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益的探索 成功的经验

2015-06-07朱娟蓉雷敬炎杨旭升夏建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年8期
关键词:湖北省实验教学中心

朱娟蓉, 雷敬炎, 杨旭升, 刘 超, 喻 芳, 夏建潮

(武汉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湖北 武汉 430071)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有益的探索 成功的经验

朱娟蓉, 雷敬炎, 杨旭升, 刘 超, 喻 芳, 夏建潮

(武汉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湖北 武汉 430071)

为了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作用发挥到理想状态,湖北省各高校在规范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实验队伍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和经验。但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制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加快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待遇的长效机制, 从而规范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促进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探索; 顶层设计; 信息平台

0 引 言

开展本科院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是《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是“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2]。

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作用:① 促进高等学校和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3]。② 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4]。③ 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提供示范经验,带动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5]。

自教育部2005年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2005]8号)文件[6]以来,“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评审出50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涵盖32个学科门类[7],湖北省共评审出3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覆盖全省14所高校[8]。

为了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作用发挥到理想状态,湖北省各高校都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

1 湖北省“十一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现状

1.1 概 况

“十一五”期间,湖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是以部(委)属院校优势学科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龙头,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骨干;以武汉地区为辐射中心、以湖北省其它地区为辐射带的遍布省内33所高校的资源共享网络。湖北省已经建立了学科门类齐全,学校类型多样、地区分布合理的多层次实验教学示范体系,为促进全省高校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校际分布情况

湖北省有部(委)属高校8所,每所部(委)属高校都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总计27个,仅武汉大学一所高校就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部(委)属高校拥有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占全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总数(33个)的81.82%,部(委)属院校优势明显。

1.3 地域分布情况

武汉地区是湖北省高校集中的地方,占到高校总数(部属高校8所,省属本科院校32所)的72.5%,武汉地区高校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为30个,占到全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总数的90.9%。

1.4 学科分布情况

湖北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涉及到21个学科门类,占到全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学科数的63.64%,学科覆盖面较广,仅在力学、计算机、动物、农林工程、资源勘探、药学、轻工纺织食品、能源动力类等9个学科门类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布,凸显了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在实验室建设中的引领地位。

2 有益的探索

2.1 校企结合,提高实验队伍水平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需要一批高学历、高素养的实验教师队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湖北省各高校大胆创新,不断优化实验技术队伍结构。例如各高校都相应制定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在岗位聘任、人才培养、职称晋升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和措施,鼓励高水平教师和技术人员从事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稳定实验教学队伍,调动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华中师范大学专门设立实验教学校聘关键岗位,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为校聘一类岗位,享受6万元/年岗位津贴。

专业实验教师队伍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但实际操作创新能力往往是他们的短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湖北省各高校采取“引进、培养、聘请”三结合的方式,加强校企结合,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资源,把企业作为加强和提高教师工程技术素养的重要基地,构建“教师—工程师”双师型实验教师队伍[9]。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对于新进校的青年教师,实施“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全职到东风汽车公司服务1年,同时,聘请东风汽车公司企业高管、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具有工程教育经验的名师到学校兼职或做讲座,充实和提升实验队伍水平。中南民族大学民族美术实验教学中心特聘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师汪为义、湖南土家织锦大师叶英、湖南民间工艺美术师刘代娥、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汉绣工艺大师杨小婷等民间工艺大师为专兼职实验教学指导老师。

目前,湖北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职教师1 871人,兼职教师1 688人,实验技术人员581人,立项建设期间新增实验技术人员74人。专职实验队伍中硕士以上学历占68.53%,高级职称占58.2%,50岁以下占72.89%,队伍的结构得到较大改善,并正在逐步形成以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带头人的教学和科研结合、专职与兼职结合的较稳定的、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见图1)。

图1 湖北省“十一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分布图

2.2 加强教材建设

长期以来实验课程缺少规范化、标准化教学内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湖北省各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建设期间,主动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需求,配合人才培养计划编制高水平实验教材。据统计,湖北省“十一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立项建设期间自编教材和讲义超过230种。华中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编写出版了电工电子系列实验教材23本,其中《电子技术基础(模拟、数字)》(第4版)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内发行量几百万册;《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2版)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内发行量几十万册。武汉大学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立项建设期间主编出版9部实验教材,参编2部实验教材,其中国家“十五” 规划教材2部。另有1部入选“十二五”规划教材,实验教材发行总量达30余万册,被112所兄弟院校使用。

2.3 扎根荆楚

湖北省是历史上楚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中南民族大学民族美术实验教学中心立足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以现代科技为动力,融合转化民族技艺,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特色,将湖北省独特的楚文化元素和技艺融入民族美术实验教学。着力转换少数民族传统美术资源,充分汲取南方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与手工艺资源,以学生的艺术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以“利用、融合、转化、提高”为特色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开设土家织錦、红安刺绣、黄梅挑花、民族服饰、楚漆艺制作等特色民族、民间美术课程10余门,实验教学项目300多项,优化实验项目76项,实验项目年更新率达5.1%。

3 成功的经验

3.1 加强顶层设计

湖北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十分注重加强顶层设计, 2003年启动了全省高校基础课实验示范中心建设。2005年开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后,在全国率先制定指导性政策,明确了“统一规划、分步建设、优化管理、资源共享、逐步提高、创建特色”的建设思路。2005年,湖北省下发了《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湖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鄂教高[2005]14号),同时,将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纳入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的意见》(鄂教高[2007]7号),形成了“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发展格局。

湖北省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湖北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的作用,按照学科大类,依托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和规划示范中心的特色发展。湖北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学科组围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验队伍建设与培训、实验室安全管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等主题开展了各种学术交流、经验交流和校企交流等活动,为全省示范中心建设提供决策咨询,促进了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企业行业之间的交流,更好地发挥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辐射作用。

3.2 重投入,打基础

围绕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目标,统筹调配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与环境。近5年,湖北省安排近2 0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全省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鼓励相关高校自筹资金投入示范中心建设,各高校配套经费投入近5亿元,用于改善实验环境,添置或自主研制仪器设备,为实验教学提供了先进的平台设施[10]。通过对湖北省“十一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行问卷调查,湖北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立项建设期内建设及运行经费总数达49 003.29万元,其中学校投入经费29 870.47万元,占到60.95%。

截止2011年,湖北高校实验室总面积209.67万m2,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07.71万台(套),总值105.78亿元[11]。湖北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面积27.92万m2,占湖北省高校实验室面积的 13.32 %;仪器设备97090台(套),总值13.28亿元,占湖北省高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的12.56 %;仪器设备生均值达到11 256元/生。

3.3 加强信息化建设

实现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与利用,关键是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从而使各种有限的教学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并存继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湖北省投入专项经费建立了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平台,各高校也分别建立了本校的示范中心网络平台,实现了项目申报评审的网络管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实验室开放预约管理和实验教学资源的信息化管理[12]。很多高校还购买或自主研发了多种教学模拟软件,将实验课程和课件全部上网,学生可以自主在线学习各类实验项目,也可以在线和教师及技术人员互动交流,真正将实验课教学拓展到课堂以外,也便于各高校之间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为学生的学习和各高校实验教学经验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了先进的教学软、硬件平台和管理系统,配备了丰富的数据库资源,构建起了现代化的、完备的实验教学平台体系以及高度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实验教学辅助、管理体系。

3.4 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成果裴然

湖北省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特色定位,坚持突破传统实验教学方式,整合校内各种实验教学资源,树立以学生为本,构建符合学科特点的创新实验教学新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研究、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固体矿产勘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基于探、采、选一体化的包含四个模块、四种类型的实验教学体系。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工清洁生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了集资源有效开发、化工清洁生产、环境保护与监察三位于一体的“三实一创”实践教学体系。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表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整合出融课内课外、台上台下、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的开放性实践实验教学模式,开展与课程体系配套的综合考评体系建设。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实验教学中心将“基础性实验-提高性实践-创新性科研-实战型拓展”四个阶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该中心《以淡水渔业产业为导向的水产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成果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艰苦的努力和创新,必然结出丰满的硕果。湖北省3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立项建设期间内承担实验课程1 530门,实验项目7 721项,其中新增实验课程292门,占全部课程的19%;新增实验项目1 412项,占全部实验项目的18%;新增创新性实验项目1 252项,占新增实验项目的80%以上。每学年承担本科生实验118 087人,总人时数达到1 108.97万。每学年接收教学计划外学生23 320人,占总人数的19.75%,人时数达121.81万。承担实验教学研究项目1 066项,其中省级以上324项;获得教学成果奖300项,其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60余项。教师发表实验教学研究论文1 794篇,其中实验技术人员发表论文538篇。实验教师承担科研项目8 208项,获得科研成果奖328项,支撑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2 461个,指导学生发表科研论文3 282篇,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 513项、专利266项。

4 回味与思考

4.1 成绩说明过去,问题影响未来

湖北省在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过程中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将影响未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六重六轻”,即“重申报,轻建设”、“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硬件,轻软件”、“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许多学校在申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时竭尽全力,甚至是举全校之力来开展申报工作,当批准立项建设时,建设过程却不尽人意;实验技术队伍本身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业务水平不能适应学科发展迅猛, 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设置、绩效考评、福利待遇以及职称评定等政策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 实验教学存在着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多、探索性创新性实验少, 教师主导多、学生自主互动少等现象没从根本上改变。

4.2 攻艰克难,再创辉煌

针对上述“六重六轻”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制定发展规划,规范建设标准。古人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13]。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就应该有一个国家标准规范其内涵和外延。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政策的激励使已建成的示范中心不断进取。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件使示范中心真正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因此,建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从创新人才培养的国策高度去统筹规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出台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建立评估制度,激励示范中心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推进内涵发展,并明确规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引领作用、辐射作用的目标、内容及要求。

(2) 加大经费投入,确保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每年各级财政投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经费仍然不足是不争的事实。由于观念认识区别、地理位置差别、学校政策差异,以及实验教学经费核算、工作量认定等方面的管理规范还需完善等原因,存在着各高校在校内实现开放共享易、校外开放共享难,在计算机网络实现共享易、实际操作难等现象,无法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在加大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费投入的同时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引进商业化公司参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做到优质资源的共享。

(3) 确保实验技术队伍稳定。建议教育行政部制订相关政策,进一步引导高校重视和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鼓励高学历人才安心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工作,促进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的互通互融,改善实验技术人员待遇。在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评选中适当增加实验教学团队和教师的评选比例,在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中单列实验教学精品课程项目,鼓励更多教师重视、参与、承担实验实践教学活动。

(4) 规范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促使了实验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全国统一的学科或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尚未形成,高校各自为战,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精细化[14]、教学环境人性化[15]、教学管理科学化,还有待于加强。因此,教育部可组织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全国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各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大纲给与修订和完善,并建立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16]、专职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工作业绩评价体系等,从而规范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1] 国务院.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Z]. 国发[2004]5号.

[2] 教育部,财政部.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 教高[2007]1号.

[3] 汤永杰, 赵明宪. 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05(Z2):42-43.

[4] 贾更新,刘晓菊,刘爱玲. 开放式电工电子实验室建设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1):135-137.

[5] 朱珊娜,李书琴,安福定,等.省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发展[J].时代教育,2013(23):194-195.

[6]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Z]. 教高[2005]8号.

[7] 王兴邦. 认真总结,提升理念,凝练成果,突出特色,迎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1-5.

[8] 湖北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十一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工作的通知[Z]. 鄂教高〔2012〕17号.

[9] 郭双华. 访问工程师制度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S1):52-53.

[10] 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报送“十一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工作报告的函[Z]. 鄂教高函[2013]7号.

[11] 湖北省教育厅. 湖北省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2010-2011学年)[EB] .中国教育统计网--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2011-11-15.

[12] 王 娴,刘 畅,牛 骁. 实验教学及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3):201-204.

[13] 俞发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刍议作文教学的备课[J].中学语文教学,2012(8):22-24.

[14] 付 萍, 黄 秀.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精细化的实践与思考[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8):20-21.

[15] 潘荣华. 以人性化管理营造和谐教育教学环境[J].中国教育学刊,2012(S2):56-58.

[16] 郭 剑, 陈燕灵, 鲍洪刚.关于校级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 [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4):126-128.

The Helpful Exploration an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ZHUJuan-rong,LEIJing-yan,YANGXu-sheng,LIUChao,YUFang,XIAJian-chao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 China)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role of national-leve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uBei Province have achieved delightful performance and experiences. After a series of active explorations and reforms on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normaliz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tents, innov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m's structure,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exploration; top-level design; information platform

2014-10-15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朱娟蓉(1979-),女,湖北武汉人,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Tel.:027-68772415;E-mail:juanrongzhu@whu.edu.cn

夏建潮(1954-),男,湖北武汉人,处长,主要从事高校实验室及设备管理。

G 642.0

A

1006-7167(2015)08-0142-05

猜你喜欢

湖北省实验教学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