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2015-06-05时延春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合格公民

时延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得到较大提高,现实中维权事例层出不穷,有的事件甚至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了一定冲击。究其原因,就是我国现行的国民教育体系中缺少公民意识教育,公民很少知道自己的权利界限以及如何正确合理地维权。中小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军,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合格公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公民意识教育虽然收到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着不少盲点与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缺乏全国统一的公民教育管理机构和独立的公民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国家统一的公民教育主管机构,中小学教育尚未形成独立的公民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公民意识培养的基本途径渗透于学校的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具体的培养任务则主要由德育工作者承担。而学校德育与公民教育虽然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共性,但不能简单地把学校德育等同于公民教育,前者更不能涵盖公民教育的全部。

第二,缺乏全国统一教材

到目前为止,全国尚未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即便有一些试点学校使用校本教材,也多有不足。首先,教材的教育目标不清晰。现代公民教育以培养合格公民及提高全体公民素质为总体目标。但综观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的“思想品德” “思想政治” “社会道德” “法律常识”等课程,以及少先队、共青团的各项组织活动,均未将培养合格公民作为整体目标加以明确阐述。其次,教材内容有待完善。除在初中阶段的“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中有涉及“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教育内容外,《中学德育大纲》基本上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内容。

第三,缺乏合格的教师

由于各级学校没有开设公民教育课程,导致中小学阶段缺少公民教育专职教师。即使是试点学校,目前也没有专职的公民教育教师,《公民常识读本》等校本课程大多由其他课程教师担任。这些兼职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公民教育培训,不仅缺乏公民教育的理论知识,而且实施公民教育的方法、技能、经验也相当欠缺。

二、加强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

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公民,主阵地在中小学。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育,要求学生先要学会做人,理解公民身份,能够正确处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发展自我,最终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开展好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制定课程标准,开设公民教育课程

加强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要解决好课程标准的制定问题。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重视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工作,加强研究,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实际,尽早确定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目标及相关要求,制定课程标准,从源头上解决合格公民的培育问题。其次,组织编写教材。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公民教育教材的编写工作,可借鉴已有的公民教育校本课程教材,采用优中选优的方式,筛选出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要求的教材,推荐使用,在此基础上再加以修订完善。以上工作最后都要落实到开设公民教育课程上。通过课程的开设来保证学校公民教育的长期化和专业化,为我国公民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第二,重视师资培训工作

配备高素质的教师,是开展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保障。提升教师公民教育素质的首要条件是进行教师培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承担公民课程教师的培训计划。学校要确定教师培训的内容及方式,组织任课教师通过脱产学习、去高校进修、在相关公民教育专业学习,或者请研究公民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到校做报告等多种途径,使任课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明确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了解国外公民教育的开展情况及成功做法,提升教学能力。学校应经常组织任课教师到我国公民教育开展比较成功的地区,诸如广州、深圳、北京等地考察、观摩。如此,教师不仅能够学习到成功的经验、教学方法,还能与当地的公民课教师交流经验,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步形成真正的公民教育思想。各科任课教师也要转变观念,强化公民意识,真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各项权利。

第三,开展实践活动

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更多地体现在课外活动中。每周的升国旗活动,大多是以“国旗,我爱你”为主题的升旗仪式。从公民意识角度来看,就是要讲清楚为什么要爱国旗,要告知学生国家的概念、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国家对公民权利的保证,从而使学生形成国家意识,自觉承担公民应尽的义务。班级学生干部选举,以往大多是由教师指定,即使学生自己选定的学生干部,也须经教师批准,否则就会被否决掉,学生并没有真正行使自己应有的权利。为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他们就是班级的主人,在班级里同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可以通过选举成为班级干部,并且能够通过合理合法的选举活动,选举出自己认为合适的人选。公民意识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人,而且还能帮助他们进行社会角色学习,获得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最终成为未来的合格公民,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责 编 子 君)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合格公民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不合格的洗衣工
不合格的科学家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