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眼科护士基础与专科理论学习培训中的应用

2015-06-06卢玉文

东南国防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圈员眼科品管圈

卢玉文,丁 颖,胡 露,张 利

(本文编辑:史新中)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应用品管圈的简易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的目标[1]。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要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必须加强护士的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学习。近年来,有大量的文献报道,护理管理者将品管圈法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护理领域,且效果明显[2]。我科为了提高护士的基础和专科理论知识,自2014年3月起,将品管圈运用于护士理论学习培训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护士共20名,护士长1名,门诊护士7名,病房护士12名,年龄22~36(29.80 ±6.00)岁。工作年限:5年以下8名,5~10年8名,10年以上4名;文化程度:本科7名,大专13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0名,护士6名。

2 方法

将2013-2014年眼科护士的学习培训按照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3年期间采用常规的学习培训方法作为对照组,2014年期间采用品管圈管理方法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以领导督促被动的学习和自由学习方式为主;观察组以讨论、提问、交流等互动式学习方式为主。观察组品管圈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2.1 组建品管圈并确立主题 组成2组品管圈小组:门诊品管圈(7名护士)为第一组,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2名;病房品管圈(12名护士)为第二组,主管护师1名,护师6名,护士5名。每组设品管圈圈长1名,由主管护师担任,负责小组的组织工作,护士长为督导者。活动的次数由各圈自定,主题是“以提高护士的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为目的。

2.2 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 由护士长对品管圈成员进行培训并将品管圈的相关资料打印发给每位圈员,要求所有圈员掌握品管圈的原则、方法及所需资料,并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互动学习、交流[3]。

2.3 改进护士学习培训方式

2.3.1 改变护士学习理念 品管圈小组建立后,充分利用品管圈优势,将护士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①做到“一日一问”,圈员每天上班准备一个问题利用晨交班10分钟时间与圈员进行交流、共享。②建立每月绩效考核制度,促进了大家的自学。③以问题为向导[4],每个小组承担一个问题,由小组负责人指定圈员查阅资料、收集整理、装订成册,增强了圈员的学习能力和自觉性。

2.3.2 改善护士学习环境 ①门诊和病房各设立一个温馨、室内物品配备齐全的学习室,环境每位圈员轮流负责。②利用手机微信平台建立“眼科知识共享群”。③圈员学会心理五步减压操,自我进行心理减压。④护士长给予人文关怀,排班根据圈员的实际情况,对有一些有困难的护士给予一定的照顾。

2.3.3 采用高效思维方法 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即:让大家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由一个知识点相互启发得出许多知识点子。在每日护理查房和晨会,圈长组织圈员针对特殊病人的护理各抒己见,收集与此问题相关的知识,理解简单问题后的深刻的内涵。最后总结“精髓”使用于临床。比如,查房发现青光眼患者使用卡替洛尔降眼压,圈长通过提问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外,引申出药物机制、与其他降压药的共同点及不同点、用药后的观察和护理要点。

2.3.4 扎实做好基础理论知识培训 品管圈小组在收集学习相关资料、圈员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学习培训计划,每月底组织2个品管圈小组考核,每个月考题均不同,连续执行5个月。根据考核的成绩再次制定追加考核方案:对大于85分者,一年考1次;75~85分者,一年考2次;60~75分者,一年考3次;60分以下者,一年考4次。此外,开展院内进修,圈员根据自己的薄弱点联系相关科室进修学习(如ICU、急诊抢救室、输液室等)。

2.3.5 加大专科理论知识培训力度 主要措施:①每月请高级职称医师授课,授课内容包括专科知识国际国内的发展情况、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各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因素、观察要点、手术方式及专科护士的护理重点;②每月专科护理教学查房,负责查房的圈员提前一周将要查房的病例及相关的疾病通过微信平台告知每位圈员提前收集好大量的资料;③每周护理大查房,管床护士提前掌握病人的病情和各项异常指标;④每周组织小讲课,利用晨会的时间安排圈员每周轮流讲课,讲课内容随机安排。月底由总带教根据授课和查房的内容对圈员来进一步了解对专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2.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眼科护士基础理论成绩明显提高 具体考核成绩见表1。

3.2 眼科护士专科理论成绩明显提高 具体考核成绩见表2。

4 讨论

4.1品管圈促进了护士基础知识的学习 以前护士学习主要以“被动式”学习为主,自身求知欲差,竞争意识差。品管圈小组建立后,充分利用品管圈优势,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领导在“硬环境”和“软环境”方面给予大力关心支持,心理五步减压操的调适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让护士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和鼓励,学习热情、氛围更浓,身心舒畅。考核是提高专业人员素质的关键措施,是体现优胜劣汰的重要手段[5],品管圈小组每月考核制度,特别是追加考试制度,起到极大的激励和鞭策作用。圈员的院内进修学习,巩固圈员基础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有利于克服了以往的“呆板”学习,意识到自我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理论的学习及自我管理能力。

4.2 品管圈促进了护士专科知识的学习 品管圈小组成立后,通过专科主任的授课,使护士开阔了视野、了解专科的前沿动态及最新进展,拓宽了知识面[6];护理教学查房和护理小讲课,内容丰富,全员参与,提高自学能力、学习积极性和护士的专业知识;每周五医护查房,这种医护同组查房,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使医护合作更默契、沟通更顺畅[7],使知识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有利于提高对患者的整体护理水平。

4.3 品管圈促进了护理质量建设 品管圈的精神在于主动参与,护士在参与品管圈活动中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积极性。品管圈管理大大促进了护士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的巩固提高,进而正确指导专科疾病的护理常规和健康教育、临床基础护理工作、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等;圈员学会利用头脑风暴法的方式共同制定工作流程、限时服务举措、护理安全十大目标、眼科常见疾病并发症的护理要点和改进疾病护理的临床路径等,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患者住院的成本。此外,品管圈管理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加强了每个圈员的责任心、自信心,继而有效改善了医护合作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表1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眼科护士基础理论成绩的比较[n=19,人(%)]

表2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眼科护士专科理论成绩的比较[n=19,人(%)]

[1]林荣瑞.品质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1811-1822.

[2]石 晶,程青虹,王子迎.品管圈在国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农垦医学,2011,33(5):458-460.

[3]崔海霞,杨京红.应用品管圈规范留置针使用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9):69,81-82.

[4]林 原,李连宏,姚继红,等.LAW培养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建立[J].医学哲学,2007,28(4):68-69.

[5]曹淑琴,孙 媛,张 兰,等.我院实施护士长竞聘上岗的实践与体会[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5):528-529.

[6]胡华琼,胡学华.专科主任授课联合小组查房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J].护理学杂志,2011,26(20):50-51.

[7]谭道云,李 津,鞠 梅.行动学习法在多元文化与护理师资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9(11):44-45.

猜你喜欢

圈员眼科品管圈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