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2015-06-07任晓丽
任 晓 丽
(广东培正学院 经济学系 广东 广州 510830)
广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任 晓 丽
(广东培正学院 经济学系 广东 广州 510830)
本文基于1978—2012年的相关数据对广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产业结构变化促进了就业增长,但较产业结构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的变动存在滞后性。最后提出广州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建议。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结构偏离度;广州市
一、引言
产业结构主要是指区域三次产业国民生产总值分别占当期该区域国民生产总值(GDP) 的比重及各产业所占总产值比重的相互关系。就业结构主要是指区域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数分别占当期该区域总就业数的比重及各产业所占总就业比重的相互关系。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有关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配第-克拉克定理[1]揭示了三次产业间劳动力的变动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呈上升趋势,当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时,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也开始上升。后来,西蒙·库兹涅茨(1946)[2]在克拉克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其研究结论是:当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变弱,而第三产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就业拉动作用较强。1954年刘易斯(Lewis)[3]首次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导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同步上升。1989年,经济学家钱纳里和塞尔奎因[4]在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中指出:在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农业产值和劳动力就业向工业的转换基本上是同步的,即随着农业和工业产值份额的此消彼长,农业人口也相应地向工业转移,如英国便是如此。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产值结构转换普遍先于就业结构转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协调,主要反映在现代部门产值相对于传统农业部门非常高,而就业人数又显得偏低。就业结构的滞后性更能说明为什么在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中,就业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
国内开始重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对就业问题的研究。喻桂华、 张春煜(2004)[5]研究了我国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偏离问题。陈桢(2007)[6]结合一般经验与国际比较,并根据相关数据测算了比较劳动生产率及结构偏离度两个反映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的指标,发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并不协调,原因在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失衡以及技术进步的影响。袁海霞(2009)[7]、王少国(2014)[8]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二者的关联性,发现北京市就业结构较产业结构的变动是滞后的。常丽(2010)[9]采用结构偏离度和协同系数实证分析了辽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性,提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应兼顾“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两个目标,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协同性。杨秋明等(2013)[10]测算了反映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结构偏离度,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等政策建议。
这些理论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同时就业结构也会对产业结构产生积极影响,合理的就业结构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二者的演进客观上要求保持一定的协调性。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性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就业弹性系数法、比较劳动生产率法和产业结构偏离度法等。因此,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并结合1978—2012年广州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统计数据,用结构偏离度对广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的经济形势下,对于广州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如何保障就业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广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广州作为广东省省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已形成了门类齐全、轻工业较为发达、重工业有一定基础、综合配套能力、科研技术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强的外向型现代产业体系,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一)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广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43.09亿元①上升到2012年的13 551.21亿元②。从各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看,广州市产业结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8年。这一阶段中,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呈现小幅波动,但总体维持在10%左右;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呈总体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迅速提升,但仍低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二阶段:1989—1997年。这一阶段中,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仅有小幅度波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虽开始呈现上升趋势,但基本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持平。第三阶段:1998—2012年。这一阶段中,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大体呈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呈现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1998年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渐超过第二产业产值比重,2012年上升到63.58%。从图1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在呈上升趋势,广州市的产业结构由原来的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格局转变为现在的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产业结构不断得以优化。
注:数据来源:广州统计信息网《广州50年》http://data.gzstats.gov.cn/gzStat1/chaxun/njsj.jsp,以及2000—2013年《广州统计年鉴》。
(二)就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对比图1和图2可知,就业结构的变化程度与产业结构有所不同,但也呈现出阶段性特点,本文将广州市就业结构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则呈上升趋势,1984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第二阶段:1985—1994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呈下降趋势,只有1989年出现了小幅上涨;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变化较小,基本维持在37%左右;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仍呈较快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31.08%上升到1994年的39.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第三阶段:1995—2012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呈现较快的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总体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36%到40%之间;第三产业处于稳步上升阶段,从1995年的40.21%上升到2012年的53.88%。从图2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变化不大,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稳步上升,就业格局由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变为现在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成为从第一产业转移出的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
注:数据来源:广州统计信息网《广州50年》http://data.gzstats.gov.cn/gzStat1/chaxun/njsj.jsp,以及2000-2013年《广州统计年鉴》。
三、广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就业结构的变化,但在变动程度上,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比有所不同,两者的变动是否相协调需进一步实证分析,本文采用结构偏离度来衡量广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程度。
结构偏离度指标一般用来说明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程度。计算公式为:某一产业结构偏离度=(某一产业产值占总产值GDP的比重/某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1。可以看出,当某一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值为0时,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达到均衡状态;当某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时,说明该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该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这时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促使就业与产业发展相一致;当某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时,说明该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该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动大都经历了一个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由高到低的过程。但判断标准的前提是劳动力要素市场是完全的,可以无成本无障碍地自由流动,最终达到各个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均衡。
根据表1的结构偏离度数据,广州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全部为负值,总体来看变化不大,1978—2012年变化幅度在-0.671 0到-0.847 9之间,没有表现出向均衡状态收敛的趋势。说明广州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极低,第一产业的产值难以支撑其拥有的劳动力份额,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迫切需要转移剩余劳动力。但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劳动力素质不高,导致了劳动力流出受到限制。所以政府应该制定有力措施提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引导劳动者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
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长期来看有正有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87年。结构偏离度一直呈正值且有逐年缩小趋势,表明这一时期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产值比重均高于就业比重,并且广州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迅速转移,第二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使得偏离度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改革开放初期广州的第二产业技术水平不高,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事实相吻合;第二个阶段:1988—1996年。虽然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在1990年下降到0.171 7,但总体上看结构偏离度有明显的增加趋势, 达到1996年的0.346 2,说明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潜力在下降。这是因为20世纪 90 年代广州开始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通过依靠资本的投入来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吸纳就业的能力;第三个阶段:1997—2012年。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开始逐年下降并趋向于零值,是由于这一时期随着广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趋于下降,而其就业结构调整滞后导致的。通过表1可以发现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在2002年首次变为负值,并在2007年之后一直为负值,这说明在这一时期, 随着广州第二产业技术水平改进及其生产方式调整,第二产业必将排挤出大量的低素质剩余劳动力,广州未来低素质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较大。
表1 广州1978-2012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
注:数据来源:根据广州统计信息网《广州50年》http://data.gzstats.gov.cn/gzStat1/chaxun/njsj.jsp,以及2000—2013年《广州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值且在0.1~0.4之间波动,原因是第三产业从业人数随其产值比重的大幅增长而增长,第三产业尚具有较大的接纳劳动力的空间,特别是1998年以来,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且一直高于第二产业,可以预见,第三产业将成为未来广州吸纳劳动就业大军的主要渠道。反映出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行业,由于技术含量较低,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而且进入壁垒较低,对转移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
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广州就业结构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具有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 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特征。但由于劳动力供给结构和供给水平变动的周期性和时间刚性,使得产业结构先于就业结构进行先导性调整,就业结构多在产业结构升级压力下做出适应性调整。
四、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尽管广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趋势与经典理论揭示的规律基本一致, 但两者的结构转换却出现了非同步性,就业结构转换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为进一步优化广州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促进二者的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并结合就业结构滞后的影响因素,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首先,加快农业升级步伐,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以使富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政府应对现有的制度性障碍,包括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彻底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演变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加大教育培训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也要鼓励农民非正规就业,加速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向外转移。
其次,第二产业尤其是现代制造业仍然是现阶段广州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同时用新技术来提升服装、纺织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合理安排衰退产业中劳动力转移,降低产业调整过程中产生的摩擦性失业。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要坚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减少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的排斥效应,处理好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最后,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应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提升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在内部结构上,一是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保持传统服务业对就业的强效吸收;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金融、旅游、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三是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业,高度重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降低结构性失业,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创新服务方式,健全服务职能,畅通就业渠道,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1]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马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常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Lewis A W.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1954(22):139-191.
[4]钱纳里,鲁宾逊,塞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6.
[5]喻桂华,张春煜.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2004,26(5):9-13.
[6]陈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失衡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0):32-37.
[7]袁海霞.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9(3):10-16
[8]王少国,刘欢.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7):85-90.
[9]常丽.辽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性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1):49-55.
[10]杨秋明,姜海蓉,魏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3(2):159-162.
Analysis on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Guangzhou
REN Xiao-li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Guangzhou 510830, China)
Based on the related statistic data from 1978 to 2012,this paper analyzes empirically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Guangzhou.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Guangzhou has promoted the employment growth,but compared to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the change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lags behind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Guangzhou.
industrial structure; employment structure; departure degree of structure; Guangzhou
2095-0365(2015)01-0012-05
2014-10-15
任晓丽(1981-) ,女,讲师,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
A
10.13319/j.cnki.sjztddxxbskb.2015.01.03
本文信息:任晓丽.广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