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药白癜风涂抹剂的药效学初步研究

2015-06-07包勒朝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7期
关键词:豚鼠酪氨酸蒙药

尼 哈 包勒朝鲁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研究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蒙药白癜风涂抹剂的药效学初步研究

尼 哈 包勒朝鲁*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研究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目的:考察蒙药白癜风涂抹剂对白癜风豚鼠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脱色法制备白癜风豚鼠模型,选择涂抹给药方法,观察白癜风涂抹剂对白癜风豚鼠模型的黑色素毛囊数、皮肤黑色素分布及血浆络氨酸酶含量的影响。结果:白癜风涂抹剂组动物皮肤有黑色素毛囊数明显增多 (P<0.05);血液酪氨酸酶含量有升高趋势。结论:白癜风涂抹剂对白癜风模型豚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白癜风涂抹剂;豚鼠白癜风模型;药效学

白癜风(Vitiligo)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脱色素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黑色素减少,呈不规则或对称性白斑。其发病的直接原因是患部黑色素细胞减少或消失。目前,黑色素细胞破坏的细胞和分子水平方面的机制尚未明确,白癜风的治疗仍很困难,且治愈率低,易复发。为了寻找治疗白癜风的有效药物,笔者采用化学脱色法制备白癜风豚鼠模型,观察蒙药白癜风涂抹剂的药理活性。具体报告如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普通级健康黑色或黑花色豚鼠,体重300~450g,雌雄兼用,由包头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材与试剂 白癜风涂抹剂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药重点实验室提供);酪氨酸酶 (上海亨代劳商贸有限公司)。

2 实验方法

2.1 白癜风豚鼠模型的建立与给药[1]取有黑色皮肤的豚鼠18只,用硫化钠脱去背部黑色皮肤区黑毛约40cm2。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癜风涂抹剂组,每组6只。模型组、白癜风涂抹剂组12只在去毛区涂7%过氧化氢,0.8m l/次,2次/d,连续50d,建立白癜风动物模型。在此期间,所有豚鼠每3~4d用硫化钠在受试区脱毛1次;白癜风涂抹剂组涂抹白癜风涂抹剂,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50d,而对照组、模型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治疗结束后,肉眼观察治疗白癜风的疗效。

2.2 黑色素毛囊数的测定 末次给药后,从用药部位中心取1cm×1cm皮肤,用4%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用硫酸亚铁Lillie法[2]进行黑色素染色,随机观察50个毛囊,计算其中黑色素毛囊数。

2.3 血浆中酪氨酸酶的测定 末次药后,按体重腹腔注射20%乌拉坦麻醉(0.5m l/100g),由腹主动脉取血,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测血浆中酪氨酸酶的含量。

3 结果

3.1 一般观察 试验结束后,模型组皮肤颜色最淡,呈苍白色,有的有白斑,黑毛变成黄毛,有的甚至长出白毛。正常组皮肤和毛色不变,呈黑色。白癜风涂抹剂组的皮肤呈浅黑色或与正常组几无差别。

3.2 黑色素毛囊数的影响 由表1可知,用过氧化氢处理后,模型组豚鼠皮肤黑色素毛囊数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该模型造模成功。白癜风涂抹剂组与模型组相比,豚鼠皮肤黑色素毛囊数明显增多 (P<0.05),表明白癜风涂抹剂对豚鼠白癜风模型黑色素毛囊数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表1 白癜风涂抹剂对皮肤黑色素毛囊数的影响±s)

表1 白癜风涂抹剂对皮肤黑色素毛囊数的影响±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组别 动物数 黑色素毛囊数/个37.8±1.57模型组 6 21.7±4.85★★白癜风涂抹剂组 6 28.5±6.92对照组6☆

3.3 血浆中酪氨酸酶的含量变化 由表2可知,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酪氨酸酶的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该模型造模成功;白癜风涂抹剂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但数据有增高趋向,表明白癜风涂抹剂对豚鼠白癜风模型血浆中酪氨酸酶有一定的正向作用。

表2 白癜风涂抹剂对酪氨酸酶的影响 (±s)

表2 白癜风涂抹剂对酪氨酸酶的影响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动物数 酪氨酸酶含量0.0733±0.0178模型组 6 0.0375±0.0251★★白癜风涂抹剂组/nmol/L对照组6 6 0.0479±0.0208

4 讨论

白癜风是一种以局限或广泛性色素脱失斑为典型临床表现的常见皮肤病,发病率为0.5%~2%,男女均可发生。其中以青年人发病居多,且有一定的家族发病史。国内调查表明,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为3.0%~12.0%[3];国外统计资料显示,白癜风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为18.75%~40.00%[4]。白癜风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和生理上明显的不适,但可严重影响患者外观,加之治疗相对较困难,故可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国外多个学者发现,白癜风患者存在心理障碍的发病率为16.22%~33.63%[5],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调节障碍、适应性障碍等。

白癜风涂抹剂由硫黄、木香、川楝子、赤盐、铁线莲、银莲花、苘麻子、松节、雄黄、蛇蜕炭10味药组成,是蒙医专治白癜风的传统方剂,已传承数百年,主要用于治疗白癜风[6]。根据黑色素易受强氧化剂过氧化氢破坏的特性[1],选用7%过氧化氢将豚鼠黑色皮肤脱色,从而建立白癜风动物模型,并用白癜风涂抹剂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连续给药50d后,白癜风涂抹剂组动物皮肤黑色素毛囊数明显增加;血液酪氨酸酶含量有升高趋势,表明白癜风涂抹剂对豚鼠白癜风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价值。

[1]龙子江.化学脱色法制备白癜风动物模型 [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16(6):60.

[2]赵良仲.黑色素[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1,(4):18-23.

[3]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 [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661-665.

[4]Alkhateeb A,Fain PR,ThodyA,et al.Epidemiology of vitiligo aassociated autoimmune diseases in Caucasian probands and thfamilies[J].Pigment Cell Research,2003,16(3):208-214.

[5]徐智广,杜杏坤,张峻岭.白癜风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9):1168-1170.

[6]巴根那.蒙医方剂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34.

R29

A

1007-8517(2015)17-0006-02

2015.05.19)

内蒙古医科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英才培育”项目(2014YCPY040)。

尼哈,内蒙古医科大学2012级蒙药本科班学生。

包勒朝鲁,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蒙医方剂剂型改革与安全性评价工作。E-mail:956613769@qq.com

猜你喜欢

豚鼠酪氨酸蒙药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祛白胶囊联合脾氨肽治疗对白癜风患者IL-10、IL-17、酪氨酸酶IgG的影响
四氢嘧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机制及类型※
蒙药治疗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吃酱油伤疤会变黑?
肺豚鼠耳炎诺卡菌病1例
蒙药让·阿嘎日-8口服液提取工艺实验研究
做瑜伽的小豚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