨越了院系的学科界限的,如材料学,工程力学,测量学,环境工程学等均是由土木学院、工程力学系、水利与环境学院等兄弟院系来开设,其相应的实验课程也分别在这些院系的相关实验室中进行,实现了互通有无的团结协作精神,为学生的学习建立了完善的实验室解构,形成了良好的教、学、做一体化系统,极大地有利于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3 实验室与企业的强强联手

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与郑州大学综合设计院、河南省徐辉建筑事务所、绿地置业等多个设计单位和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与人才输送关系,在合作过程中实验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许多在校合作项目的技术问题都在实验室中得到解决,这些单位也为实验室的建设积极提出建议,捐赠与项目相关的设备等,实现了实验室与企业的联合建设。

3.4 依托科技创意产业园区

2012年学校开始将科技创业园计划纳入学校发展蓝图,从2014开始全面建设,根据学校精神,各院系将各自学院的专业发展与相应实验室纳入科技创业园区的开发进程,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将依托学校科技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实现新的发展与创新,在教学、科研和人才输出中发挥更大作用。

4 结 语

综上所述,实验室是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阵地,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培养的质量,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结合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的实验室建设工作显示,只有调动一切资源,努力探索创新型实验室的发展之路,并实现多方互动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出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1] 邱 裕.高校环境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中国人才, 2013(6):265-266.

[2] 杜 异.环境 艺术 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系统的基本理念[J]. 装饰, 2005(11):12-13.

[3] 傅 祎. 脉络 立场 视野与实验[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2013.

[4] 谌贵辉,谌海云.以加强实验室建设为推手 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7):165-167,197.

[5] 钱小明.新时期高校实验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03-20.

[6] 郭 涛,谢 琨.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9): 222-224,254.

[7] 冯 端.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从卡文迪什实验室看实验室的作用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10):1-3,5.

[8] 凌 辉,张 媛.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一流实验室作为支撑[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3):217-219.

[9] 秦春节,谢林君,郑劲松.引导学生改造实验室设备和开发试验项目的实践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3):232-234,238.

[10] 韩东太,宋正昶,陈 宁,等.实验室面向毕业设计开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1):155-157,176.

[11] 张 斌,温 静,温雅丽,等.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 拓宽大学生创新空间[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6):198-200.

[12] 高禄梅,杨 帅,李 茹.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12):13-15.

[13] 钱小明.新时期高校实验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1):203-205.

[14] 王 伟,孟祥贵,王光明,等.CIDO模式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12):216-218.

[15] 王 峰,鱼 静. 高校开放实验室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3):331-333,379.

The Exploration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ZHANGTi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0, China)

By analyzing personnel train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and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in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production, study, and research, the paper carried out the exploration about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laboratory constrastio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of experting in one thiing and good at many is considered as purpose, and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teaching is comprehensively improved The “CDIO mode” is introduced into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with five aspects. A detailed analysis is given by combining with experiences of school of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 art design major in Zhengzhou University, it points out that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is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teaching. We find the arts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major; experiment teaching

2014-10-28

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14-QN-125);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2015]-JKGHZDZB-01)

张 婷(1980-), 女,河南郑州 人,硕士, 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艺术设计,艺术教育。

Tel.:13613842625;E-mail:357550605@QQ.COM

G 642.0

A

1006-7167(2015)08-0252-03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实验室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星.云.海》
《花月夜》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